音调 教案 (7)

文档属性

名称 音调 教案 (7)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10-29 23:09: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音调
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音调的含义。
(2)知道频率是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和单位。
(3)知道音调与发声体结构有关,知道音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了音调的高低。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音调与发声体结构关系的学习过程,认识通过探索揭示现象后的本质的方法。
(2)利用示波器演示声波的振动图像,形象地理解声音的频率,感受应用函数图像描述物理规律的方法,认识用图像法可以解决一些简单的物理问题。
(3)经历研究音调与频率关系的学习过程,认识到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实验结论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发声物体,发现发声物体振动有快有慢,初步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了解我国民族乐器的风采以及我国古代对韵律的研究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一章第二节“声音的特征”的第二课时,是A级要求的知识点,要求知道有关音调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这节课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在研究音调跟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快乐。同时,通过示波器中的波形图知道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学生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已经了解到声音有不同特征,见过不同乐器,但是大多留在感性认识上,缺乏更深层的较为理性的认识。他们有进一步探究声音特性的欲望,渴望了解乐器发出不同声音的原理,但是由于基本概念不足和探究方法的缺乏,需要老师的帮助和指点。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和发声体的结构有关;
教学难点:音调与发声体的结构和频率的关系。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情境引入
情境引入:学生演奏一段民乐,并简单解说各个琴弦对应的音调。
师:我们发现声音是有高有低的,在物理学中通常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
问题一:音调(声音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从民乐器上得到启示,学生猜测声音的高低与琴弦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
活动2【活动】探究活动
学生实验1:弹击橡皮筋使其发声,拉紧的橡皮筋发出声音的音调______(高/低);较短的橡皮筋发出的声音音调______(高/低);较细的橡皮筋发出的声音音调______(高/低)。
学生通过橡皮筋演示实验说明问题,并得到琴弦越短、越细、越紧,音调就越高。
演示实验1:教师演示玻璃试管装入不同质量的水后也发出不同高低的声音,学生猜测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物体的轻重也有关系。
学生实验2:如图所示,相同的瓶子里装入了不同的水量,如果在瓶口吹气,可发出不同音高,那么此时的发声体是________,瓶中空气柱越长,音调越_______(高/低);如果用棒敲击瓶子时,也可发出不同音高,那么此时发声体是________,瓶子中装的水越少,发出的声音音调越_____(高/低)。
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自己动手研究,并得到相同条件下,物体越轻,发出的音调越高。在瓶口吹气,发出的音调高低正好相反,原因是振动物体为空气柱,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
结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结构有关。
[IMG_256]
演示实验2:齿轮转动摩擦硬塑料片发出的声音高低不同。
问题二:从发声体的振动情况观察,音调(声音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猜测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且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学生实验3:将钢尺平放在桌面上,使钢尺伸出桌边一部分,拨动钢尺,听它发出声音。保持钢尺的振动幅度不变(用力大小保持不变),当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来越长时,钢尺振动得越来越
(快/慢),你听到的声音音调越来越______(高/低)。
学生实验4:如图所示用硬塑料片在梳子上拨动。第一次慢慢拨动,第二次快速拨动。可以听到第二次纸片发出的声音比第一次发出的声音_________(高/低)。
引入频率概念:频率(f):描述振动的快慢的物理量。
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单位:赫兹(Hz)。
振动越快,即振动频率越大;振动越慢,振动频率越小。
结论:频率的大小决定音调的高低,频率越大(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演示实验3:观察大小音叉发音时,示波器的波形图。
学生观察得出结论:音调越高,波形越密。
总结:音调与发声体的结构和频率有关。且频率高,音调高;频率低,音调低。
(教师说明: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结构有关,是因为发声体构造不同,振动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所以我们可以说成振动频率与发声体的结构有关。)
活动3【活动】应用
应用:阅读课本P22页(知道生瓜、熟瓜以及通过正常和不正常脏器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引入医学上的叩诊术等)。利用音调知识解释男女生音调高低不同现象。
学生实验5:(作为课后作业)学生利用所学音调的影响因素,解释吸管发声的相关音调现象。
活动4【讲授】总结
课堂小结:
1、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
2、频率:描述振动的快慢。表示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
3、音调与发声体的结构有关。
4、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
振动频率越大(高),音调越高,
振动频率越小(低),音调越低。
活动5【作业】思考
课后思考练习:
在四个玻璃杯里分别盛有不同质量的水,用筷子敲击玻璃杯口,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写出音调由低到高的相对应的玻璃杯序号_____________;如果用嘴向玻璃杯中吹气,也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写出音调由低到高的相对应的玻璃杯序号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