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6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 学案ppt版+习题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7.16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 学案ppt版+习题 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0-27 20:23:58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第16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一、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背景:
(1)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趋于缓和,___________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2)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世
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和平与发展2.表现:
(1)___________________迅速增长。
(2)_________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3)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①时间:_____年1月1日。
②目的:通过开放市场和公平贸易,实现_________的自由化。
③地位: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跨国公司1995世界贸易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利: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逐步减少,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世
界范围内组织经济活动,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
2.弊:
(1)发展中国家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
常处于不利境地。
(2)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___________的企业从发达国家
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3)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进一步加大。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污染程度高三、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
1.影响: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2.措施:顺应___________潮流,制定_________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
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3.表现:
(1)2001年,中国上海举办了第九届_________________成员领导人会议。
(2)中国正式成为_________组织的一员。经济全球化防范风险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世界贸易【归纳记忆】
☉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的两大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与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投资的全球化、消费的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特点。
☉正确看待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可回避;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应对,趋利避害,谋求发展;应努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和政治新秩序。【知识拓展】
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1)机遇: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
(2)挑战: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史料解读】
  阻止全球化无异于阻止地球自转。
——世贸前总干事鲁杰罗
【解读】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全球化的趋势难以改变,在经济全球化下,机遇与挑战并存。人类社会要理智地对待解决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知识构建】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世界贸易组织跨国公司【历史线索】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跨国公司扮演了重要角色,影响日益增大。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为各成员之间搭建了交流平台。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占据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势不可挡,我们要积极顺应这一潮流,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世界经济经历了由区域性交流到全球化发展的过程。请你完成有关问题。
【中国经济引领世界】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汉代丝绸之路的开辟到明朝前期的郑和下西洋,我国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     (历史事件)后,汉朝和西域、西亚地区的交往频繁,丝
绸之路开辟。宋朝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了加强管理
的贸易机构叫     。元朝时,中外交往频繁。意大利旅行家
       的著作描述了元朝     (首都)的繁荣景象,引
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提示:张骞通西域 市舶司 马可·波罗 大都【世界经济日趋密切】
材料二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文明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拉开了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
——《大国崛起》(2)材料中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从18世纪60年代起,先后到来的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两次工业革命中,助推世界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动力分别是什么?
提示:历史事件:新航路开辟。第一次:蒸汽。第二次:电力。【全球经济成为一体】
材料三 今天,我们一起享受着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欧洲人用着韩国制造的手机,日本人喝着美国生产的可口可乐,中国人开着德国品牌的汽车……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3)根据材料概括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及促进这种趋势的因素。为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这一趋势,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
提示:趋势:经济全球化。因素:生产力的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跨国公司的推动。举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4)有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提示:不同意。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无法改变的历史趋势。从长远看,有利于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或同意。因为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一课一练·提素能
一、选择题
1.东西方冷战结束后,世界的发展趋势是 (  )
A.和平与发展 B.冲突与融合
C.战争与和平 D.冷战与热战
【解析】选A。本题考查基础识记能力。东西方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2.“麦当劳”“肯德基”连锁店遍布世界各地。这一现象最能表现 (  )
A.它们生产的食品深受人们的喜爱
B.经济全球化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C.发达国家正对我们进行经济侵略
D.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解析】选B。本题考查分析能力。“麦当劳”“肯德基”都是美国的大型跨国连锁快餐集团,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由此判断B符合题意。
3.有人用这样的故事来形容经济全球化:“一位英国前王妃和一位阿拉伯王子,坐着苏格兰司机开的德国制造的装有荷兰发动机的汽车,在英吉利隧道出了车祸,抢救她的是美国医生,用的是巴西药。”如果用这个故事形容全球化恰当的话,那么由此看出全球化的本质是 (  )
A.一个国家产业独立和完整被打破
B.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C.本国民族经济受到外部严重冲击
D.人员和物品的自由流动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故事中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说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密切。
4.(2015·云南学业考)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是 (  )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识记和分析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这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5.世界贸易组织又被称为“经济联合国”,它的目标是推动实现世界贸易的
 (  )
A.专业化 B.自由化
C.区域化 D.集团化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识记和分析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贸易组织希望通过开放市场和公平贸易,实现世界贸易的自由化。
6.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常处于不利地位。其自身的主要原因是 (  )
A.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较弱
B.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没有与西方发达国家接轨
C.发达国家限制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
D.发达国家控制了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识记能力。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
7.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说:“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因为通讯和交通越来越方便。没有国家可以孤立存在。”法国前总统德斯坦说:“……这个世界上……这样的舞台,使各国的命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成为世界经济海洋中的孤岛。”这两则材料说明经济全球化 (  )
A.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
B.冲击了马来西亚和法国的国家主权
C.带来了日益增多的全球性国际问题
D.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解析】选A。本题考查的是经济全球化的知识,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解答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中的关键句:“没有国家可以孤立存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看出这两则材料说明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故答案选A。
8.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以下对漫画解读不正确的是 (  )
A.相互依存,相互竞争
B.地区冲突不断
C.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
D.强国主导,受益不均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地区冲突不断与经济全球化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不可避免;使各国之间相互依存,相互竞争;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强国占据主导地位。
9.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称:“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这段话表述的意思包括 (  )
①世界经济日趋密切,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
②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利益分配不均
③缺乏公正性的全球化难以为继
④全球化潮流呈现出逐渐减弱的趋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可判断①符合题意;通过“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可判断②符合题意;通过“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可判断③符合题意。全球化潮流呈现出不断增强的趋势,故④表述有误。
10.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下列事件表明中国在21世纪主动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是 (  )
A.中国重返联合国 B.中日邦交正常化
C.中国加入APEC D.中国加入WTO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识记能力。中国加入WTO即世界贸易组织,是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
二、非选择题
11.某历史小组在进行历史探究活动中,找到了以下资料。
材料一 麦道飞机在美国以外的零件供给地分布
材料二 漫画《资本的跨国运动》
材料三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20世纪90年代,国际贸易额平均每年增长6%;2000年,增长速度达到12.5%。
请回答:
(1)通过这些材料,请你为他们的探究活动拟一个主题。
(2)根据材料一、二、三说说你拟这一主题的依据。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由材料一可知麦道飞机的零部件生产分布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材料二《资本的跨国运动》,说明投资的国际化;材料三反映的是国际贸易迅速增长,因此三则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经济全球化。
答案:(1)经济全球化或世界经济的一体化。
(2)材料一:生产活动的全球化。材料二:国际投资的全球化。材料三: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风险。……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日益加深……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因而势必加大穷国和富国的发展差距……
——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六次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
(1)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
(2)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你认为我国应如何应对?
(3)经济全球化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请举两例说明。
【解析】第(1)(2)题中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及我国的应对措施均属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查,结合材料,立足所学知识即可迎刃而解。第(3)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和概括归纳能力,可从正反两大角度去思考经济全球化对我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一方面可使我国参与世界经济竞争,发展对外贸易,可以互通有无,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可以吸收和引进当代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加大了贫富差距,造成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浪费,气候变化等。
答案:(1)利: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参与世界经济竞争。弊:拉大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的贫富差距;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进一步加大。(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2)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制度创新,大力提高本国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积极参与世界性或者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要注意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做到可持续发展等。(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3)经济全球化一方面可使我国参与世界经济竞争,发展对外贸易,可以互通有无,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可以吸收和引进当代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加大了贫富差距,造成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浪费,气候变化等。(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