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评价检测(二)
第三、四单元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2015·济宁学业考)右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某一次会议上几个国家领导人的留影照片,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次会议是 ( )
A.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的华盛顿会议
B.雅尔塔会议
C.签订《九国公约》的华盛顿会议
D.慕尼黑会议
【解析】选D。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慕尼黑会议,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图中反映的是参加慕尼黑会议的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故选D。
2.右图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欧洲形势。图中“让他去进攻苏联”中的“他”指的是 ( )
A.德国的希特勒
B.英国的张伯伦
C.法国的达拉第
D.意大利的墨索里尼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法等国采取绥靖政策,希望牺牲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将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故选A。
3.1938年,一个叫张伯伦的老人得意地挥舞着一纸协定,向他的人民宣布“我带来了我们时代的和平”。但事实上协定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步伐,这是因为
( )
A.协定实现了祸水东引
B.协定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C.协定使奥地利被吞并
D.协定避免了弱小国家被侵略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1938年英、法、德、意签订的慕尼黑协定是绥靖政策的产物,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4.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是 ( )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识记能力。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5.1941年,德国军队突袭苏联,致使苏联西部工业区全部沦陷。希特勒微笑着声称要在莫斯科红场举行庆祝的仪式,但很快他就笑不出来了。使希特勒“笑不出来”的是下列哪个事件 ( )
A.日军偷袭珍珠港 B.德军入侵波兰
C.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D.凡尔登战役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在斯大林的亲自指挥下,苏联军民浴血奋战,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打败了希特勒吹嘘的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故希特勒“笑不出来了”。
6.“1941年12月8日,美国和大不列颠向日本宣战,三天以后,德国和意大利向美国宣战。……至此,一场全球战争形成了。”这种局面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 )
A.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B.空前严重的世界经济危机
C.德军发动凡尔登战役
D.日本偷袭珍珠港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由“1941年12月8日”“美国”“日本”可联想到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军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空前规模。
7.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撰写颁奖词:“你用残缺的身体、无比的智慧、超然的心灵,撇清了经济危机中的泡沫,保障了萧条中重于天的民生;你以卓越的远见力排众议,让美国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击碎了法西斯的妄想。”颁奖词中的“你”是 ( )
A.华盛顿 B.林肯 C.胡佛 D.罗斯福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领导美国人民克服经济危机、实行新政、打击法西斯侵略的美国总统是罗斯福。
8.(2015·扬州中考)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是 ( )
A.德国突袭波兰 B.德国突袭苏联
C.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D.《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解析】选D。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代表在美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9.右图所示的国际组织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重要、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国际组织。决定成立该组织的会议是 ( )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识记能力。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成立联合国。
10.历时200天的会战,是苏德战争中最为激烈的战役,它不仅使苏德战场发生了根本转折,而且使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局发生了重要转折。此会战是 ( )
A.凡尔登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登陆 D.攻占柏林战役
【解析】选B。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斯大林格勒战役既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11.(2015·重庆中考A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把全世界正义的力量团结在一起,在最黑暗的岁月里坚守和平的希望。下列事件,按发生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②苏军攻克柏林
③英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 ④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③④②①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和排序能力。①发生于1942年1月,②发生于1945年4-5月,③发生于1944年6月,④发生于1945年2月。
12.1945年8月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是一个血红的太阳被打了一个大大的叉,它的寓意是 (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
B.德国法西斯投降了
C.意大利法西斯投降了
D.日本法西斯投降了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太阳旗是日本的国旗,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
13.(2015·盐城模拟)美国的“硅谷”以研发电脑芯片而得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每天都有许多科技发明在这里产生,“硅谷”的生产总值已达到2 400多亿美元,这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非常重视 ( )
A.改善人们生活 B.发展跨国公司
