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学案ppt版+习题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学案ppt版+习题 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0-27 20:00:15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爆发原因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直接原因: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导致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
3.客观原因: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
(1)目的:想将祸水东引至_____,牺牲_________的利益,安抚侵略者。
(2)实质:姑息纵容法西斯侵略的行为。
(3)顶峰:慕尼黑阴谋。
①时间:_____年9月。
②国家:德、意、英、法。
③内容:把捷克斯洛伐克的_______等地割让给德国。
④影响:使法西斯国家侵略野心日益膨胀,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苏联
弱小国家
1938
苏台德
二、战争进程
1.全面爆发:
(1)时间:_____年9月1日。
(2)标志:德军突袭_____,英法对德宣战。
(3)概况。
①1940年,德军很快占领包括_____在内的西欧和北欧许多国家。
②_____遭到德军的猛烈轰炸。
③_______加入德国一方作战。
1939
波兰
法国
英国
意大利
2.战争扩大:
(1)扩大:德国侵略苏联。
①时间:_____年6月开始。
②反击:_______领导苏联军民英勇抗击侵略者,使德军占领_______的
企图没有得逞。
(2)进一步扩大:太平洋战争爆发。
①时间:_____年12月7日。
②概况:日军偷袭美军基地_______,重创太平洋舰队,第二天,美国对日
宣战。
1941
斯大林
莫斯科
1941
珍珠港
【数字记忆】
☉一个政策:绥靖政策;
☉两个人物:丘吉尔、斯大林;
☉三次突袭:德国突袭波兰、德国突袭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
【思维拓展】
绥靖政策的实质
(1)绥靖政策是帝国主义的反苏反共政策。
(2)绥靖政策是英国为代表的国家避战求和的政策。
(3)绥靖政策是以牺牲小国利益来维护本国利益的政策。
(4)绥靖政策是处于守势的帝国主义国家的霸权政策。
【史料解读】
  “我所能奉献的,只有血和汗、苦和泪……我们的目标是什么 胜利——是不惜一切代价赢得的胜利……因为得不到胜利就得不到生存。”
——丘吉尔在国会中的演说
(1940年5月13日)
【解读】这段话表明了丘吉尔决心誓死保卫国土、抵抗德国进攻的决心和勇气。在德国军队的猛烈轰炸下,英国新任首相丘吉尔带领人民进行了顽强抵抗,保卫了国土。
【知识构建】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
德国突袭波兰
苏德战争
日本偷袭珍珠港
【历史线索】
  20世纪30年代,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德、意、日结成轴心国集团,对外侵略扩张。由于英、法等国采取了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全世界绝大部分地区和人口都卷入这场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劫之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20世纪最惨痛的那场悲剧已经过去,但是往事并不如烟。因为在这如烟的往事中间,蕴含着人类的盲动、人类的利己主义,以及面临人类公害所显示出的漠然。也正是在这曾经的恐怖面前,唤起了人类新的理性。世界和平是不可分割的,大国应该承担起大国的责任。
【图片揭示罪恶】
(1)图一是《希特勒用鲜血重新粉刷地球》,请举两例说明希特勒是怎样用鲜血重新粉刷地球的。
提示:迫害犹太人、德国闪击波兰、德国进攻苏联等。
(2)图二指的是什么事件 据图三与所学知识,指出英法等国实行绥靖政策的原因。
提示:慕尼黑阴谋,签订《慕尼黑协定》,德国强占苏台德区;一是为了避免卷入战争,二是把战火引向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3)“绥靖主义者是在喂鳄鱼——可预计最后鳄鱼也把他给吃了。”这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绥靖政策的评价。请用事实说明。
提示:西欧包括法国在内的国家被德国占领,英国等西欧国家遭到德国的侵略。
(4)图四是漫画《葬礼》,反映的是博克、古德里安等战败的德国高级将领,抬着上面写有“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棺材,在寒冬的苏联大地上狼狈溃退的场景。你认为这应发生于哪次战役之后
提示:莫斯科保卫战。
【史料演绎战争】
材料一 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空军突然和蓄谋已久的进攻。
——罗斯福的演讲
(5)材料一中“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发生了什么事情 美国随后采取了什么对策 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日本偷袭珍珠港(或珍珠港事件)。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材料二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经对英国首相丘吉尔谈起,应该给第二次世界大战起一个名字,丘吉尔脱口而出:“不必要的战争。”
(6)为什么丘吉尔把第二次世界大战称为“不必要的战争”。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发
提示:原因: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侵略,如果给予制止的话,战争完全可以避免。
启发:①只有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共同联合起来,才能制止战争。
②对法西斯侵略只能进行坚决斗争,任何以退让来换取和平的想法和做法,只能是空想,最终要遭到失败。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一课一练·提素能
一、选择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根本的是 (  )
A.1929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B.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英法的绥靖政策
D.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2.(2015·咸宁模拟)英国史学家贝内特说:“……是西方国家的极大耻辱,德国的征服政策,就像两股并行的溪水在奔流,他们将在一点交叉。”该协定的签订,把绥靖政策推向了顶峰。这一协定的签订地点是 (  )
A.柏林
B.东京
C.慕尼黑
D.罗马
【解析】选C。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慕尼黑阴谋,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38年慕尼黑协定的签订被称为慕尼黑阴谋。慕尼黑阴谋把绥靖政策推向了顶峰。故选C。
3.九年级一班的同学通过学习,对绥靖政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归纳了以下几个观点,你认为与事实符合的有 (  )
①英法是绥靖政策的主要推行者
②慕尼黑阴谋将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③绥靖政策纵容了德、意法西斯的侵略扩张
④绥靖政策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绥靖政策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英法等国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避免与德、意等法西斯国家发生战争,并梦想将祸水东引,从而对德、意等法西斯的侵略扩张,采取姑息纵容的绥靖政策。1938年的慕尼黑会议使该政策达到顶峰。正是由于该政策的推行,从而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大大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英法等国也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据此,可知本题选B。
4.《慕尼黑协定》签订后,英国首相张伯伦返回伦敦,向簇拥着他的人群高声宣布:“我们赢得了一代人的和平。”事实上,《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  )
A.延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B.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C.遏制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D.壮大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慕尼黑协定》是绥靖政策的产物,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5.学者们喜欢用这样的语言来形容某个国家:“这是一个奇妙的国家,它要么拷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当它用思想来拷问世界时,它是伟大的;当它用战争来拷打世界时,便有了上个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这个国家是 (  )
