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的综合应用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列的综合应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10-28 14:15: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数列的综合应用
         
【教学目标】:
  1、掌握常见的求数列通项的一般方法;
  2、用数列知识分析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或生活、工作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常见的求数列通项的一般方法;
  2、用数列知识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或生活、工作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3、灵活应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定义,把非等差或等比数列的问题,转化成等差或等比数列问题来
 
  解决.
  4、用数列知识对数列应用题进行正确的建模。
【教学过程】
知识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求数列通项公式的一般求法
1.公式法:
  ①若数列是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可利用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
  ②若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则。
2.观察法:
  观察数列特征,找出各项共同的构成规律,归纳找出通项公式。
  (1)根据所给数列的前几项求其通项时,常用观察分析法,先找相同的部分,再找出不同部分与序号
 
   n之间的关系。
  (2)熟记以下数列的前几项:,,,,,,。
  (3)项若正负相间,注意用或表示。
3.累加法:
  利用恒等式求通项公式的方法;形如(为可求和的等差或者等比数列)的递推数列求通项公式常用此法。
4.累乘法:
  利用恒等式求通项公式的方法;形如的递推数列求通项公式常用此法。
5.转化法:
  通过对递推关系式进行适当变形,将非等差(等比)数列转化为与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有关的数列形式,从而求得通项公式的方法。常用转化途径:
  (1)把数列的每一项都取倒数,构成一个新的数列,看新数列是否为等差或者等比
 
   数列;
  (2)一般地,对递推式为,(为常数,)的数列,均可用待定
 
   系数法转化为一个新的等比数列来求通项公式。具体步骤:设得
 
   ,利用已知得即,从而将数列转化为求等比数列
 
   的通项。
6.数列通项与的关系法:
  如果已知条件是关于、的关系式,可利用,将条件转化为仅含或的关系式再根据关系式想法求通项公式。注意分n=1和n≥2两种情况讨论,若能统一,则应统一,否则,分段表示。
知识点二:数列应用题
  在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利息、分期付款和优化等实际问题.
1.复利的概念:
  银行按规定在一定时间结算利息一次,结息后即将利息并入本金,这种计算方法叫做复利.
2.分期付款
  采用分期付款,可以提供几种付款方案,供顾客选择,对于每一种分期付款方案应明确以下几点:
  (1)规定多少时间内付清全部款额;
  (2)在规定时间内分几期付款,选择什么还款方式;
  (3)规定多长时间段结算一次利息,并且在规定时间段内利息按复利计算.
  在选择分期付款方案时,必须计算各种方案中每期应付款多少,总共应付款多少,这样才便于比较,优化选择方案.
规律方法指导
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常用方法总结:
1.公式法:
  ①若数列是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可利用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
  ②若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则。
2.观察法:
  观察数列特征,找出各项共同的构成规律,用不完全归纳法求通项公式。
3.累加法:
  已知(可求和),求通项公式常用此法。
4.累乘法:
  已知,求通项公式常用此法。
5.转化法:
  通过对递推关系式进行适当变形构造,得到一个新数列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一般地,对递推式为,(为常数,)的数列,均可用待定系数法转化为一个新的等比数列来求通项公式。具体步骤:设得,利用已知得即,从而将数列转化为求等比数列的通项。
6.数列通项与的关系法:
  已知、的关系式,利用,将条件转化为仅含或的递推关系式,再根据关系式选用以上方法求通项公式。注意分n=1和n≥2两种情况讨论,若能统一,则应统一,否则,分段表示。
7.先猜后证法:
  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前几项,猜出通项,再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类型一:观察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1.写出下面各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1)1,,,,,…;
  (2)2,11,101,1001,10001,…;
  (3)3,0,3,0,3,…;
  解析:
  (1)各项正负相间,可用表示;
    
各项分母是2―1,22―1,23―1,……,
    
∴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2)各项为100+1,101+1,102+1,103+1,
    
