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的应用 教案 (4)

文档属性

名称 压强的应用 教案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10-31 14:35: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压强的应用
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柱形固体切割后压强变化问题的方法
2、会利用压强知识解释简单的现象和解决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共同讨论、研究例题的过程,使学生提高归纳,总结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例题的分析,使学生获得解题的基本方法,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物理学习的自信心。
2学情分析
固体压强计算是初中物理压强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难点,它是历年中考物理的重要考点,在中考中往往以选择和计算的形式出现,而且多是压轴题。此类题目考法多变,涉及到长度、面积、体积、质量、密度、重力、压力、浮力及压强等多个知识点,计算上既可以用p=F/S,又可以用p=ρgh,逻辑推理严密而灵活。学生对此类问题的解答存在很大的困难和心理恐惧。结合本班的具体情况,本节课对此内容进行专题复习,帮助学生归纳解题方法,克服恐惧感。
教学中要着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充分自由的彰显个性,注意对学生积极的评价,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3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压强知识解决柱形切割后压强变化问题
难点:从典型题目中归纳解决固体压强变化问题的基本方法
4教学过程
【导入】引入
师:我们之前学习了有关压强的知识,请问固体压强的常用计算公式是什么
生:
师:在平常作业当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切割物体的题目,那么你所知道的切割方式有哪几种呢
生:竖切、横切、斜切
师:现在有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ρ甲
<ρ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请问:(1)若分别将两个正方体沿竖直方向截去相同厚度,则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
p甲’_______
p乙’,为什么
生:相等,因为竖直切割柱体,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减小了,但是受力面积也相对应的减少了,所以压强仍然相等。
师:若分别将两个正方体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厚度,则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
p甲’_______
p乙’,为什么
生:大于,因为水平切割物体,切去相同厚度,根据
,由于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所以甲减小的压强小于乙减小的压强,所以剩余甲的压强大于乙的压强。
师:若分别将两个正方体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质量,则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
p甲’_______
p乙’,为什么
生:大于,水平切割物体时,切去相同质量时,甲、乙对地面压力减少量相同,根据
,因为甲的受力面积大于乙的受力面积,所以甲对地面的压强减少量小于乙对地面的压强减少量,所以剩余甲的压强大于乙的压强。
活动2【讲授】新课
师:根据刚才几位同学的分析方法,请同学完成学习单上的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
0.2
米和
0.1
米的实心正方体
A、B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ρA
为2×l03
千克/米
3,
ρB为
10×l03
千克/米
3。求:
(1)
物体
A
的质量mA。
(2)
物体
B
对地面的压力FB。
(3)
若在A、B上方分别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的厚度△h
后,使
A、B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求出△h
的值。
师:这道题目的最后一小题,我们应该运用哪个公式来解题呢
生:
师:那请一位同学上黑板,把解题过程写在黑板上,其他同学把解题过程写在学习单上。
【变式训练1】:(3)若在A、B上分别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的质量
△m
后,使
A、B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求出△m的值。
师:接下来请同学完成变式训练1,这道题目的其他条件与典型例题一样,只是切割的条件不一样。
师:请同学们思考,对于这道题,我们应该运用哪个公式
生:

师:请一位同学上黑板,把解题过程写在黑板上,其他同学把解题过程写在学习单上。
【变式训练2】:(3)若在A、B上分别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的体积
△V
后,使
A、B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求出△V的值。
师:接下来变式训练2,各位同学思考一下,这题应该用哪个公式来解题
生:
(
)
师:分别请同学上来以不同的方法来做。
活动3【练习】变式训练
1、(3)若在A、B上分别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的质量
△m
后,使
A、B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求出△m的值。
2、(3)若在A、B上分别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的体积
△V
后,使
A、B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求出△V的值。
活动4【练习】小结
师:经过之前的练习我们来一起总结做这种题目的方法:
1、先弄清求切割后的最终压强p’还是压强的变化量△p。
2、用要求的物理量分别写出压强表达式,然后根据大小关系求出这个物理量。
3、竖直切割:压强不变。
4、
水平
切去质量、体积等
可以利用
推导
切割
切去厚度
师:根据我们刚才总结的方法,完成【分层练习】。
活动5【作业】分层练习
1、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ρA
为0.2×l03
千克/米
3,ρB为0.1×l03
千克/米
3,A的边长为0.2米,B的边长为0.3米。
(1)求正方体A
的质量。
(2)求正方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若在正方体A、B上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的厚度△h后,使A、B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A’和PB’相等,求截去的厚度△h的值。
2、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0.1米和0.2米的实心正方体甲、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甲的密度为2×103千克/米3,物体乙的质量为12千克。求:

物体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物体乙的密度。

现要使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某同学将其中一个正方体沿竖直方向截去一部分并放置在另一个正方体上方。
问:请选择一种可行的方案,并计算截去的物体重力△G
方案A
将甲竖直切去一部分叠放在乙上
方案B
将乙竖直切去一部分叠放在甲上
3、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轻质圆柱形容器甲、乙分别盛有质量均为m的水和酒精,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S、2S。(ρ酒精=0.8×103千克/米3)

若乙容器中酒精的质量为1.6
千克,求酒精的体积V酒精。

求乙容器中O.1米深处酒精的压强P酒精。

现有物体A、B(其密度、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请在物体A、B和容器甲、乙中各选择一个,当把物体放入容器中后(液体不会溢出),可使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最大且压强最大。求该最大压力F最大和压强P最大。
物体
密度
体积
A
ρ
2V
B

V
4、如图所示,底面积为5×10-3米2的柱形轻质容器置于木块中央,容器内盛有0.4千克的水。
(1)求地面受到的压力F。
(2)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3)在水中放入一物块,物块浸没沉底且水不溢出,
若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与地面受到压强的增加
量相等,求物块的密度ρ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