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一课一练·提素能
一、选择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罗伯特·奥本海默曾说:“我们或可以预料一下这样的情形,两个大国都可以毁灭对方的文明和生态。虽然自身也处于危境。”“两个大国”指的是 ( )
A.英国和德国
B.美国和苏联
C.德国和日本
D.英国和法国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识记和分析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美国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由此判断“两个大国”应为美国和苏联。
2.“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这段著名演说习惯上被历史学家称为 ( )
A.法西斯主义
B.杜鲁门主义
C.“铁幕”演说
D.绥靖政策
【解析】选C。本题考查基础识记能力。题干内容是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的演说中的一段话。这次演说被称为“铁幕”演说,成为美苏冷战的信号。
3.(2015·黔东南中考)冷战(Cold
War)是美国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对抗活动和对抗形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识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
4.1947年美国推行冷战政策。中国画家华君武用漫画揭示美国的相关政策(下图)。这一政策是 ( )
A.组建北约
B.扶持日本
C.推行杜鲁门主义
D.实施马歇尔计划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战后初期,为了帮助西欧各国克服经济困难,美国于1947年提出了马歇尔计划即“欧洲复兴计划”。其目的,一方面是帮助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防止革命的爆发;另一方面是通过美国的援助,打开西欧的门户,控制西欧。
【拓展延伸】如何评价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稳定了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加强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将西欧纳入了美国对苏联冷战的轨道。
5.美国策划的援助“欧洲复兴计划”的目的是 ( )
①帮助欧洲各国迅速复兴经济
②防止共产党夺权
③避免西欧等国成为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国家
④通过援助打开西欧之门控制西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欧洲复兴计划”即1947年美国提出的马歇尔计划。其目的,一方面是帮助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防止革命的爆发,即防止共产党夺权,避免西欧等国成为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国家;另一方面是通过美国的援助,打开西欧的门户,控制西欧。
6.各缔约国同意“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该材料出自 ( )
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联合国家宣言》
D.《北大西洋公约》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基本分析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为“欧洲”“北美”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5月,美国、加拿大和西欧10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
7.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北约和华约组织的成立
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解析】选C。冷战时期,美国在军事上建立了北约组织,苏联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成立了华约组织,两极格局由此形成。
8.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指出20世纪50年代美苏争霸开始时期苏联的领导人是
( )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解析】选B。图片内容是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故20世纪50年代美苏争霸开始时期苏联的领导人是赫鲁晓夫。
9.在美国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轰击,不如自己毁灭算了!”在苏联莫斯科,几名女大学生躲在宿舍内相拥哭嚎,等待末日的到来。在古巴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一个黑影、声响都令市民心惊肉跳。上述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2001年纽约世贸中心遭受恐怖袭击
B.1941年日军偷袭珍珠港
C.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D.1950年朝鲜战争的爆发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从题干材料中提取信息:美国的青年人害怕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袭击,莫斯科的女大学生等待末日来临,古巴天空中的每一个声响都令市民心惊肉跳。由此可看出与古巴导弹危机有关。
10.2014年乌克兰事态升级后,英国《卫报》指出:现在已经进入“第二轮冷战”。对20世纪冷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B.冷战与雅尔塔体系密切相关
C.冷战带有明显的军事对抗色彩
D.冷战以苏联的解体而告结束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识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是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
11.国家利益影响着国际关系的走向,国际关系主导着世界格局的变化。下列各项,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冷战开始
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
③苏联解体
④两极格局形成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④②③
【解析】选B。本题考查基础识记能力。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两极格局由此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
二、非选择题
12.今天,美俄在乌克兰的博弈让人不禁联想起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冷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5月9日晚)就在莫斯科欢庆胜利的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乔治·凯南:被误读的遏制政策之父》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政治漫画: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主动谋求改善中美关系,目的在于利用中国牵制和制约苏联,以便在对苏斗争中取得积极主动权。
——丁见民《美国主动改善中美关系的影响》
材料四 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齐世荣《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1)材料一中“战争才刚刚开始”中的“战争”正式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这场“战争”一直持续到1991年哪一历史事件的发生才宣告结束
