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第20课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三上第20课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7-14 16:46:36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人教新课标版 三年级上册 第二十课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激趣导入
初读感知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介绍了清明
上河图画面上
的内容及其历
史价值。
初读感知
保存
撑 船
摊贩
毛驴
官吏
cún
chēng

fàn

汴梁
溜达
biàn
liū
拽住
zhuài
惊扰
rǎo
yōu
悠闲
初读感知
形态各异
很多事物形状、姿态、形式不尽相同,各有特色。
作坊
手工业制造或加工的地方。
溜达
散步、闲走,很随意的逛逛。
悠闲
悠然自在,闲适自得。
初读感知

zuō 作坊
zuò 作业


liū 溜走
liù 一溜
chéng 乘法
shèng 一乘
精读感悟
全文共分几部分?
1
总体介绍这幅画。
2-4
具体介绍画面内容。
5
写这幅画的历史价值。
精读感悟
完成资料卡
画名
作者
年代
《清明上
河图》
张择端
北宋
精读感悟
完成资料卡
大小
画面内容
保存情况
长528厘米
高24.8厘米
北宋都城
汴梁热闹
的场面。
北京的故
宫博物院
精读感悟
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
人物丰富
街市热闹
情景传神
精读感悟
找出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
画了哪些人?
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个。
有从
乡下
来得
农民
有撑
船的
船工
有做
各种
买卖
的生
意人
有留
着长
胡子
的道

