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第19课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五上第19课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7-14 16:46:22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十九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认读6个生字,会书写14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懂得成功的背后离不开父母、师长的关爱与帮助,学会正确对待赞扬批评。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感受父母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怎样逐步理解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包含的爱。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师:同学们,你受到表扬时心情怎样?而受到批评时又是怎样的?
师:是啊,一个人能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童年所受的教育起着很大作用 。让我们一起朗读这首
诗歌《教育与孩子》(图片展示)
师:一个小朋友童年就听到了这样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师:板书课题《“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师:这两种评价会给他带来了哪些影响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二、初读感知
1.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交流识字方法:
通过熟字加偏旁识字:羔——糕、由——迪、直——置、言——誊、少——妙 羊——祥
支——歧、真——慎 反——版
教师指导学生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祥”为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左边是“礻”。
“谨”为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右下面是三横。
“歧”为左右结构,第四笔是提。
(2)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标出自然段。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作者童年时父母亲对他的作品的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
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
3.理解词语。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
dí miǎn tiǎn jǐn shèn cī xiáng bǎn téng qí zhì lǒu háo
启迪 腼 腆 谨 慎 慈 祥 出 版 誊写 歧途 放置 搂住 自豪
A.教师领读 B.男女生比读 C.同桌互读。
词语理解:
谨慎:细心慎重。
慈祥:和善安详的面容。
得意洋洋: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一如既往:指态度没有变化,完全像从前一样。
三、精读领悟
1. 这篇课文共分几部分?
第一部分(第1-14自然段): 父母亲对我作的第一首小诗的评价及我的感受。
第二部分(第15-16自然段):几年后,“我”已经写了很多作品,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
是多么幸运。
第三部分(第17自然段):“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种声音一直鞭策着我不断前进。
2.第一部分
(1)品读第1-14自然段,思考:找出描写父母亲是怎样评价这首诗的?
母亲:精彩极了 父亲:糟糕透了
(2)朗读: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兴奋地嚷着:“巴迪,这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
精彩极了!”她搂着我,不住地赞扬。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从哪些地方体会到?
体会到了巴迪有一个很爱他的母亲。
“眼睛亮亮的”“兴奋地” 通过神态描写表明母亲非常惊喜。
“她搂住了我”“再次拥抱了我”通过动作描写说明母亲非常高兴。
“巴迪,这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通过语言描写说明母亲在高度赞扬我。
(3)文中还有哪些语句表明了母亲对我的赞扬?
“亲爱的,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
(4)巴迪听了妈妈雨点般的赞扬,有什么表现?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
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
我满怀信心地把它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
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
(5)文中哪个句子体现巴迪等不及了?你发现了什么?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
文中连用3个句号。说明巴迪非常焦急地等待父亲回来。
(6)文中运用了什么描写来体现父亲当时的情景?你从中有什么体会?
通过语言描写“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和动作描写“扔”,说明父亲的严肃,近乎冷酷,不
近人情。
(7)此时,作者的表现是怎样的?用了什么描写?你能体会作者此时的心情吗?
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痛哭起来。
通过“冲”“跑”“扑”这三个动作描写,表明作者当时伤心、委屈、失望的心情。
(8)现在,假如你是巴迪的好朋友,看见巴迪扑到床上痛苦地哭了,你会说什么呢?
我会拍拍巴迪的肩膀说:“你写的诗真的不错,但是我觉得如果你仔细琢磨,认真修改,肯定
会比现在好还好。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最好。
3.第二部分
(1)品读第15-16自然段:几年后,对于父亲的评价,巴迪是怎样认为的?
几年后,当我再拿出那首诗看时,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
(2)既然作者都认为自己写得不好,为什么还能一直坚持写?
因为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我,因此我一直在写作。
师:所以最终作者成为了美国的一名著名作家。你知道作者都有哪些文学创作成就吗?让我们
一起走进这位作家。(图片文字介绍)
(3)为什么作者会觉得自己是幸运的?
他拥有两种爱,慈母的爱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严父的警告是提醒自己“小心、注意、总结、
提高”。
(4)朗读: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
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
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这句话说明了母亲的鼓励使巴迪今后写作会有自信心,而父亲对他的严格要求是为了让他知道
自己还不是很好,不能骄傲自满,要注意总结提高,才不会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师:若干年后,巴迪体会到父母对他的评价,对他的爱。
4.第三部分
(1)品读17自然段,“我谨慎的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他不被哪一股风刮倒。”为什么作
者会不被哪一股风刮倒呢?
是因为他既拥有母亲慈祥的爱,激励 他满怀信心地前进;又拥有父亲严厉的爱,使他不至于
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不会误入歧途。
(2)朗读: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
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精彩极了”是一种慈祥爱,鼓励式的爱; “糟糕透了”是一种严厉的爱,严格要求的爱。
这两种爱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目的是完全一致的,那就是希望孩子健康成长。
5.写作训练
在本文作者看来,爱有两种表现形式。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感受吗?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6. 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爱的教育》。
四、课堂总结
师:学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感想?你如何看待巴迪的父母对他的爱?
教师总结:在生活的海洋里,我们要做清醒的舵手,不因赞扬而得意,也不因批评而失意。
五、课堂练习
1.填空
“慈”的部首是( 心),第七笔是(撇折)。
“糕”的部首是( 米),第六笔是(点)。
“慎”的部首是(忄),第六笔是(竖)。
2.组词
毫(毫米) 誊(誊写) 版(出版)
豪(自豪) 誉(荣誉) 判(判徒)
六、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完成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母亲:鼓励、赞扬 满怀信心地前进爱
父亲:警告、教育 不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
【教学反思】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是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第19课,是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在教学中,通过朗读、圈划和小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动作的描写,感受“父母之爱”。21教育网
深入挖掘教材,将课本知识延伸到课外。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写一写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
感受吗。让学生真正理解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从而让学生懂得成功的背后离不开父母、师长的
关爱与帮助,学会正确对待赞扬批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十九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zāo gāo zì háo téng xiě wèi zhí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 ) ( ) ( ) ( ) 21cnjy.com
cí xiáng jìn shèn qí tú chū bǎn21·cn·jy·com
( ) ( ) ( ) ( ) www.21-cn-jy.com
二、组词。
豪( ) 眷( ) 版( ) 判( )
毫( ) 誊( ) 板( ) 叛( )
三、我能把画“____”的内容换成成语。  
1.我有点急迫得不能等待,想立刻让父亲看看我写的诗。(   )
2.我十分得意地看着他,说:“怎么样?还可以吧!”(   )
四、选择正确的诗音,打“√”。
腼腆(tiǎn diǎn) 兴奋(xīnɡ xìnɡ) 的确(dí dè) 21教育网
餐厅(cān chān) 刮倒(guǎ guā) 敬仰(yǎnɡ yì)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五、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   )我的诗写得很糟糕,(   )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我。
2.(   )母亲一直在鼓励着我,(   )我一直在写作。
3.我们(   )要有来自母亲的爱的力量,(   )要有来自父亲的严格要求。
4.(   )父母对我的评价是那么的不同,(   )他们的出发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对我的爱。
六、选择正确的词。
鼓励  鼓舞
1.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   )。
2.这真是一个(   )人心的喜讯。
庄严  严肃
3.放学回家,我看到爸爸的态度很(   )。
4.我在国旗下(   )地宣誓。
七、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当我再拿出那首诗看时,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课文回放。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作者是 国的 。“精彩极了”是 说的,表现了对“我”的 。“糟糕透了”是 说的,表现了对“我”的 。
九、阅读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
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2·1·c·n·j·y
(1) 把文中画“ ”的句子改写成反问句。
(2)作者为什么说“‘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
点—那就是爱。”?

