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学案ppt版+习题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学案ppt版+习题 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0-27 19:58:31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5课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一、纳粹政权的建立
1.背景:
(1)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德国,_____________激化。
(2)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组织纳粹党趁机崛起,势力发展壮大。
2.建立:1933年,_______上台,逐渐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于一身。
社会阶级矛盾
希特勒
3.暴行:
(1)制造“___________”,打击德国共产党。
(2)解散一切工会,取缔其他政党。
(3)强化专政机器,加强思想控制。
(4)掀起迫害_______的狂潮。
4.影响:世界大战的_____策源地形成。
国会纵火案
犹太人
欧洲
二、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
2.建立:_____年,法西斯党徒向首都罗马进军,法西斯专政在意大利建
立起来。
1922
三、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1.背景:
(1)经济危机打击下的日本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2)日本_____是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支持者和集中地。
(3)少壮派军官发动兵变失败。
2.建立:1936年,日本_______________建立。
3.影响:世界大战的___________形成。
军部
军部法西斯专政
亚洲策源地
四、法西斯势力的勾结
1.勾结:德、意、日相互勾结,形成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危害:对世界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
柏林—罗
马—东京轴心
【数字记忆】
☉一个原因: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是法西斯政权建立的根源。
☉两个战争策源地:希特勒上台建立法西斯恐怖统治,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三国轴心: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形成。
【知识拓展】
德、意、日三国能够结成轴心国集团的原因
(1)共同的性质:都是法西斯政权。
(2)共同的敌人:矛头都指向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企图抵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3)共同的目标:都要实现其各自的侵略野心,称霸世界。
【史料解读】
  希特勒……等人的政府取消了或者索性不用那片资产阶级内部民主的幕布,是因为国内阶级斗争紧张到了极点,取消或者索性不用那片布比较地有利些,免得人民也利用那片布去手舞足蹈。
——毛泽东《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
【解读】这段话揭露了希特勒等法西斯政权假民主真独裁的本质。
【知识构建】
A:_____  B:_____  C:_______
欧洲
日本
轴心国
【历史线索】
  德、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强化,都是经济危机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危机,国内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法西斯政权是最富侵略野心、最反动的独裁政权。它们对内实行法西斯独裁恐怖专政,对外竭力推行侵略扩张。山雨欲来风满楼,侵略性军事政治集团——轴心国集团的结成,预示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狂风暴雨即将来临。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年5月11日发表《为了不能忘却的历史——多国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报道:5月9日,俄罗斯和欧亚多个国家举行盛大庆祝活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缅怀先辈,祈盼和平。结合下列史料,回顾历史上的法西斯是怎样一步步走上血腥道路的!
【一场经济大危机】
材料一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徳、意、日的影响:
工业生
产下降
对外贸
易缩减
工人失
业人数
工人罢工次数
德国
40.6%
69.1%
超过600万
1931-1934年1
000多次
日本
32.5%
50%
300多万
1931年2
415次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德、日两个法西斯政权在建立背景方面具有的共同点。
提示: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导致两国生产下降,对外贸易锐减,工人失业人数剧增,工人罢工增多,阶级矛盾尖锐,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德、日垄断资产阶级都需要用暴力恐怖手段来巩固统治地位。
【两大战争策源地】
材料二
(2)材料二再现了德国和日本哪些法西斯暴行 看到这些场景,你的感受是什么
提示:暴行:德国:纵火烧毁德国国会大厦;疯狂杀害犹太人。
日本:731部队在中国做细菌试验。
感受:角度一:令人触目惊心、惨不忍睹。
角度二:对法西斯暴行表示强烈愤慨。
角度三:对遇害者表示同情等。
【三个邪恶轴心国】
材料三 1937年,希特勒得意地说,“三个国家联合起来了。起初是欧洲轴心,现在是世界的大三角……”“准备实现它们的权利和确保它们的生死利益”。
(3)材料三中希特勒所指的“三个国家”结成的集团名称是什么 “三个国家联合起来”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集团名称:“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即轴心国集团。
影响:对世界和平与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加速了发动侵略战争的步伐。
【“一跪一拜”显态度】
材料四
(4)面对侵略的历史,德国与日本的态度有何不同 勃兰特“华沙之跪”对联邦德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有什么重要的作用 对于日本的态度你有何感想
提示:不同:德国诚实面对历史并一直反思历史;日本一直不承认侵略历史,甚至否认侵略历史。作用:重塑国家形象,得到被侵略国家的谅解和接受,为德国加入联合国铺平道路。
感想:历史已经证明,一个对历史没有正确认识的民族是很难对自己国家的前途作出明确的选择的;日本政府的错误立场,必然会受到历史的惩罚。(合理即可)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一课一练·提素能
一、选择题
1.失业率是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晴雨表。针对失业严重情况(见下图),德国采取的措施是 (  )
A.建立三国军事同盟
B.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
C.把工业纳入备战轨道
D.接受马歇尔计划援助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图片提供的有效信息:由严重的失业情况可判断德国正经历经济大危机,为应对危机,德国建立了法西斯统治,把工业纳入备战轨道,为对外扩张做准备,同时缓解经济危机给国家带来的压力。
2.在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的核心人物和政党是 (  )
A.墨索里尼、纳粹党
B.墨索里尼、法西斯党
C.希特勒、纳粹党
D.希特勒、法西斯党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组织纳粹党,利用德国社会各阶层对政府的普遍不满,乘机发展壮大。纳粹党的欺骗宣传,获得了各阶层的支持。1933年,希特勒上台,逐渐建立起法西斯恐怖独裁统治。墨索里尼及其法西斯党在意大利建立起法西斯专政。