有走
江湖
的医

有摆
小摊
的摊

有官
吏和
读书

精读感悟
告诉我们不仅仅只有这些人。
有巡视市井的官兵,
有行走江湖的卖艺人,
有算命的先生。
文中的省略号告诉我们了什么?
想一想,还会有哪些人呢?
精读感悟
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
朗读
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读张择端画这幅
画的时候,下了
很大的功夫。
精读感悟
除了人多,你还知道了什么?
街市上有什么?
画上的街
市可热闹了。
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
作坊、酒楼、茶馆……走在
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
各异的人。
精读感悟
有的骑着马
有的挑着担
有的赶着毛驴
有的推着独轮车
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哪几句具体写了形态各异的人?
运用了什么修辞?
你能仿写一个吗?
天上的云,变化多端,有的像羽毛,有的像绵羊,有的像鱼鳞,有的像高耸的宝塔,有的像骏马。
排比
精读感悟
朗读
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
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
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你感受到了什么?
人物小但清楚,
说明张择端的画技高超。
精读感悟
骑马人
正往
桥下走
牧马人
拽住了
马笼头
小毛驴
吓得又
惊又跳
欣赏风
景的人
回过头来
赶小毛驴
有个骑马人差点撞到了轿子上。
概括桥北头发生了什么事情?
情景中有几个人?他们在做什么?
精读感悟
听录音,想象故事中
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张择端画的画,情景传神。
精读感悟
历史价值
看到了八
百年以前
的古都风貌
看到了当时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场景。
这幅画的历史价值是什么?
精读感悟
《清明上河图》为什么会名扬中外?
它尺度大,
保存完整
人物众多,
有五百多个
画中的人小却很清
楚,画技高超
生活情
景传神
历史价值
精读感悟
清明上河图
在这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550多个不同
身份、不同形态的人物,除此之外,还画有13
种动物、170多棵数木,56匹各种牲畜,二十
多辆不同车轿,二十多艘大小船只,还描绘了
数量众多的房屋建筑。
精读感悟
历经风雨八百年,
繁华古都在眼前。
千姿百态众生相,
尽在绵绵画中间。    
扬名海外震国威,
惊世绝技人人赞。
精读感悟
欣赏了这样一幅画技精湛的神
奇的画,读懂了这么有趣生动
的课文,现在你想说什么?
课堂总结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我们一定会继承和发扬光大的。
本单元你了解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读了这些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1.填空
“贩”的部首是( ),第六笔是( )。
“态”的部首是( ),第七笔是( )。
“驴”的部首是( ),第五笔是( )。
课堂练习
贝 撇
心 点
马 横折
2.组词
摊( ) 吏( ) 拦( )
滩( ) 史( ) 栏( )
课堂练习
摊贩
海滩
官吏
历史
拦住
栏杆
作业布置
1.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
2.完成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
人物—丰富
街市—热闹
清明上河图
情景—传神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二十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3个多音字,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中华民族曾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华文化。让我们一起
来看这个视频,(播放视频之后)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这幅名扬中外的画—清明上河图。
2. 板书课题《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师:哪个词让你感受到这幅画的了不起?
师:名扬中外。名扬中外的画一定让人惊叹,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二、初读感知
1.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交流识字方法:
通过熟字加偏旁识字:掌——撑、反——贩、难——摊、太——态、户——驴 留——溜
龙——拢
(2)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标出自然段。
2.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画面上的内容及其历史价值。
3. 理解词语。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
biàn cún chēng fàn lì lǘ yōu liū rǎo zhuài
汴 梁 保存 撑船 摊贩 官吏 毛驴 悠闲 溜达 惊扰 拽住
A. 教师领读 B.男女生比读 C.同桌互读。
词语理解:
形态各异:很多事物形状、姿态、形式不尽相同,各有特色。
作坊:手工业制造或加工的地方。
溜达:散步、闲走,很随意的逛逛。
悠闲:悠然自在,闲适自得。
师:读一读下面的词语。
zuō 作坊 liū 溜走 chéng 乘法
作 溜 乘
zuò 作业 liù 一溜 shèng 一乘
三、精读领悟
1.全文共分几部分?
第一部分 (第1 段):总体介绍这幅画。
第二部分(第2-4段):具体介绍画面内容。
第三部分(第5段):写这幅画的历史价值。
2.第一部分
(1)品读第一自然段,完成资料卡。
画名:《清明上河图》
作者:张择端
年代:北宋
大小:长528厘米,高24.8厘米。
画面内容: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
保存情况:北京的故宫博物院里。
3. 第二部分
(1)品读第2-4自然段,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
人物丰富、街市热闹、情景传神。
(2)找出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画了哪些人?
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个。
有从乡下来得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
的医生,有摆小摊的摊贩,有官吏和读书人。
(3)文中的省略号告诉我们了什么?想一想,还会有哪些人呢?
告诉我们不仅仅只有这些人。有巡视市井的官兵,有行走江湖的卖艺人,有算命的先生。
(4)朗读: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的功夫。
(5)除了人多,你还知道了什么?街市上有什么?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
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
(6)哪几句具体写了形态各异的人?运用了什么修辞?你能仿写一个吗?
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排比
天上的云,变化多端,有的像羽毛,有的像绵羊,有的像鱼鳞,有的像高耸的宝塔,有的像骏
马。
(7)朗读: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
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你感受到了什么?
人物小但清楚,说明张择端的画技高超。
师:张择端的画技不但高超,如果你细细观察,还能读出一个八百年前的生活小故事呢。
(8)思考: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桥北头发生了什么事情?情景中有几个人?他们在做什么?
有个骑马人差点撞到了轿子上。
骑马人正往桥下走,牧马人拽住了马笼头,小毛驴吓得又惊又跳,欣赏风景的人回过头来赶小
毛驴。
(9)听录音,想象故事中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张择端画的画,情景传神。
4. 第三部分
(1)品读第5自然段,这幅画的历史价值是什么?
让我们看到了八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场景。
(2)思考:《清明上河图》为什么会名扬中外?
它尺度大,保存完整
人物众多,有五百多个。
画中的人小却很清楚,画技高超。
生活情景传神。
历史价值。
(3)这么一幅画怎不令同学们感慨万分呢?让我们更具体的了解这幅名扬中外的画吧。
在这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550多个不同身份、不同形态的人物,除此之外,还画有13种
动物、170多棵数木,56匹各种牲畜,二十多辆不同车轿,二十多艘大小船只,还描绘了数量众多
的房屋建筑。
(4)让我们一起朗诵这首诗,再次走进这幅名扬中外的画,记住这幅名扬中外的画。
历经风雨八百年,
繁华古都在眼前。
千姿百态众生相,
尽在绵绵画中间。    
扬名海外震国威,
惊世绝技人人赞。
口语交际:欣赏了这样一幅画技精湛的神奇的画,读懂了这么有趣生动的课文,现在你想说
什么? 
利用课余时间搜集中华民族文化的图片文字资料。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本单元你了解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读了这些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教师总结:本单元我们认识了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老子,领略了巨人盘古开天辟地
神话的魅力,还欣赏了劳动人民智慧和才干的结晶──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清明上河
图》。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我们一定会继承和发扬光大的。
五、课堂练习
1.填空
“贩”的部首是(贝),第六笔是( 撇 )。
“态”的部首是(心),第七笔是( 点 )。
“驴”的部首是(马), 第五笔是(横折)。
2.我会组词。
摊(摊贩 ) 吏(官吏) 拦(拦住)
滩(海滩) 史(历史) 栏(栏杆)
六、作业布置
1. 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
2. 完成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
人物—丰富
清明上河图 街市—热闹
情景—传神
【教学反思】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一课是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第20课,是一篇略读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这幅名扬中外的古代绘画作品──《清明上河图》。
本文是略读课文,通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交流时间,交流各自读懂了什么。交流的内容包括它的年代、作者、大小、画面内容,以及历史意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利用《清明上河图》对照其相应的画面,让学生充分理解这幅画的内容。体会作者画技的高超和它的历史价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二十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练习
一、多音字组词。
21教育网
作 溜 乘
二、选择正确的解释。
(1)《清明上河图》画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热闹”的意思是( )
A.使场面活跃,精神愉快。 B.(景象)繁盛活跃。
(2)画上有撑船的船工。“撑”的意思是(  )
A.抵住。  B.支持。  C.用篙抵住河底使船行进。
三、加偏旁,组成新字并组词。   
掌 ( ) 户 ( ) 留 ( )
反 ( ) 太 ( ) 尤 ( )
四、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小作 (zuō zuò)坊 溜(liū liù)达 传(chuán zhuàn)神
汴梁 (biàn biān ) 一乘(shèng chéng)轿子 惊扰(rǎo yōu)
五、连一连。
骑着 担
挑着 马
推着 毛驴
赶着 车
六、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保留  保存
(1)老子把自己的知识毫无( )地传授给了孔子。
(2)清明上河图》到现在还完整地(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赞赏  欣赏
(3)大叔十分(  )年轻人的勇气。
(4)帷幕拉开了,观众(  )着看台上的精彩节目。
七、按要求改写句子。
1.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被小毛驴惊扰了。(改成“把”字句)

