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压强
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压强概念和压强公式,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结合生活实际明确改变压强的方法,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3)在实验探究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操作技能。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控制变量法;
(2)在压强概念的学习中,理解比值定义的方法;
(3)通过简单估算处理,使学生体会、学习估算的思想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2)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精神和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
2学情分析
知识背景:学生在生活中对压力都有过体验。“重”和“压垮”就涉及到压力和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只是学生没接触“压强”这个名词罢了。并且力已学过,力的图示和示意图都已画过,有对力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对于压力只要着重提一下力的方向和作用在哪里即可。
学习需求:从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压力→产生各种各样的作用效果,到改变各种作用效果所采用的措施(如肉切不动时怎么办 打桩怎样容易些 鸭为啥长着宽蹼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生活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一定情境被提出来,会激发学生的内在求知欲。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学生头脑中关于压力、受力面积及其作用效果的知识将链接起来,并在积累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对各类生活存在的现象进行再认识。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压强概念。比值定义法定义压强。
【教学难点】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系的引导,压力就是重力认识误区的排除。
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一、认识压力
复习提问: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回答: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演示小实验:
放在桌上的杯子对桌面有压力;站在地面上的人对地面有压力,压力的方向怎样 向下按海绵;将钢尺一端搭在讲桌上,另一端悬空,向下压悬空部分,让学生观察形变,描述力的方向。
学生观察现象,初步理解压力的概念。
总结:例子中的物体都受到了压力。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把压力与重力做比较,区别在哪里 (水平面、斜面、竖直墙面)
(通过直观例子演示,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压力的方向很容易被学生接受。)
活动2【导入】二、压强的引入
1.探究主题的引入
带领学生做活动卡上的小实验,让学生描述手指的感觉。
学生回答:摁住笔尖的手指比较疼。
教师提出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针对教师的设问积极猜想:可能与施加的压力有关;与接触物体的大小、形状有关等等。
(让每一个学生动手亲自体验疼痛程度来体会压力的作用效果,及时抓住学生猜想中含有科学成分的部分,给予引导,逐步逼近主题。)
2.探究实验
演示实验:
将酒瓶放在一块厚海绵上,要求学生观察海绵的变化,并简单回答产生变化的原因。
学生观察演示实验回答:
海绵被压得凹下去了。这是酒瓶给它的压力的作用效果。
边做实验边提问:
(1)改变酒瓶的质量,海绵有变化吗 怎么变 (往瓶中加沙)
(2)质量一定的酒瓶,改变它的放置方式会有什么现象 说明了什么(原来竖放的酒瓶横放。横放时稍微转动一下,观察海绵的变化;再把瓶子口朝下竖放)
(3)除了海绵,我们还能用什么来显现压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猜测:
(1)改变酒瓶质量,作用效果会发生变化;
(2)改变酒瓶的放置方式,海绵形变可能会变;
(3)用沙盘或者橡皮泥也能达到目的。而且在拿走瓶子后,橡皮泥和沙盘还能保留作用效果。学生积极思考,进行猜想。
(学生的猜想很多,如与压力、受力面积、密度、软硬程度、接触面粗糙程度等有关。对学生的猜测,不要急于肯定或否定,给学生以自主的空间)。
教师介绍实验器材,引导学生根据提供的器一起进行实验。学生认真观察思考,进行总结,得出实验结论。
3.建立压强概念
教师再出示电脑课件,让学生比较
课件(1)相同受力面积不同压力下压力的作用效果;
课件(2)相同压力不同受力面积下压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根据刚刚体验的知识很容易得出结论。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要同时考虑压力和接触面积两个因素,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接着马上出示课件(3)不同压力不同受力面积下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情况要如何比较压力产生的效果呢
(这一启发性的发问,很自然地转入压强概念的引入。这样,环环紧扣,将教学内容逐步引深,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学生热烈讨论,由小组发表自己的观点,讨论并得出结论:每平方米上的压力大小决定了压力的效果。即压力产生的效果可以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来表示。
给出压强的概念: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压强概念的建立,是本节课的难点,而这里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自己分析得出压强概念,显得十分自然,既突破了教学难点,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活动3【讲授】三、压强公式及压强的单位
1.结合定义引出压强公式:p=F/S;
2.给出压强的国际单位帕斯卡,单位符号Pa。
理解压强公式,了解压强单位及相关物理学史内容。
(链接帕斯卡的相关资料,让学生感悟学习知识必须稳扎稳打,脚踏实地,才能见彩虹。)
3.在公式基础上指出,帕是很小的单位。一颗瓜子平放在手心里对手的压强就有20Pa。
由公式得出1Pa=1N/m2。1
Pa的物理意义。进一步:一本物理书平方在桌上对桌面的压强约多少
4.提问:能否粗略估算自己对地面的压强 需要知道哪些物理量 如何测量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4【讲授】课堂小结
(1)建立起正确的压强概念。
(2)理解压强公式,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活动5【练习】例题讲解
一个质量是40千克的中学生,他每只脚着地的面积是120厘米2,他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帕
活动6【测试】及时反馈
芭蕾舞演员的体重是475牛,脚尖的接地面积是9.5厘米2,一只大象体重60000牛,每只脚掌面积600厘米2,比较芭蕾舞演员足尖对舞台的压强和大象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哪个大
活动7【作业】自测训练
1.
我们把___________作用在物体表面并指向表面的力叫做压力。压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
2.
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___________大小有关,还跟__________________大小有关。物理学中,用____________来描述压力产生的效果。
3.
物理学中,把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叫做____________,它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____上所受到的压力。
4.
用500牛的压力作用在2米2的面积上,产生的压强为____________帕,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下列关于压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
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受的重力。
C
压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接触面相垂直的。
D
压力的方向不一定跟接触面相垂直。
6.
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压力越大,压强也越大。
B
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C
压力相等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大。
D
受力面积相等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7.
一位中学生站立时对地面压强约为
(
)
A
102帕。
B
103帕。
C
104帕。
D
105帕。
8.
一个初中学生的质量为50千克,他站立时,每只鞋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0厘米2,求他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9.
履带式拖拉机质量为1吨,每条履带面积为2米2,那么拖拉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