A.俄国
B.日本
C.英国
D.德国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两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都有德国。D符合题意。
6.(2014·南京学业考)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1939年8月31日,希特勒签署了关于实施“白色方案”的命令。其中写道:“进攻日期:1939年9月1日。”签署该命令是为了 (  )
A.突袭波兰
B.进攻苏联
C.偷袭珍珠港
D.包围斯大林格勒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突然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7.德国法西斯进攻波兰之前,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不值得为波兰进行战争”,同时又发表声明说:“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英国主要考虑的是 (  )
A.波兰的灭亡有利于德国进攻苏联
B.波兰的独立会破坏欧洲大陆的军事力量平衡
C.波兰的存亡对英国的利益无关紧要
D.波兰的灭亡威胁了英国的安全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本题考查英国等国实行绥靖政策的实质和目的。题干中英国面对法西斯侵略实行了绥靖政策,目的是想将祸水东引,把德国侵略的矛头引向苏联,实质是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安抚侵略者。故本题选A。
8.(2015·菏泽学业考)2015年5月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了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红场阅兵。莫斯科是个英雄城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  )
A.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B.粉碎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
C.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
D.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在斯大林的亲自指挥下,苏联军民浴血奋战,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打败了希特勒吹嘘的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
9.英国的李德·哈特写了一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被认为是关于这场战争的经典之作。如果要在这本书中迅速找出“珍珠港事件”的内容,你应该查找下列哪一目录的内容 (  )
A.第二篇爆发(1939-1940)
B.第三篇狂澜(1940)
C.第四篇蔓延(1941)
D.第五篇转向(1942)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识记能力,学生能记住历史知识点即可。考查的知识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的标志和时间。故C正确。
10.(2015·南京学业考)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不断升级,波及范围越来越广。下列行径中,最终将世界绝大部分地区和人口都卷入的是 (  )
A.日军进犯卢沟桥
B.德军入侵波兰
C.德军入侵苏联
D.日军偷袭珍珠港
【解析】选D。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日本偷袭珍珠港,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全世界绝大部分地区和人口都被卷入这场浩劫。故选D。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8年秋,英国首相张伯伦从德国返回后对群众说:“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心睡觉去吧!”但是,希特勒却不买账……
材料二 1940年5月13日,英国首相丘吉尔说:“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决不投降。”
材料三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各国领导人的反应:
英国:首相丘吉尔对此高兴得老泪往下淌,说的第一句话是:“好了!我们总算赢了。”
法国:夏尔·戴高乐对帕西上校说,今后,“应作好解放法国的准备……”
德国:希特勒却对此大为恼怒,暴跳如雷,在场的人被吓得目瞪口呆。
中国:蒋介石欢喜异常,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向不苟言笑的他,抑制不住心头的喜悦,哼起了一段京戏。
(1)根据材料一,英国首相张伯伦认为他给英国带回了什么 他的根据是什么
(2)“希特勒却不买账”是什么意思 英国对德国的行为采取的是什么政策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英国所采取的政策结果如何 这个结果导致了英国的政策出现什么变化
(4)结合材料三分析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采取什么行动。产生了什么影响
(5)有人说:日军偷袭珍珠港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序幕,这种说法对不对 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分析与理解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有慕尼黑协定、德国的侵略行径、绥靖政策、丘吉尔对法西斯政策的改变及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影响。第(1)题从时间:1938年秋;人物:张伯伦;情景:从德国返回,这是“时代的和平”,这些信息可以判断出,张伯伦刚刚从德国参加慕尼黑会议,在这一次会议中签署了慕尼黑协定,张伯伦错误地认为,这一协定给英国带来了和平与安全。第(2)题“希特勒却不买账”意思是德国通过慕尼黑协定占领苏台德区并没有满足他的侵略野心,接下来他占领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并突袭波兰,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占领了西欧和北欧大批的国家。英国的这种纵容侵略的政策称为绥靖政策。第(3)题,英国执行绥靖政策的结果,对英国本国来讲使英国遭受到了德国的轰炸。这个结果促使张伯伦下台,丘吉尔上台,他主张坚决抵抗德国的侵略。第(4)题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珍珠港事件爆发以后,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美国成为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力量;第(5)题关键在于能够抓住关键词“亚洲战场”,在珍珠港事件之前,中国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已经爆发,故中日之间的较量揭开了亚洲战场的序幕。
答案:(1)和平与安全。根据是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签署的《慕尼黑协定》。根据协定,张伯伦认为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就可以引诱德国进攻苏联,从而保障自己的安全。
(2)希特勒的野心不仅仅是苏台德区,不久德国占领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突袭波兰之后,向西进攻了包括英法在内的西欧和北欧。绥靖政策。
(3)英国本土遭到德国猛烈的轰炸。变化:这使英国的政策由绥靖政策改为坚决抵抗。
(4)行动:对日宣战。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5)这种说法不对。因为早在偷袭珍珠港之前,日军已对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等地区进行了侵略。1940年日本还提出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狂妄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序幕早已拉开。日军偷袭珍珠港只是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并非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序幕。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