(3)联系课文,根据你的理解谈一谈,怎样才能“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
倒”?

第十九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糟糕 自豪 誊写 位置
慈祥 谨慎 歧途 出版
解析:注意“誊、祥”的写法。
二、组词。
自豪 眷恋 出版 判断
毫米 誊写 黑板 叛徒
三、我能把画“____”的内容换成成语。。
 迫不及待 得意洋洋
解析:课本词语积累。
四、选择正确的诗音,打“√”。
diǎn xīnɡ dí cān guǎ yǎnɡ
解析:同音字辨析。
五、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虽然……但…… 因为……所以…… 既……又…… 尽管…… 但……
解析:从上下句的关系的角度分析。
六、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鼓励  鼓舞   严肃 庄严
解析:鼓励:鼓动激励,勉人向上。
鼓舞:鼓动;激发
严肃:令人敬畏。
庄严:指端庄而有威严
七、按要求改写句子。
1.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
2.这世界上糟糕的诗够多了。
3. 当我再拿出那首诗看时,我承认父亲是对的。
解析:2.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
掉,问号改为句号。
3. “不得不”双重否定表肯定。
八、课文回放。
巴德·舒尔伯格 母亲 鼓励 父亲 鞭策
解析:课文内容的理解。
九、阅读。
(1)在爱的鼓舞下,我怎能不努力的向前驶去吗?
(2)“精彩极了”是一种慈祥爱,鼓励式的爱; “糟糕透了”是一种严厉的爱,严格要求的
爱。这两种爱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目的是完全一致的,那就是希望孩子健康成长。
(3)在生活中,你有一个慈祥的母亲和一个严厉的父亲,这就是两股风,缺一不可。若你听到太多赞美的话,你会飘飘然,那么就需要批评;听到太多批评的话,你会自卑,那么就需要鼓励。
解析:(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在肯定词
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最后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
号改为问号。
(2)(3)结合课文与实际,用自己语言概括说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0张PPT)
人教新课标版 五年级上册 第十九课
“精彩极了和
“糟糕透了”
激趣导入
敌视伴随着孩子,他学会争斗;
嘲弄伴随着孩子,他羞愧腼腆;
鼓励伴随着孩子,他信心倍增;
赞美伴随着孩子,他鉴赏有方;
认可伴随着孩子,他爱心常存;
分享伴随着孩子,他慷慨大方;
诚实与公正伴随着孩子,
他领悟出真理与正义。
初读感知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作者童年时父母亲对
他的作品的截然不同
的评价,这两种评价
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
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
价中感悟到的爱。
初读感知
谨 慎
启 迪
搂住
腼 腆
lǒu
jǐn shèn