∴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3)因为1,0,1,0,……的通项为,
    
∴3,0,3,0,……的通项公式为。
  总结升华:
  (1)根据所给数列的前几项求其通项时,常用观察分析法,先找相同的部分,再找出不同部分与序号
    
n之间的关系。
  (2)熟记以下数列的前几项:,,,,,,。
  (3)项若正负相间,注意用或表示。
  举一反三:
  【变式】写出下面各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1),,,,…。
  (2)8,88,888,8888,88888,…
  【答案】
  (1),,,
    
∴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2)将数列改写为
    
∴.
类型二:累加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求分别满足下列条件的数列的通项公式.
  (1),;
(2),.
  思路点拨:分析(1)题的结构,可以判断数列是等差数列,因此可以利用通项公式求解,(2)题的结构与(1)题相似,虽然不是等差数列,但可以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中的方法(叠加法)求解.
  解析:
  (1)∵,∴数列是等差数列,且首项为,公差为
    
∴.
  (2)∵,
    
当时,
    

    

    

    
    
    
将上面个式子相加得到:
    
    
    
∴(),
    
当时,符合上式
    
故.
  总结升华:
  1.
在数列中,若为常数,则数列是等差数列;若不是一个常数,而是关于的式子,则数列不是等差数列.
  2.当数列的递推公式是,可以利用累加的方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举一反三:
  【变式1】数列中,,求通项公式.
  【答案】
  当时,
  ,
  ,
  ,
  
  
  将上面个式子相加得到:
  
  ∴(),
  当时,符合上式
  故.
  【变式2】数列中,,求通项公式.
  【答案】
  当时,
  ,
  ,
  ,
  
  
  将上面个式子相加得到:
  
  ∴(),
  当时,符合上式
  故.
类型三:累乘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3.求分别满足下列条件的数列的通项公式.
  (1),;
(2),.
  思路点拨:分析(1)题的结构,可以判断数列是等比数列,因此可以利用通项公式求解,(2)题的结构与(1)题相似,虽然不是等比数列,但可以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中的方法(累乘法)求解.
  解析:
  (1)∵,∴数列是等比数列,且首项为,公比为
    
∴.
  (2)∵,
    
当时,,,,…

    
将上面个式子相乘得到:
    

    
∴(),
    
当时,符合上式
    
故.
  总结升华:
  1.在数列中,若为常数,则数列是等比数列;若不是一个常数,而是关
   
于的式子,则数列不是等比数列.
  2.当数列的递推公式是,可以利用累乘的方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举一反三:
  【变式1】数列中,,求通项公式.
  【答案】
  时,,
  当时,符合上式
  ∴
  【变式2】已知数列中,,(n∈N+),求通项公式.
  【答案】
  由得,∴

  ∴,
  ∴当时,
  
  当时,符合上式
  ∴
类型四:转化法求通项公式
  4.数列中,,,求.
  思路点拨:对两边同除以得,得为等差数列。把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转化为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解析:∵,∴两边同除以得,
∴成等差数列,公差为,首项,


∴.
  总结升华:对递推公式可变形为(为非零常数)的一类数列,两边同时除以,得,即把数列的每一项都取倒数,构成一个新的数列,而恰是等差数列,其通项易求,先求的通项,再求的通项.
  举一反三:
  【变式1】数列中,,,求.
  【答案】∵,∴,
      
∴成等差数列,公差为,首项,
      
∴,
      
∴.
  【变式2】在数列中,a1=1,,求。
  【答案】由得。
      
∴是首项为1,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
      
∴。
  5.已知数列中,
(),求的通项公式.
  思路点拨:把整理成,得数列为等比数列。
  解析:
  方法一:待定系数法
  ∵(),
  ∴,
  ∴,
  令,则,
  ∴是首项为且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
  ∴
  方法二:迭代法
  
   
   
=……
   
   
   

