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的天堂 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猫的天堂 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28 14:41: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猫的天堂 练习
基础练习
1. 给黑体字注音
甲胄 螫刺 厄运 束缚 诅咒 丰腴 讪笑 如法炮制
zhòu shì è fù zǔ yú shàn páo
2. 解释下列词语。
遭遇战:敌对双方在行进中相遇而发生的战斗。
计穷智竭:计谋和智慧用完了,没有法子可想了。这里的穷和竭都是尽、完了的意思。
精疲力竭:用尽了全部精力。
死于非命:遇到意外的灾祸而死亡。
逃遁:逃走。
臃肿:这里指身体肥胖,行动不灵便。
颟顸:糊涂而马虎。
诅咒:原指迷信的人祈祷鬼神加害于所恨的人。现指咒骂。
3.下列各组中注音无误的一组是(D)
A. 螫刺shì 甲胄zòu 绷紧bēn 积蓄xù
B. 诧异chá 擒住qǐn 束缚fù 毅然yì
C. 厌倦juàn 俘虏lǒu 蜷曲quán 考虑lù
D. 扰乱rǎo 犹豫yóu 遁逃dùn 遵循xún
4.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计穷智()()败为胜 消耗()尽 ()其锐气 死于()命 大失所()
竭 反 殆 挫 非 望
5. .下列句子没语病的是(D )
A.战士们冒着因余震而随时倒塌,再次进入废墟,搜寻幸存者。
B.临近中考,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所提高。
C. 自从他加入校田径队的那一天起,就一直认真刻苦地训练。
D.刚走到门口,就闻到从房内飘出来的一股龙井茶的清香。
文本练习
一、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闭上你的嘴!你这个蠢东西!在你那安乐窝中,我非死不可。你那丰腴的生活只有杂种贱猫觉得好,自由的猫决不愿意用牢狱的代价来购买你所吃的肉和你那羽毛的枕头。
?? ?这时,寓言已经进入了思想交锋的层次,这可以说是作家左拉的自由宣言。把自己的思想通过动物的嘴巴说出来,在一般文学作品中,是用得比较谨慎的,这容易造成概念的宣泄。
2.?真正的幸福与天堂,就是关闭在一间有肉吃的屋子里挨打。
  ??这是点题,文章的题目是“猫的天堂”,这里给“天堂”下了一个定义,显然是反讽。关闭、挨打,就是不自由,受凌辱,是谈不上精神上的幸福的,但是由于物质上的丰足(有肉吃),不自由、无人格却变成了幸福。这是反语,意思是:奴性的麻木是可悲的。反语虽然没有直接表述,可是在这里却比直接、正面的表述更为惊心动魄。
二、.仔细品味下面文字,然后分别说说它们的表达作用
1,我的脚就踏在槽底的烂泥里,这烂泥的温和与柔润是无可形容的,我就好像在天鹅绒上走路一样。
就连水槽底下的烂泥给“我”的感觉都是那么的美妙,奇特的比喻和夸张,渲染了“我”初得自由时快乐无比的心情
2,它已没有从前那样美好的热和光,已没有从前那样的老大太阳,已没有从前那样的闪着光的白色屋顶,就是 我们在上面畅心快意打滚的,阶沿上满是泥浆,脚走上去一步一滑
环境的渲染从侧面揭示了“我”的遭遇和失意的心理。
3.““找到什么就吃什么”,他带着一种学者的态度说,”这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作用?
拟人,幽默、风趣地刻画出老雄猫“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姿态
4. 《猫的天堂》最后一句“我说猫的事”是否多余?为什么?
不多余,因为作者是借猫的口说出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理想。
拓展练习
珍?珠?鸟
冯骥才
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儿舒适又温暖的巢。
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
我把它挂在窗前。那儿还有一大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阳光从窗外射入,透过这里,吊兰那些无数指甲状的小叶,一半成了墨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斑斑驳驳,生意葱茏。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
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
三个月后,那一团越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去惊动它们。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更小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哟,雏儿!正是这小家伙!
它小,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钻出身。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儿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
我不管它。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
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书桌上。
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1.?本文开头部分写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有何用意??
?
2.?第6段中加点词语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理活动??
?
3.?文中小鸟对大鸟呼唤的反应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
4.?标有“▲”的一段文字,犹如一幅画。请用一个词为这幅“画”加个标题,点出这幅画的含义。
?
5.?本文的感情线索是????????????????????????????????????????????????????。
?
?1.?为下文作铺垫,与下文形成对比。
2.?爱怜、同情。
3.?一开始是立即飞回去,后来是在大鸟的再三呼唤中飞回去;说明它消除了对人的戒备,同时也反映了“我”对小鸟的友好。
4.?和平;人与动物之间和睦相处。
5.?对珍珠鸟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