miǎn tiǎn
慈 祥
cí xiáng
誊 写
出版
bǎn
téng
放 置
歧 途

zhì
自 豪
háo
细心慎重。
和善安详的面容。
得意洋洋
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初读感知
一如既往
指态度没有变化,完全像从前一样。
谨慎
慈祥
精读感悟
父母亲对我作的第一首小诗的评价及我的感受。
几年后,“我”已经写了很多作品,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种声音 一直鞭策着我不断前进。
1-14
15-16
17
精读感悟
父母亲是怎样评价这首诗的?
母亲
精彩极了
父亲
糟糕透了
精读感悟
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兴
奋地嚷着:“巴迪,这是你写的吗?
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着
我,不住地赞扬。
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体会到了巴迪有一个很爱他的母亲。
朗读
精读感悟
从哪些地方体会到?
“眼睛亮亮的”“兴奋地” 通过
神态描写表明母亲非常惊喜。
“她搂住了我”“再次拥抱了我”
通过动作描写说明母亲非常高兴。
“巴迪,这是你写的吗?多美的
诗啊!精彩极了!” 通过语言描
写说明母亲在高度赞扬我。
精读感悟
文中还有哪些语句表
明了母亲对我的赞扬?
“亲爱的,发生了一件
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
诗,精彩极了……”
精读感悟
巴迪听了妈妈雨点般的赞扬,有什么表现?
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
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
我满怀信心地把它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
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
精读感悟
文中哪个句子体现巴迪等不及了?你发现了什么?
七点。
七点一刻。
七点半。
文中连用3个句号。
说明巴迪非常焦急
地等待父亲回来。
精读感悟
文中运用了什么描写来体现父亲
当时的情景?你从中有什么体会?
语言描写“我看
这首诗糟糕透了。
动作描写“扔”
说明父亲的严肃,
近乎冷酷,不近
人情。
精读感悟
此时,作者的表现是怎样的?
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
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痛哭起来。
精读感悟



用了什么描写?你能体会作者此时的心情吗?
动作描写
表明作者当时伤心、委屈、失望的心情。
精读感悟
现在,假如你是巴迪的好朋友,看见巴
迪扑到床上痛苦地哭了,你会说什么呢?
我拍拍巴迪的肩膀说:“你写的诗
真的不错,但是我觉得如果你仔细
琢磨,认真修改,肯定会比现在好
还好。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最好。
精读感悟
几年后,对于父亲的评价,巴迪是怎样认为的?
几年后,当我再拿出那首诗看
时,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
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
精读感悟
既然作者都认为自得不
好,为什么还能一直坚持写?
因为母亲还是一如既往
地鼓励我,因此我一直在写作。
精读感悟
美国著名的畅销书作家。共创作了34部
作品,其中13部被拍成电影或搬上舞台。
所出版的作品有《在滨水区》、《码头
风云》、《什么使萨米逃走》、《醒着
的梦》等。
巴德·舒尔伯格
精读感悟
慈母的爱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
他拥
有两
种爱
严父的警告是提醒自己“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为什么作者会觉得自己是幸运的?
精读感悟
朗读
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体会
母亲的鼓励使巴迪今后写作会有自信心,而父亲对他
的严格要求是为了让他知道自己还不是很好,不能骄
傲自满,要注意总结提高,才不会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精读感悟
为什么作者会不被哪一股风刮倒呢?
是因为他既拥有母亲慈祥的爱,激励他满怀信心地
前进;又拥有父亲严厉的爱,使他不至
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不会误入歧途。
精读感悟
朗读
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精彩极了”是一种慈祥爱,鼓励式的爱;
“糟糕透了”是一种严厉的爱,严格要求的
爱。这两种爱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目的是
完全一致的,那就是希望孩子健康成长。
精读感悟
在本文作者看来,爱有两种表
现形式。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
的感受吗?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课堂总结
学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感想?你如何看待巴迪的父母对他的爱?
在生活的海洋里,我们要做清醒的舵手,
不因赞扬而得意,也不因批评而失意。
1.填空
“慈”的部首是( ),第七笔是( )。
“糕”的部首是( ),第六笔是( )。
“慎”的部首是( ),第六笔是( )。
课堂练习
心 撇折
米 点
忄 竖
2.组词
豪( ) 誊 ( ) 版 ( )
毫( ) 誉 ( ) 叛( )
课堂练习
自豪
毫米
誊写
荣誉
出版
判徒
作业布置
1. 摘抄文中优美语句。
2. 完成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母亲:鼓励、赞扬 满怀信心地前进爱
父亲:警告、教育 不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