2.张择端画了一幅反映都城汴梁热闹场面的中外扬名的画—《清明上河图》。 (缩句)

3. 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用画横线的词语仿写句子)

八、细读课文深感悟。
“名扬中外的画”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朝的画家
_______画的。画长__________厘米,高__________厘米,画的是_______都城_______热闹的场
面。具有很高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九、阅读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 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 是
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
地在街上溜达。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
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1)本段的中心句是 。
(2)本段描写的人物形态的句子是 。
(3)请你用“ ”画出表现艺术家技艺高超的句子。
(4)你能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写一个句子吗?
第二十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答案
一、多音字组词。
zuō 作坊 liū 溜达 chéng 乘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作 溜 乘
zuò 作业 liù 一溜 shèng 一乘21cnjy.com
解析:课本多音字。
二、选择正确的解释。
B C
解析:结合语境,利用排除法。
三、加偏旁,组成新字并组词。
撑 撑船 驴 驴友 溜 溜达
贩 摊贩 态 态度 扰 打扰
四、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zuō liū chuán biàn hèng rǎo
解析:多音字、易混字音辨析。
五、连一连。
骑着 担
挑着 马
推着 毛驴
赶着 车
解析:课文内容重点词语的积累。
六、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保留  保存 赞赏  欣赏
解析:保留:暂时留着不处理。
保存:保管收存。
赞赏:赞同,钦佩。
欣赏:领略玩赏
七、按要求改写句子。
1. 小毛驴把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惊扰了。
2. 张择端画了一幅画。
3. 齐白石画虾画的十分传神。
解析: 1. 解析: “被”字句的基本的结构为:主语+“把”+宾语+动作。
2. 缩写句子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去掉其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保留主要成分,但不改变句子的主要意思。只需去掉:“反映都城汴梁热闹场面的中外扬名的”和“《清明上河图》”。
八、细读课文深感悟。
《清明上河图》 北宋 张择端 528 24.8 北宋 汴梁 历史 艺术
解析:课文内容的理解。
阅读。
(1)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
(2)骑马的 挑担的 赶毛驴的 推独轮车的 溜达的。
(3)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
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4) 天上的云,变化多端,有的像羽毛,有的像绵羊、有的像鱼鳞、有的像高耸的宝塔。
解析:(1)段落的中心句一般在句首或句尾。
(2)可以从短文中找出答案。
(3)联系上下文,理解段落中的句子。
(4)重点句子的积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