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第15课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一、“一超多强”
1.形成背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美苏对立的_________不复存在。
2.格局特点:
(1)暂时形成了“_________”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_______方向
发展。
(2)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迄今还没有定型。
两极格局
一超多强
多极化
3.主要原因:
(1)“一超”:_____为了称霸世界,成为“世界领袖”,重新制定了全
球战略。
(2)“多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
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_______的重要力量。
4.决定因素: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_________越来越具有决定
性的作用。
美国
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
多极化
经济实力
二、科索沃战争
1.背景:
(1)冷战结束后,_________、民族矛盾、_________不断,成为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
(2)_________利用并介入这些矛盾纷争,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直接威胁世界和平。
2.时间:_____年3-6月。
地区冲突
宗教纷争
霸权主义
1999
3.概况:
(1)以美国为首的_____越过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对_______境内进行狂
轰滥炸,造成南联盟的重大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
(2)5月8日,中国驻南大使馆遭到北约导弹袭击,3名中国记者牺牲。
4.影响:
(1)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_______________的挑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
重要影响。
(2)_______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5.启示:世界_______趋势将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
北约
南联盟
世界多极化趋势
联合国
多极化
【归纳记忆】
☉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经历的三次变动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
(3)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格局,总体上是走向多极化。
☉多极化趋势出现后,世界各种力量仍在进行新的分化和组合,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定型,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史料解读】
冷战消失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
【解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冷战结束的标志。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世界大国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既竞争对立,又彼此依存的特点。
【知识构建】
A:_________ B:_______
两极格局
多极化
【历史线索】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政治格局暂时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独霸全球的企图,遭到了几乎所有国家的反对,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科索沃战争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挑战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典型事例,它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
世界历史上,国家之间的分分合合,不同利益集团间的较量,左右着历史发展的进程,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察下图:
(1)图中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导致的“战争”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战后出现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
提示:萨拉热窝事件。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材料二 在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指出:“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
——《全球通史》
(2)材料二中“同盟国”因“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产生分裂,其正式分裂的标志是什么 其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提示:杜鲁门主义出台。形成两极格局。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成为“世界领袖”,重新制定了全球战略。另一方面,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的重要力量。
(3)根据材料三提供的信息判断,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什么趋势 冷战结束后,世界并不太平,当今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提示:呈现多极化趋势。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民族矛盾、地区冲突、宗教纷争等。
(4)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你认为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中国应怎样做才能占据有利地位
提示:经济实力。我国应致力实现长期、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发展;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引进外国的资金、技术和经济管理经验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一课一练·提素能
一、选择题
1.“现在世界上只有惟一的一个超级大国,但这绝不意味着世界是单极的。如果是一个单极世界,那就只有一个超级大国和许多实力较小的大国,不存在实力强大的大国。”这种局面形成于 (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后
C.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剧变后
D.两极世界政治格局结束后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识记和分析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2.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的战略意图是 ( )
A.控制欧洲
B.消灭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国家
C.独霸世界
D.遏制中国
【解析】选C。本题考查基础识记和分析能力。冷战结束后,美国试图凭借其强大的国力称霸世界,建立起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
3.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局势进入新旧交替时期,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这里的“一超”指的是 ( )
A.美国
B.欧盟
C.中国
D.俄罗斯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苏联解体后,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一超”是指一个超级大国美国。“多强”是指欧盟、中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
4.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开始出现了“一超”与“多强”并存的多极化趋势。其中“多强”是 ( )
A.日中俄印
B.法德英日
C.欧盟日俄中
D.亚美拉美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识记能力。“一超多强”中“一超”指的是美国,“多强”指的是欧盟、日本、俄罗斯和中国等国家和国家联盟。
5.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在欧洲表现为 ( )
