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普洱市思茅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普洱市思茅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0-27 19:46: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思茅三中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中测试







(考试类型为闭卷考,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题号




得分
选择题(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并将其字母填入答题卷中与题号相应的空格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1、小明同学参加电视台“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大奖赛”,她回答的题目是“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她的答案应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在清末,有个人住在香港岛,原来每年都要向清政府纳税,但后来税收却要交给英国统治者。你认为这种转变会发生在
A.虎门销烟后
B.《南京条约》签订后
C.
清政府被推翻后 D.
新中国成立后
3、法国文学家雨果这样谴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侵略者:“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了东西,一个放了火”这“两个强盗”指的是
A.英国、德国
B.英国、法国
C.德国法国
D.俄国、英国
4
、台湾是在哪个条约中割让出去的
A、《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
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5、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曾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领土多达
A、150多万平方千米
B、120多万平方千米
C、100多万平方千米
D、50多万平方千米
6、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纲领的组织是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光复会
D.强学会
7、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
A.康有为

B.孙中山

C.陈独秀

D.蒋介石
8.鸦片战争博物馆以一杆折断的烟枪作为标志性建筑物,1839年6月,在广东虎门海滩,一位民族英雄下令销毁了收缴的数百万斤鸦片,取得了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这位民族英雄是
A.关天培
B.左宗棠
C.林则徐
D.邓世昌
9、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①李大钊
②陈独秀
③鲁迅
④胡适
⑤孙中山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10、下列历史事件中,与列强侵入北京城有关的是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11、有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在前往哈密的路上,让士兵抬棺材走在队伍前面,表明誓死抗击俄国,收复伊利的决心,这位老人是
A.林则徐
B.左宗棠
C.邓世昌
D.曾国藩
12、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为“自强”“求富”而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湖北织布局等一系列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这些工业企业创办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13、下列哪一个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4、李教授用“三民主义”的内容给自己的三个儿子取名,他们的名字应该是:(

A、民主,民族,民生
B、民主,民权,民生
C、民主,民族,民权
D、民族,民权,民生
15、青年学生是时代的先锋、民族的骄子。下列史实最能反映他们为了民族利益挺身而出,站在社会潮流浪尖的是
A.五四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西安事变
D.太平天国运动
16、在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悲壮历史中,勇击日寇,在黄海海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是
A.林则徐
B.邓世昌
C.关天培
D.左宗棠
17、历史学习中,常常要对历史要素的关联进行分析,下列史实没有关联的是
A.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黄海海战
18、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断追求近代化的历史。中国近代化探索的事件开始于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9、他,历史上褒贬不一。他曾代表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留下千古骂名,但他在中国近代兴办洋务,创办海军队伍,为自强而不懈、努力,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他是:
A、奕
 B、
曾国藩
C、李鸿章
D、邓世昌
20、中国近代有许多人主张向西方学习,但目的各不相同,其中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
A.学习西方军事,武力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B.学习西方技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C.学习西方思想,改革清朝制度
D.学习西方政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1、拉开了维新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万国公报》的创办
B.公车上书
C.强学会的建立
D.成立保国会
22、1905年,孙中山日本东京组建的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强学会
B.保国会
C.兴中会
D.同盟会
23、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B、《新青年》迁往北京
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D、陈独秀提出“文学革命”口号
24、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是
A.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B.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运动
D.反帝的爱国运动
25、民族英雄指捍卫本民族的独立、自由和利益,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表现无比英勇的人。有人称左宗棠为民族英雄,是因为
A.率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B.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C.收复了新疆大部分地区
D.创办轮船招商局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2分)改错题:指出错误并改正
,将答案填在表格上
(1)(4分)1842年,美国侵略者通过《南京条约》割占了香港岛。
(2)(4分)在中法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浩劫
(3)(4分)中山装的袖口有三个纽扣,这三个纽扣意味着三民主义,即民主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题号
1
2
3
错误
改正
27、(12分)阅读下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95年,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搭天棚”。
材料二:1895年,有人题联于京师城门:“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材料三: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1)材料一的对联中提到的“台湾今已归日本”指的是什么战争中发生的事件?清政府同日本签订了什么丧权辱国的条约?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6分)
(2)材料二中“三军败绩”“割地求和”,当时割让了哪些地方?(3分)
(3)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春愁》的创作时间是在哪一年?(3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希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中国存亡在此一举!
国亡了!同胞们起来呀!
——五四北京学生宣言
请回答:
(1)(
2分
)
指出五四运动发生的时间

(2)(
6分)五四运动具有什么历史意义

29、(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
先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上感到不足。
――摘自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4分)因“制度上感觉不足”,中国发生了哪两件历史事件?
(2)
、(14分)
①(2分)因为“从文化上感觉不足”,一批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②(2分)这场运动高举哪两面大旗

③(8分)主要内容是什么

④(2分)请列举两位代表人物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

——




线










——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