  方法三:阶差法
  

  
②,
  ②-①得:
  ∴成等比数列且公比为,首项,
  ∴,
  ∴当时
  
   
.
  当时,符合上式
  ∴
  总结升华:
  (1)递推公式为(为常数)的数列是一类常见的递推数列,称之为线性递推数列。
    
当c=1,d=0时它是常数列;当c=1,d≠0时它是等差数列;当c≠0,d=0时它是等比数列。
  (2)一般地,对已知数列的项满足,(为常数,),均可用以下
    
几种方法求通项公式。
    
①待定系数法:
    
 设得,利用已知得即,从而将数列
     
转化为求等比数列的通项。
    
②迭代法
    
③阶差法。实质是通过通项换元引入一个辅助数列,将问题转化为一个基本数列——等比数列的
    
 问题,通过对辅助数列求和而得到原数列的通项公式,这一方法充分体现了数学中的换元思想
    
 和转化思想。
  举一反三:
  【变式1】已知数列中,,求
  【答案】
  ,
  ∴,
  令,则
  ∴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
  ∴
  【变式2】已知数列中,,求
  【答案】
  令,则,
  ∴,即
  ∴,
  ∴为等比数列,且首项为,公比,
  ∴,
  故.
  【变式3】已知数列满足,而且,求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答案】
  ∵,∴
  设,则,即,
  ∴数列是以为首项,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
  ∴。
类型五:与的关系式的综合运用
  6.数列满足,,
  (1)用表示
  (2)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
  (3)求和的表达式.
  思路点拨:由推出和,要证明是等比数列,只需利用定义证明是常数,这需要探求与的关系,再由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反过来求或直接利用关系式求.
  解析:
  (1)∵,∴
    
当时,即
    
当时
,

    
所以.
  (2)证明:∵,∴,显然,
       
(常数),
    
   所以数列是等比数列,首项为,公比.
  (3)
由(2)知:是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首项为,
    
∴,即,
    
∴,
    
方法一:
    
     
    
方法二:
    
∵数列的前n项和:
    

    
即,
    
∴.
    
方法三:
    
∵,∴,
    
∴.
  总结升华:
  ①与的关系式的综合运用,如果已知条件是关于、的关系式,可利用n≥2时
   ,将条件转化为仅含或的关系式。注意分n=1和n≥2两种情况讨论,若能统一,
   则应统一,否则,分段表示。
  ②把数列的递推公式进行适当的变形,使之出现熟悉的等差数列或者是等比数列,从而利用已知的通项
   公式求出递推数列的通项公式.
  举一反三:
  【变式1】如果数列的前n项和为,那么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A.
   B.
   C.
   D.
  【答案】D
  ∵,
  ∴n≥2时,
  ∴,即
  ∴是等比数列且a1=6
  ∴。
  【变式2】已知数列中,,是数列的前n项的和,且,求。
  【答案】将变形为。
    
  将(n≥2)代入并化简,得。
    
  由已知可求得S1=a1=1。
    
  ∴是等差数列,公差为1,首项为1。
    
  ∴。
    
  ∵,∴,∴。
    
  ∴n≥2时,。
    
  而n=1时,a1=1也适合上式。
    
  ∴的通项公式。
  【变式3】已知数列,,
  (1)设,证明是等比数列并求;
  (2)
设,证明是等差数列并求.
  (3)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答案】
  (1)∵,
    
当时,,,
    
当时,
    

    
∵,
    
∴,即(),
    
∴数列是等比数列,首项为,公比为.
    
∴.
  (2)由(1)知:
,∴.
    
∴,即,
    
∴,即,
    
∴数列为首项,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
  (3)由(2)知:,所以
  【变式4】在数列中,,若存在常数,使得对任意的正整数,均有成立.
  (1)求的值;
  (2)求证是等差数列.
  【答案】
  (1)由已知得,∴,
    
又∵,∴,得或.
    
若,则当时,,即,得,
    
这与已知矛盾,∴,∴
    
当时,得,
    
∵,∴,∴.
  (2)由(1)知,
    
∴,
    
解得,即.
    
所以,
    
即.
    
又因为(常数),
    
所以数列成等差数列.
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