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的历史
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道测量的要素是单位和量度工具。
2.领悟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
3.掌握一般的估测方法
4.巩固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5.能正确使用天平测量质量
2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尚未完全形成,但是学习精力充沛,感性认识丰富,求知欲望强烈,记忆能力良好,因此,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最佳时期。
但是对于我所带的八年级学生还存在着以下不良特征:
学习自主性较差,老师说了才做,不说就不做;对于老师的依赖性较大,不讲不会,一讲就会;学习兴趣不浓厚,好像对任何问题都比较淡然;学习自信心不足,一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就开始怀疑自己能力不行;过于懒惰,课前懒得预习,上课懒得思考,课后懒得做作业;这样长此以往,恶性循环下去,导致成绩上不去,而且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明显。
3重点难点
掌握一般的估测方法,
巩固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能正确使用天平测量质量.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第一课时
1、物理学什么
2、物理是有用的、有趣的。
3、怎样学好物理学。
4、测量学首先要有一个标准、了解国际制单位。
5、测量的误差与错误
误差跟错误不同。测量中,由于视线的偏斜而导致测量的错误,这是由于没有按规则去做而造成的。错误是应该而且可能避免的。
测量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如仪器本身不准确,环境温度、湿度变化的影响等,这都是造成误差的原因。误差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减小误差的措施比较多,其中求平均值的方法,简单而有效。
测量中有时估计偏大,有时会偏小,这样多次测量值的平均值更接近于真实值
测量知识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和它的单位
测量的实质是比较。单位、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是测量的基本要素。
2、你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吗 说说你的方法。
3、了解其它测量方法
1.估测
其实,估测也是一种测量,只是相对粗糙些罢了。了解了这一点,也就不难对研究对象进行估测了。我们每个人的身体上就存在着很多比较标准――“单位”,如我们的大拇指的宽度大约1厘米,一“拃”长约2分米,还有我们自己的身高值等,这些都可以用来作为比较标准对其他物体的长度进行估测。正常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秒,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对一小段时间进行估测。再如,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体的质量也可以作为比较标准进行估测,通常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克,面值一角硬币的质量约为1克,一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50千克等,利用这些“标准”对其他物体进行比较就可以轻易地得出他们的质量的大致值了。
2.常见的间接测量方法有哪些
替代法:可用于测量曲线的长度。也称棉线法比较短的曲线,可以用一根弹性不大或没有弹性的柔软棉线替代曲线来测量.方法是把棉线的起点放在曲线的一端点处,让它顺着曲线弯曲,标出曲线另一端点在棉线处的记号作为终点,然后把棉线拉直,用刻度尺量出棉线起点至终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长度。
滚轮法比较长的曲线,可用一轮子,先测出其直径,后求出其周长,再将轮沿曲线滚动,记下滚动的圈数,最后将轮的周长与轮滚动的圈数相乘,所得的积就是曲线的长度。
累积法:可用于测纸的厚度和细金属线的直径
如要测某一课本中每张纸的厚度,可取若干张纸(纸的张数要适量),压紧后,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量出其总厚度,然后将总厚度除以纸的张数,所得的商即是每张纸的厚度。
又如,要测细金属丝的直径,我们只要找一支圆铅笔(或粗细适当的圆柱体),将金属丝在铅笔上依次密绕适当的圈数,用有毫米刻度的刻度尺量出这个线圈的长度,再将线圈长除以圈数,所得的商就是金属丝的直径。
4.2
第二学时
4.2.1教学目标
1.巩固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2.能正确使用天平测量质量
4.2.2学时重点
巩固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4.2.3学时难点
能正确使用天平测量质量
4.2.4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第二课时
1.质量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所含的物质的多少就叫质量。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位置、状态、形状和温度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因而我们说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2.质量单位
最初的千克质量单位是由18世纪末法国采用的长度单位米推导出来的。1立方分米纯水在最大密度(温度约为4℃)时的质量,就定为1千克。
3、质量的测量
如何用托盘天平测量金属块质量:
实验步骤
1)
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2)
将游码置于左端的零刻度处
3)
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4)
将金属块轻轻放于左盘,通过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及移动游码使横梁再次平衡
5)
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显示的质量即为金属块的质量
天平使用注意事项:
①
调节平衡螺母应遵循以下规律:指针左偏就向右调;右偏向左调。
②
判断横梁是否平衡时不一定要等到指针静止,只要指针在中央红线两边的摆幅一样时即认为横梁已经平衡
③
天平调节平衡后,左右盘不能对调,平衡螺母不能再动。
④
取砝码时一定要用镊子,并轻拿轻放。
⑤
往盘里加砝码应先估计被测物的质量,不能超过最大称量(天平的最大称量=所配砝码总质量+游砝最大读数),再从大到小加砝码;当加到最小一个砝码时超过待测物重,则应改用移游码。
⑥游码的读数是读游码的左边所对标尺的刻度值。
⑦保持天平干燥、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