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
基础梳理
1.字音
(1)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公寓( )
②涸辙( )
③婆娑( )
④揠苗助长( )
⑤葱茏( )
⑥蕈菌( )
⑦淅沥( )
⑧囚系( )
⑨嵌( )
⑩幽囚( )
(2)给多音字注音
①蠡②铺
③间
④纤
2.辨形组词
①
②③
④
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A.急不暇择
瑕疵
遐思
葭莩
B.揠苗助长
郾城
都江堰
偃旗息鼓
C.果实累累
疲累
罪行累累
连篇累牍
D.纤悉无遗
纤细
籼米
翩跹
2.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园润 淅沥 简陋 魔念
B.葱笼 装饰 抑郁 爱抚
C.繁茂 苍绿 恼怒 柔软
D.涸辙 脉珞 幽囚 爽直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占据着高广不过一丈的小房间,砖铺的潮湿的地面……(“占据”的本意是“用强力取得或保持”,在文中的意思就是“居住”,之所以用“占据”,是为了表达作者对小房间的喜爱之情。)
B.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至宝”即“最珍贵的宝物”,表达了作者对绿的渴望与深情。)
C.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这句中两个“装饰”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装扮、打扮的意思。)
D.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囚人”指的是那两枝被作者牵进房间里来的常春藤的枝条。)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近傅雷先生,12月12日至18日,“傅雷捐赠译著手稿展”将在国家图书馆善本珍品展室开展。
B.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了今年的“三农”工作,并围绕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
C.省教育厅为把新课程方案落到实处,要求各地市逐步废止文理分科,实行走班教学,最终走出“高考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的现象。
D.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介绍,海军护航是保护中国船员生命与中国船运公司资产的国家行为,不会向受到被护航的船只收取任何费用。
二、类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8题。
染绿的声音
徐 迅
山居的日子,是在山中一座精巧的石头房里度过的。天天,我都为一种巨大的宁静所震慑着。经过许多尘嚣侵扰的心灵,陡然回归到这旷古未有的宁静之中,而又知道周围全是绿色的森林,心里似乎也注满了一汪清涟之水,轻盈盈的,如半山塘里绽放着的一朵睡莲。
也有声音,在白天的山峦;偶尔也有人语喧哗,幽谷回鸣。空山不见人,倒使人感觉到大森林的真切和人世的烟火之气。更多的是鸟声,从黎明的晨噪到傍晚的暮啼,耳闻着那密密松林里传出的啾啾鸟鸣,还可以看见那墨点般的小鸟,如大森林的音符跳荡着、栖落着。鸟鸣常常使大森林归于虚静,它天生就是一种虚幻的精灵呢!鸟声让人着迷地听,这时听出的就是一阵阵溅绿的声音。
当然有许多声音是有颜色的。如皑皑白雪、潺潺流泉,响动的就是一大片白;如春花秋菊的凋谢,细心的人也会听出它的艳红和鹅黄的色调。在大森林里,此时使我激动的不是这种颜色的声音,而是满山攒动的森林——那浓绿浓绿的声音了。满山密密的松林、枫树、珍珠黄杨、翠竹……树丛间刮过的风也是绿的。绿将大森林融为碧翠的一体,分不清颜色的浓淡深浅。那声音自然也不用侧耳倾听,触目皆是——大森林的宁静固然会使人坠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孤独和虚空当中。而这染绿了的声音,却让人感到一种生命的快意和心灵的悸动。黎明的时候,“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森林里露珠“扑扑”滴落的声音,在我听出的是一种轻柔而凝重的绿色;森林静静肃立,树叶交织,在我听出的是一种茁壮成长的蓬勃的绿色;狂风呼啸,排山倒海咆哮着的松涛,在我听出的是一种悲壮和磅礴的绿色;阳光拂动滔滔无边的绿海,阳光掠去又显出一江春水,在我听出的是恬淡而平和的绿色……山居无事的时候,只要静静地穿行在无边的大森林之中,我满心的尘垢,便一下子就被荡涤得无影无踪,只觉得身心惬意和愉悦,心中徒然就有层斑驳的绿爬上心壁,盈注着生命那清凉的绿意来。
听惯了这种声音,在夜里我常常睡不着觉。拥被而坐,此时周遭那染绿了的声音已渐渐无声无息,看很白的月光,慢慢浮上窗棂,月光里的绿色冷冷如春水荡漾着,使人感到那绿色的声音一定是为浓浓的月光所消融,隐翳在莽莽苍苍的大森林之中了。但这时这刻,我思想的羽翅还翩翩起伏着,希冀那染了绿色的声音出现。有风的夜晚,我看窗外的大山果然是混沌未开的一团绿色,那染了绿的松涛之声,铺天盖地地在我石屋周围如狂飙般的春潮,惊涛拍岸,振聋发聩,让我激动得恨不得长啸……这些年,我知道我常常谛听水声,谛听鸟声,不仅是因为我对尘嚣之声异常地厌倦和唾弃,更多的是在寻找清纯的自然和人生的大自然。那是我生活须臾不可缺少的思想的源泉……若能轻轻地裹在这染绿了的声音里,心就会轻灵得像一朵绿荷,即便泊在波涛里滚动,那梦也是常常染了绿呢!(选自《山东文学》)