3.戈林于1942年在庆贺希特勒生日的午餐会上曾说:“唯一熟悉国会的人,就是我,是我放火把它点着了!”可见“国会纵火案”是纳粹党蓄意谋划的,它是为了 (  )
A.打击德国共产党和进步势力
B.驱散德国国会
C.让希特勒成为国家元首
D.纳粹党夺取国家政权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识记能力。纳粹党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逮捕和迫害大批共产党和进步人士。
4.很多老一辈德国人认为:“如果希特勒能在1939年9月(对波兰的侵略行动)之前死去,他就会被作为德国历史上的伟人载入史册。”可见,纳粹党能够获得广泛支持的原因是 (  )
A.打击德国共产党,逮捕和迫害大批进步人士
B.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
C.以欺骗手段扩大自己的群众基础
D.当时的政府软弱无能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给希特勒和纳粹党的崛起提供了契机。他们利用各个阶级对政府的强烈不满,展开欺骗宣传活动,赢得了很多中下层人民的信任,扩大群众基础。
5.《安妮日记》中记载,从1940年开始,犹太人被禁止“拥有自行车,乘坐公共汽车,去电影院……”直到实行种族灭绝政策,被禁止“活下去”。该材料主要反映的是 (  )
A.日本法西斯的暴行
B.意大利法西斯的暴行
C.德国法西斯的暴行
D.“协约国”的暴行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由题中时间、“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可见选C。希特勒执政期间,一步步加紧对犹太人的迫害。
6.亚德韦希姆大屠杀纪念馆(右图)建在耶路撒冷,是为了悼念遇害的600万犹太人。德国法西斯残酷迫害犹太人的主要表现有 (  )
①剥夺德国公民身份
②严禁与雅利安人通婚
③不得经商,不许担任公职
④犹太人抛弃财产,逃离德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④是德国法西斯残酷迫害犹太人导致的结果,而不是表现。
7.面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寻找对策。下列历史事件的发生,与这次经济危机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
A.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墨索里尼“进军罗马”,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
C.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D.希特勒上台,德国法西斯统治的建立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辨析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是经济危机的影响。意大利在1922年建立了法西斯专政,与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无关。故选B。
8.日本法西斯主义的最主要特点是 (  )
A.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
B.军部是法西斯化的核心力量
C.制造暗杀、政变的恐怖事件
D.对外制定侵略扩张的基本国策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日本法西斯的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法西斯政党建立政权,而是以军部为核心建立法西斯政权。故B符合题意。
9.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过程中,德国不同于日本的是
 (  )
A.受到经济危机严重冲击
B.法西斯势力的与日俱增
C.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D.民族复仇主义思潮泛滥
【解析】选D。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人民痛恨《凡尔赛和约》,渴望民族复兴,这点被纳粹党利用,煽动民族复仇主义和种族狂热。而日本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是受益者,不存在民族复仇主义。而A、B、C都是二者的共同点。故本题选D。
10.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英国人创作的漫画《三头怪兽》,其反映的史实是
 (  )
A.三国协约的形成
B.三国同盟的形成
C.苏联的成立
D.轴心国集团形成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识记和分析能力。漫画是现实的一种反映形式。从漫画中狰狞的怪兽可以联想到,该怪兽所代表的势力对当时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是消极的。由此可以排除C,而A发生于20世纪初,B发生于19世纪末,显然与题意不符。轴心国集团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它的形成对世界和平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本题选D。
11.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如下图所示,欧洲的六大国家中,既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三国同盟的成员,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轴心国成员的两个国家是指 (  )
A.英法
B.英俄
C.德意
D.俄法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辨析能力。三国同盟的成员国为德、意、奥。轴心国集团包括德、意、日,故选C。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9年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迫使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根据条约,德国交出了1/8国土、1/10人口和300万平方千米的全部殖民地,承担1
320亿金马克的战争赔款。废除德国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人;莱茵河东岸地区50千米内,德国不能设防。
材料二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沉重地打击了风雨飘摇中的德国议会民主制度。当时德国经济急剧下滑,工业生产下降了40%多,外贸减少了近70%,7万多家企业破产,失业人口超过600万人。面对困难,国会没有能力组建新的政府,导致了德国政局的极度混乱。
材料三 经济危机对日本的打击同样沉重,日本的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人数剧增,农民大批破产,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以军部为核心的法西斯势力迅速抬头。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导致德国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两个因素。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经济危机发生后,日本政局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亚洲局势产生什么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概括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一涉及了《凡尔赛和约》的签订,材料二涉及了经济危机的影响,第(1)题可迎刃而解。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1936年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形成。
答案:(1)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为德国埋下了复仇的种子;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导致德国政府垮台,无力解决危机。
(2)变化:1936年,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影响:标志着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