C.发展高科技工业 D.降低生产成本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美国的“硅谷”以研发电脑芯片而得名,可见C符合题意。
14.下列两幅图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 )
A.高速度,低通货膨胀
B.改善人民生活,缓和社会矛盾
C.信息化和全球化
D.高速度,低失业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A、D是美国新经济的表现,而不是特征;B与题意无关;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都和以前有很大不同,呈现信息化和全球化的主要特征,C符合题意。
1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和日本经济发展都得到了强有力的外来援助,给它们提供市场、技术和资金的国家主要是 ( )
A.美国 B.苏联 C.英国 D.法国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均与美国的支援和扶植有关。
1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丘吉尔在发表的题为《欧洲的悲剧》的演说中指出:“摧毁了纳粹政权之后……我向欧洲提出的建议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联合起来!”欧洲国家为此进行的实践是 ( )
A.建立三国同盟组织 B.建立欧洲联盟
C.建立三国协约组织 D.建立联合国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辨析能力。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建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联合国是世界性组织。欧洲联盟是部分欧洲国家组成的组织。故选B。
17.小明在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收集了一些历史资料(见下图),由此,你判断小明探究的主题应该是 ( )
A.由国际战争形成的欧洲政局
B.欧洲由对抗走向联合的趋势
C.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原因
D.欧洲已完成政治一体化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归纳能力。第一幅图反映了欧洲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对抗,第二、三幅图反映了西欧国家之间的联合。可见,三幅图共同反映的主题即欧洲由对抗走向联合的趋势。
18.(2015·雅安中考)20世纪50年代,美国、西欧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 )
A.采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B.利用外来的经济援助
C.成立欧洲共同体
D.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西欧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的准确识记。此题可以用排除法进行分析。推行非军事化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日本实行的措施,和西欧无关,可排除D。成立欧洲共同体和利用外来的经济援助是西欧的措施,和美国无关,可排除B、C,故选A。
19.根据图片信息,下列各项最符合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特征的是
( )
A.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B.20世纪70年代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C.经济持续缓慢增长
D.20世纪90年代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观察图片,我们获取的信息是:日本经济增长的速度高于欧美国家,居于首位,而且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据此判断,符合题意的应为A。
20.(2015·济南学业考)如下图所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日本、西欧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①美国的经济遇到西欧和日本的激烈竞争
②美国不再是世界一流经济强国
③欧洲的联合促进了欧洲国家经济的发展
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点是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考查学生综合图片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左图反映战后初期欧洲百废待兴,日本战败陷于崩溃边缘,美国称霸世界。右图反映20世纪90年代西欧和日本与美国竞争激烈,形成三足鼎立局面。综合所学知识,90年代的美国经济地位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世界上一流强国,②表述错误。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2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2分,第24题12分,共50分)
21.漫画中的历史知识
以图证史是历史研究的一种方法。有学者曾言,“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在众多图片中,历史漫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强烈的讽刺性和幽默性。它生动活泼、寓意深远,是一种特别的表述历史信息的方式。
观察下列漫画,阅读图片说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说明:希特勒以“牙医”的身份出现,对着座位上仅剩下的一个病人(英国)喊道:下一个!墙上的帽子上写着波兰、丹麦、挪威、比利时、法国……最后一顶帽子是英国。这个“牙医”,不仅仅是拔牙,而且还是屠夫,被他拔过的“患者”都再没有从医务室中出来。
(1)图一中“牙医”希特勒将“患者”波兰“拔掉”,标志着什么事件的全面爆发?(2分)希特勒还犯下了什么反人类的暴行?(2分)
(2)图一中“患者”英国和法国之所以沦为漫画中的下场,与其在外交上对法西斯国家推行姑息纵容、妥协退让的绥靖政策有关。将该政策推向顶峰的事件是什么?(2分)
(3)为打败共同的敌人——法西斯,“患者”英国后来与美、苏、中等国建立了什么联盟?(2分)结合图二,请用史实说明该联盟的建立对战胜法西斯所起的积极作用。并为图二拟一个合适的标题。(4分)
【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和德国法西斯的暴行,结合所学回答。第(2)题考查绥靖政策的影响。第(3)题,前两问考查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积极作用;第三问,图二中四只强有力的手臂,把象征德国法西斯的标志扯碎,象征了世界人民团结消灭法西斯的寓意,据此拟定标题即可。
答案:(1)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迫害犹太人。
(2)慕尼黑阴谋。
(3)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积极作用:它团结了世界反法西斯国家,为战胜法西斯奠定了基础。标题:团结的力量,众志成城等。(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22.2015年是个不同寻常的年份:世界迎来联合国成立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只有尊重历史,才会有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彩虹有很多颜色,各不相同,但它们能组成一条灿烂夺目的彩练。……我们各国不同的理想是可以汇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团结一致地为我们自身和全世界的利益而采取行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罗斯福的演讲
材料二 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说:“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和俄罗斯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和欧洲两个主战场,将共同举办一系列庆祝活动,包括安排两国领导人相互出席对方举办的相关庆祝和纪念活动。”