A.中国实力增强
B.欧盟实力增强
C.巴西实力增强
D.印度实力增强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基本分析能力。通过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欧洲”可判断B符合题意。
6.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根源在于 ( )
A.各国强大的军事实力
B.各国稳定的政局
C.各国发达的科技和教育
D.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基本分析能力。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经济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拓展延伸】如何推动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1)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通过政治协商解决国际争端。
(2)提高多种政治力量的综合实力。
(3)加强国际合作。
(4)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7.对当前世界格局新变化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B.两极格局结束,多极格局形成
C.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安全
D.多极化不断加速发展
【解析】选B。苏联解体后,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迄今还没有定型。在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形成的过程中,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安全。
8.(2015·桂林中考)右图拍摄于2014年战火纷飞的叙利亚。照片中4岁的小女孩面对摄影师的长焦镜头,默默举起双手投降,眼神里既有恐惧也有镇定,因为她误认为那是一把枪。看到这张照片,我们在震撼之余不禁认识到当今世界形势是 ( )
A.出现“一超多强”局面
B.独立运动高涨
C.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D.和平与动荡并存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但由于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恐怖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局部战争和冲突也时有发生,呈现出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9.(2015·潍坊学业考)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利用苏联解体之机,企图实现由其主宰国际秩序的称霸战争。这场战争 ( )
A.促使多极化格局形成
B.是对多极化趋势的挑战
C.使中东和平受到威胁
D.强化了联合国的主导作用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科索沃战争是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的一个典型实例,是美国企图称霸世界的表现,因此是对多极化趋势的挑战。
10.有一幅漫画,形容科索沃战争很恰当,它反映的主题是 ( )
A.世界已形成“一超多强”的格局
B.美国无视联合国原则,置联合国于不顾
C.美国和联合国联合应对南联盟
D.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大国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和判断能力。漫画中美国站在联合国核查人员的背上拿着导弹,暗喻美国越过联合国安理会,对南联盟实行轰炸。
二、非选择题
11.20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个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的三次大变化。请回答:
材料一
(1)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搜集到材料一中三幅图片,请判断该小组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什么
材料二 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恺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四、拿破仑或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美]杜鲁门1945年4月16日致国会咨文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何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 材料二反映出美国有何战略企图
材料三 冷战消失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
(3)“冷战消失”的标志是什么 你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所说的“多元化特点”
【解析】第(1)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因此,该小组研究的主题为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或演变。第(2)题考查学生的基本分析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位居世界第一位,确立了称霸世界的目标。第(3)题考查学生的基础识记和综合分析能力。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对峙格局结束,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答案:(1)主题:战后世界格局(或“国际关系”)的形成或演变。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称霸世界。
(3)标志:苏联解体。理解: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12.国际关系史是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某校历史小组同学围绕以下三个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帮助他们回答问题。
主题一: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出兵朝鲜,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五战五捷,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1)简述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
(2)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
主题二:科索沃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理会,对南联盟进行狂轰滥炸,造成南联盟的重大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中国驻南大使馆也遭北约导弹袭击。期间,美国首次打出了“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
(3)应该如何评价科索沃战争
(4)美国提出的“人权高于主权”的实质是什么
主题三:中美建交后,仍不断有摩擦和冲突,如2004年撞机事件、2009年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等。因此,有同学认为还是不与美国建交为好;有的同学则认为,中美之间虽然有一定的摩擦和冲突,但双方有更广泛的合作空间,应该友好合作。
(5)请谈谈你对中美关系的认识。
【解析】第(1)(2)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回忆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的基础知识即可回答。第(3)题,结合课本中对科索沃战争的评价回答即可。第(4)题,“人权高于主权”只是美国发动科索沃战争的一个幌子而已,是为了掩盖其推行霸权主义、实现称霸全球战略的企图。第(5)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美国侵略朝鲜,并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2)捍卫了我国的主权,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为我国经济建设创造了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也为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违背国际法基本准则,公然对一个联合国成员国动武,严重削弱了联合国的作用。
(4)它的实质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干涉别国内政的借口,同时也是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实施霸权主义,推行其全球战略目标的途径。
(5)中美两国是世界大国,同时也是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同的两个大国,两国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