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位育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命科学试题(B班)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海市位育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命科学试题(B班)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10-28 19:43: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位育中学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年级生命科学
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是
A.
在噬菌体DNA的指导下,用细菌的物质合成的
B.
在细菌DNA的指导下,用细菌的物质合成的
C.
在噬菌体DNA的指导下,用噬菌体的物质合成的
D.
在细菌DNA的指导下,用噬菌体的物质合成的
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每个DNA分子一般都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
B.DNA分子中的碱基之间的化学键是氢键
C.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内侧
D.沃森、克里克建立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某双链DNA片段有100个脱氧核糖和20个腺嘌呤,该片段中胞嘧啶的数量为
A.20
B.30
C.80
D.100
下列有关双链DNA复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DNA分子复制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B.
复制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与U配对,G与C配对
C.
DNA分子复制过程是先完全解旋然后开始复制
D.
解旋在细胞核中进行,复制在细胞质中进行
某DNA分子中有鸟嘌呤800个,那么该DNA分子连续复制2次所需要的游离鸟
嘌呤脱氧核苷酸分子数是
A.800个
B.1600个
C.2400个
D.3200个
有关蛋白质合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
B.
一种氨基酸对应一种或多种密码子
C.
核糖体可在mRNA上移动
D.
tRNA的反密码子携带了氨基酸序列的遗传信息
下图为遗传学中的中心法则图解,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的过程是
A.转录、DNA复制、翻译
B.DNA复制、转录、翻译
C.转录、翻译、DNA复制
D.翻译、DNA复制、转录
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一般不可能发生的是
A.DNA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细胞核内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进行翻译
C.DNA复制、转录都是以DNA一条链为模板,翻译则是以mRNA为模板
D.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
如图有关酶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切断a处的酶可以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B.连接a处的酶可以是DNA聚合酶
C.切断b处的酶可以是DNA解旋酶
D.连接b处的酶可以是DNA连接酶
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限制性内切酶只在获得目的基因时才用
B.
重组质粒的形成在受体细胞内完成
C.
只要是质粒都可以作为运载体
D.
获取目的基因可以从某种生物体细胞中分离,也可以通过化学方法人工合成。
基因工程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重组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目的基因的获取
A.④①②③
B.②④①③
C.③④②①
D.③④①②
下列生物过程中,属于营养繁殖的是
A.面包酵母的出芽
B.蔷薇枝条扦插成株
C.青霉的孢子生殖
D.草履虫的分裂生殖
有性生殖的后代表现多样性的原因不包括
A.
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
B.
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了自由组合
C.
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结合
D.
受精时只有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
下图是按顺时针方向表示的4种动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丁细胞的分裂期时间最长
B.图乙b→a过程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C.图丙b→a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一直保持不变
D.图甲与图丙的b时刻细胞中中心体均已复制
进行有性生殖的高等动物的三个生理过程如图所示,则①、②、③分别为
A.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
B.有丝分裂、受精作用、减数分裂
C.受精作用、减数分裂、有丝分裂
D.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
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
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以下对高等动物减数分裂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
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两极
C.受精作用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D.用根尖分生区制成装片,可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下列关于精子、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可形成4个精子
B.精子、卵细胞的形成都要经过变形阶段
C.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与三个极体
D.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是通过有丝分裂形成的
如图次级卵母细胞继续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平均分配的示意图是
人类寄希望于利用干细胞(人体中具有分裂、分化能力的细胞)的分离和体外
培养,在体外培育出组织、器官,并最终通过组织或器官移植实现对临床疾病的治疗。能否用肌细胞代替干细胞
A.不能,因为肌细胞与干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不同
B.能,因为肌细胞虽然是分化的细胞,但在一定条件下可脱分化,实现细胞全能性
C.不能,因为肌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没有分裂能力
D.能,因为肌细胞与干细胞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物质
科学家将单个离体胡萝卜细胞培养成了胡萝卜植株,说明了植物细胞
A.
具有全能性
B.
具有无限生长的能力
C.
具有无限分裂的能力
D.
基因发生了改变
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
B.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植株属于植物组织培养
C.植物组织培养要经历脱分化和再分化的过程
D.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无需加入植物激素
如图是某克隆羊培育过程模式图,试分析获得该克隆羊的生殖方式、该克隆羊
的基因型
A.无性生殖、Aa
B.无性生殖、aa
C.有性生殖、aa
D.有性生殖、AA
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
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
一对杂合黑豚鼠产仔4只,4只鼠仔的表现型可能是
A.
三黑一白
B.
全部黑色
C.
二黑二白
D.
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纯合子自交仍为纯合子,能稳定遗传
B.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性状的现象称性状分离
C.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
D.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人类多指畸形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若母亲为多指(Aa),父亲正常,
则他们生一个患病女儿的可能性是
A.50%
B.25%
C.75%
D.100%
下列关于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有关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
B.
所有生物均有X、Y染色体
C.
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
D.
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下列
关于这种疾病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其子女一定都患病
B.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该患者传递的致病基因
C.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女儿均患病
D.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其儿子也可能正常
血友病属于X隐性遗传病。某男孩为血友病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和外祖
父母都不是患者,血友病基因在该家庭中传递的顺序是
A.外祖父→母亲→男孩
B.外祖母→母亲→男孩
C.祖父→父亲→男孩
D.祖母→父亲→男孩
二.综合题(共40分)
(一)下图是具有四条染色体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图,请据图回答。(每空2分)
上述细胞有丝分裂的先后顺序是
。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
期是图中的
所示的时期。
染色体加倍发生在
图,该图共有
条染色体,
条染色单体,
个DNA分子。
由D图可知,该生物分割子细胞的方式是

在此期较活跃的细胞器是
,所产生每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有
条。
作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该图中缺少了细胞周期的某个时期,该时期细胞内
的主要变化特点是

(二)用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得到的F1表现为黄色圆粒,F1自交得到F2,请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
F1的基因型为
,F1产生的配子,分别是

比例为

F2的性状分离比为
,符合孟德尔
定律。
欲选择
F2的黄色皱粒个体自交所生子代的表现型为


若用杂合的绿色圆粒豌豆和某豌豆杂交,子代的性状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则
某豌豆的基因型是

F2中黄色圆粒的基因型有4种,某研究性小组的同学从F2中随机选取一粒黄
色圆粒甲,欲鉴定其基因型,于是选择了表现型为
的豌豆乙与甲一起播种,进行试验,若子代只出现黄圆、黄皱两种表现型,则甲的基因型为

位育中学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年级生命科学
单选题(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B
A
C
D
B
C
D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D
D
C
B
C
B
B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D
B
C
D
C
B
C
A
B
二.综合题(共40分)
(一)(20分,每空2分)
C→B→A→D

B;
A;
8;
0;
8;
在赤道板处出现细胞板,扩展成为新细胞壁;
高尔基体;
4;
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染色体复制)。
(二)(20分,每空2分)
YyRr;
YR
Yr
yR
yr;
1:1:1:1;
9:3:3:1;
基因自由组合;
黄色皱粒;绿色皱粒;(顺序可调换)
YyRr;
绿色皱粒;
YYRr。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