——摘自环球网
材料三 70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70年后日本不应再输掉良知,而这一切最终要由日本自己来选择。
——2015年3月8日外交部长王毅答记者问
材料四 虽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日两国同为发动战争的法西斯国家,但在战后反省侵略、与受害国和解方面,两国所获得的评价却截然不同。德国勇于对过去的侵略历史进行深刻反省和切割,得以获得受害国的宽容,在地区和国际舞台上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这是给日本作出的最好榜样。……战后70年,日本与地区邻国的关系始终磕磕绊绊,致使东亚地区矛盾不断,关系紧张,其关键原因在于,日本没有深刻反省历史,不愿彻底清算过去的侵略和殖民罪行。
——摘编自2015年3月9日默克尔访日新闻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的观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哪一史实能证明这一观点?(4分)
(2)“中国和俄罗斯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和欧洲两个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请你各举一个战例。(4分)
(3)依据材料三、四,简述德日两国对待战争历史问题的态度有何不同。由此对两国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解析】第(1)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通过分析材料一,链接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来回答。第(2)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只要举例正确即可。第(3)题考查学生以史为鉴、学以致用的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能正视历史,反思历史,获得欧洲及世界各国的认可,赢得尊重,与各国建立良好关系。而日本歪曲历史,否认侵略战争,这一做法伤害了亚洲人民的感情,遭到亚洲各国的谴责,为日本的发展埋下隐患。据此分析回答即可。
答案:(1)观点:任何不同社会性质和意识形态的国家面对法西斯的侵略是可以联合在一起的(意思相近即可)。史实: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2)中国:百团大战或台儿庄战役;俄罗斯:莫斯科保卫战或斯大林格勒战役或柏林战役。
(3)态度:德国正视历史,反思历史;日本歪曲历史,否认侵略战争。
影响:德国获得欧洲各国认可,赢得尊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日本的做法伤害了亚洲人民的感情,遭到亚洲各国的谴责,为日本的发展埋下隐患。(符合题意即可)
23.(2015·盐城期末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尚欠欧洲60多亿美元,到战争结束时统计,全世界在大战时有20个国家欠美国的债,其中欧洲各国共欠美国94亿美元。
材料二 “我要做一个美国的好公民,保证为全国复兴运动尽自己的一份义务,买东西只在蓝鹰商店里买……我决心帮助罗斯福总统,让美国重新过上好日子!”
——美国波士顿市市长带领10万名
儿童在广场宣誓的誓词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状况示意图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随着这一局面的出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导了哪次国际会议的召开,并成为该会议的最大赢家?(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该宣誓活动举行时,美国正面临着怎样的困境?为应对此困境,罗斯福总统采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三图示和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快速稳定发展主要是在哪些时期?(2分)
(4)有人说,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对西欧发号施令了。试根据材料三分析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2分)
【解析】第(1)题通过分析材料可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大发战争财,使本国的经济实力迅速增强。战后华盛顿会议的召开,为美国的扩张提供了条件,美国是这次会议的最大赢家。第(2)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链接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回答即可。第(3)题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和20世纪90年代发展最快。第(4)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对西欧发号施令,是因为美国受经济危机的困扰,经济实力迅速下降。
答案:(1)说明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大发战争财,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华盛顿会议。
(2)遭受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经济衰退。实施对工业的调整。
(3)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和90年代以来。
(4)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困扰,美国的经济实力迅速下降。
24.(2015·安徽学业考)大国关系深刻影响着世界格局,某班同学以历史上“法德两国的战与和”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活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读图激趣历史回顾】
(1)图一、图二分别属于哪场战争期间的形势图?1916年法德两国展开了一场后来被称为“绞肉机”的激战,此战役发生于图一中 处。(填写相应字母)(6分)
【史海拾贝历史探究】
当法国外交部长罗贝尔·舒曼1950年5月9日呼吁就欧洲煤钢联营的建议进行讨论时,(德意志)联邦政府毫不踯躅地和完全同意准备与之合作……对于德法两国来说,其最深远的意义在于:建立煤钢的共同生产后,德法之间进行任何战争不仅是不可想象的,而且物质上也不可能。
——摘自《阿登纳回忆录》
(2)根据上述文字材料,你认为法国与联邦德国在当时有何共同愿望?20世纪60年代以后,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对欧洲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以史为鉴历史感悟】
(3)从法德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的启示有哪些?(2分)
【解析】第(1)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图一、二分别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凡尔登战役是被称为“绞肉机”的激战,凡尔登位于图一中的B处。第(2)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第一问只要能体现法国和德国企图联合的意思即可;第二问只要能体现加速了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意思即可。第(3)题属于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只要能体现合作共赢的意思即可。
答案:(1)图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图二:第二次世界大战。B
(2)共同愿望:建立欧洲煤钢联营(或寻求两国关系的和解;防止两国发生战争;开展经济合作)。影响:加速了欧洲一体化进程(或促进了欧共体的成立;促进了欧盟的成立)。
(3)合作共赢;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反对战争,珍爱和平。(任答一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