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密度 教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6.1密度 教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10-31 15:4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密度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密度的概念,体会密度公式的使用,能熟练选择公式进行计算并规范写出解题过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题目的含义分析以及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的题意解析,体会密度概念和计算题的解答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培养答题的规范和严谨。
教材分析
密度的基础知识和计算。基础知识涉及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单位的换算。计算中的类型分为密度相等、质量相等、体积相等几个环节,有的是对题目的信息进行处理,有的是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公式。
学生分析
初步学习了公式和单位等基本知识,但分化很大,有的学生公式变换不会,有的不善于计算和单位转换,甚至有的字母代表的物理量不记得
重点难点
重点:密度概念的理解,公式中字母的对应
难点:计算中单位的转换
教学过程
预设达成教学目标的若干活动。简要说明每个活动涉及的“教”与“学”的双边行为。(可用纯文字表述;也可用表格加文字表述)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资源准备
设计意图(认知水平及核心素养)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常规活动:复习前一节课中密度的概念
回顾概念习题训练
课堂练习题
巩固前一节课的知识
开放性导入:一、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种类有关,与质量和体积无关受温度影响。一般,温度升高,密度减小
理解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即:同种物质,密度不变习题训练
板书:密度不变的类型
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二、密度公式的变形及使用1、选择合适公式和合适的单位2、关键词一:密度不变(物质种类相同)3、关键词二:质量不变(物态变化)4、关键词三:体积不变(容器装满、零件换材料)小结:本节课理解了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并能合理利用公式计算一些问题作业:试卷上剩余题目
例1:求100ml水的质量例2、地质队员测得一块巨石的体积为20m3,现从巨石上取得20cm3的样品,测得样品的质量为52g,求这块巨石的质量。例3、一块体积为100厘米3的冰块溶化成水后,体积为多少?(ρ冰=900千克/米3)例4、一只瓶子最多可装酒精400克,如装满水,可装水多少克?(ρ酒精=800千克/米3)
习题例题讲解学生表述和补充教师板书
强化计算题的格式和规范分析题意,找关键词注重单位换算,并利用两套单位中合适的密度数值注意分析各个数据代表的物质状态再次加深对概念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