(2)材料二的漫画有助于我们探究当今哪一国际组织成立的最初原因
(3)材料三中“主动谋求改善中美关系”,率先打开中美关系大门的美国总统是谁
(4)根据以上材料,请你从三个不同角度概括出冷战的影响。
【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美苏冷战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争夺世界霸权,美苏之间展开了冷战,“战争”正式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这场“战争”一直持续到1991年苏联解体才宣告结束。第(2)题,材料二中有“20世纪50年代、法德、联合”等词语,主要考查欧洲联合的相关史实。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美关系的准确理解与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主动谋求改善中美关系”,率先打开中美关系大门的美国总统是尼克松。第(4)题,主要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围绕材料的主旨分析归纳。
答案:(1)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苏联解体。
(2)欧盟。
(3)尼克松。
(4)①威胁了世界和平;②推动了国际关系的调整;③推动欧洲走向联合;④促使美国改善对华关系;⑤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共18张PPT)
第七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一、冷战政策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_________的野心膨胀,但又不
得不正视_____等社会主义国家。
2.含义: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
_________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_________。
称霸世界
苏联
武装进攻
共产主义
3.表现:
领域
措 施
影 响
政治
提出___________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
_____开始
经济
推行“_________
___”
促进了西欧经济的恢复;为美国打开西欧门户创造了条件
军事
建立_____________组织
苏联针锋相对,成立_________组织,
_________由此形成
杜鲁门主义
冷战
马歇尔计
划
北大西洋公约
华沙条约
两极格局
二、美苏争霸
1.背景:20世纪50年代,苏联企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
时 间
特 点
表 现
原 因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_____占据优势
1962年,发生了
_________危机
苏联的经济、军事实力远不及美国
20世纪70年代
美国实行战略收缩,苏联采取积极进攻战略
苏联1979年12月
占领了_______
美国深陷越南战争之中,苏联经济、军事实力增强
20世纪80年代
苏联提出以军备
控制为中心的
_________战略,美国同意实现有限的缓和
1989年苏联从
_______撤军
苏联负担沉重,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遇到西欧和日本的激烈竞争
2.过程:
美国
古巴导弹
阿富汗
全球缓和
阿富汗
3.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_________随之结束。
两极格局
【归纳记忆】
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是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两极格局坍塌。
【知识拓展】
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原因
(1)战后,美国凭借军事、经济、政治上的优势,企图称霸世界。
(2)当美国的实力和野心达到空前高度时,苏联的影响和各国人民的革命运动也在世界范围日益扩大。
(3)美国把称霸的障碍归罪于共产主义和苏联,但又不敢贸然越过美苏划定的势力范围界限。
【史料解读】
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强大。……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杜鲁门
【解读】美国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把苏联看做其主要障碍。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
【知识构建】
A:_________ B:_____
两极格局
争霸
【历史线索】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企图凭借自身实力称霸世界,因而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冷战政策。美国成立了以它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北约,苏联针锋相对成立了以它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华约,两极格局由此形成。当时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苏联企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美苏争霸长达三十多年。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随之结束。
美国、俄罗斯(前苏联的主要继承者)是当今世界上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两个大国。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活动主题:走进美俄天地
步骤一:解读材料,走进历史
美俄关系一直是世界大国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曾经它们一度成为了同仇敌忾的盟友,当把敌人打败后,它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对手,美洲的古巴、亚洲的阿富汗都留下了它们争霸的痕迹。也许在《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的漫画中,赫鲁晓夫的大汗淋漓就已经暗示了最终的结局,美国如愿以偿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然而,俄罗斯作为前苏联的主要继承者也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军事实力的强大,仍使俄罗斯成为牵制美国的重要力量。
(1)“它们一度成为了同仇敌忾的盟友”是在什么时候
提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2)“当把敌人打败后,它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对手”,它们正式成为对手的标志是什么
提示: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3)“赫鲁晓夫的大汗淋漓就已经暗示了最终的结局”,最终的结局是什么
提示:苏联解体。
步骤二:画面回放,再现历史
(4)图一、图二再现了北约与华约两大组织的建立场景,这两大组织的建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5)从图三、图四中你能获取美苏争霸什么信息 并再举两例。
提示:信息:大力发展核武器,进行军事竞争。例子:古巴导弹危机、苏联出兵阿富汗等。
步骤三:关注现实,展望未来
(6)让历史告诉未来,请你就美俄关系的发展前景发表你的见解。
提示:三种观点:一是和平友好,原因或理由:人民反对战争,呼吁和平;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需要;彼此力量的互相制约等。二是时有摩擦时有缓和;三是摩擦不断,关系恶化。后两种理由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