5.下面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第3段写作者黎明时候的独特感受,能闻声而见色,见色而闻声。见人所未曾见,闻人所未曾闻,言人所未尝言,因思维独步,而自然出新。
B.第4段写作者夜里听染绿的声音以及对人生的感悟,是思想内容的进一步深化,表达了寻求清纯的自然和人生的大自然的美好理想。
C.作者在结尾说“若能轻轻地裹在这染绿了的声音里,心就会轻灵得像一朵绿荷”,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回归大森林,融入大自然的强烈愿望。
D.文章共四段,思路是:先写绿色的森林,再写鸟鸣溅绿的声音,接着重点写听染绿的声音的感受,最后继续写感受和作者对绿色的声音的钟爱。全文四段起承转合,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E.散文以“染绿的声音”为题颇有新颖,绿色有声,令人费解。这染绿了的声音确实让人感到一种生命的快意和心灵的悸动,翻然出新,不落窠臼。
6.结尾段中作者说“……更多的是在寻找清纯的自然和人生的大自然”。请写出“清纯的自然”和“人生的大自然”的含义。(4分)
(1)“清纯的自然”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生的大自然”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3段作者在写“森林——那浓绿浓绿的声音”之前,先谈到“许多声音是有颜色的”,如白雪、流泉、春花秋菊,分析这样行文的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别解释以下两句话在文中的意思。(6分)
(1)鸟鸣常常使大森林归于虚静,它天生就是一种虚静的精灵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森林静静肃立,树叶交织,在我听出的是一种茁壮成长的蓬勃的绿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运用(10分)
9.仿照画线语句的结构和修辞,再写一个类似的句子(5分)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下面一段文字,在“设计理念”“住宅特点”下的方框内填写恰当的词语。(每空不超过5个字)(5分)
设计理想住宅,应从科技服务于人类出发,以人类的健康幸福与文明发展为核心。按照上述理念进行设计,住宅区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树林、溪流、湿地形成有机整体,为人们提供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良好生态环境;采用高科技的毛细管冷暖传递系统调节室内空气,为人们提供恒温、恒湿、“恒氧”的舒适生活空间;采用雨水收集和生活用水净化处理系统以实现水资源的多次使用,高效采集太阳能以满足家庭用电需求,为人们提供最佳的节能生活方式
。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答案
基础梳理
1.(1)①yù ②hé ③suō ④yà ⑤lónɡ ⑥xùn ⑦xī
lì
⑧xì ⑨qiàn ⑩yōu
(2)①lǐ lí ②pū pù ③jiān jiàn ④xiān qiàn
2.①闲暇 瑕疵 遐迩 ②揠苗助长 偃旗息鼓 都江堰
③猗郁 涟漪 绮丽 ④瞥见 蹩脚 作弊
1.D [A项依次读xiá、xiá、xiá、jiā;B项依次读yà、Yǎn、yàn、yǎn;C项依次读léi、lèi、lěi、lěi;D项都读xiān。]
2.C [A项“园润”应为“圆润”;B项“葱笼”应为“葱茏”;D项“脉珞”应为“脉络”。]
3.C [两个“装饰”的意思不一样,前一个是“装扮、打扮”的意思,后一个是“安慰”的意思。]
4.A [B项成分残缺,可在“增收”后面加“的主题”;C项搭配不当,“走出”与“现象”搭配不当;D项去掉“受到”或“被”。]
5.CD [C项错在“回归大森林”,D项“先写绿色的森林”错。]
6.(1)没有任何污染的自然环境。
(2)没有尘嚣侵扰的社会生活。
7.写白雪、流泉、春花秋菊是铺垫,这样行文思路通畅,不跳脱,从而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染绿的声音。
8.(1)鸟鸣更能衬托出森林的幽静和视野的旷远,它是虚静环境的绝好点缀。
(2)在作者心里,森林可目睹,也可听闻;渗透出了其中蕴藏着的勃勃生机与活力。
9.我怀念着绿色,如同久旱的禾苗急盼着甘霖!我迫不及待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奉为神明。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仿写句子的能力,要注意符合句式要求,同时要注意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10.①以人为本 ②生态和谐 ③空间舒适 ④生活节能
解析 综观题干及材料,材料由两句话构成,第一句恰好对应“设计理念”,强调为人类服务;第二句恰好由分号隔成三部分,分别讲述生态环境、生活空间的舒适、水电能源的节省,对应住宅的三个特点,考生只要在“5个字”的范围内提炼概括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