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0张PPT。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字词积累敷衍(fū) 贻误(yí)
恶劣(liè) 潦草(liaó)
肄业(yì) 商榷(què)
訾詈(zǐ,lì) 旁稽博采(jī)
道义相勖(xù)
稽jī滑稽 期jī期年
qǐ稽首 qī日期
裨bì裨益 撩laò撩水
pí裨将 liaó撩草
多音字肄业:文中是就学的意思。肄,学习。
干禄:求功名利禄。禄,古代官吏的俸给。
终南捷径: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容有底止:或许能相当深。底止,深的意思。
相勖:相互勉励。
訾詈:指责,诋毁,谩骂。
束之高阁:把东西捆起来,放在高高的架子上
面,比喻扔在一边,不去用它或管
它。
词语积累他学界泰斗
人世楷模 蔡培元: (1868—1940)浙江绍兴人。1902年与李炳麟等发
起组织中国教育会,宣传民主革命思想。1904年
与陶成章等组织光复会,次年参加同盟会。1917
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在他的倡导和努力下,废
弃了前清教育宗旨中违背共和政体和不符合信仰
自由原则的“忠君”和“尊孔”的条纹,小学废止读经
大学取消经科,并且改革学制,修订课程,使他
为我国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也使北京大学成为一所座真正意义上的名校。
著作有《蔡培元全集》。
作者介绍北京大学:前身是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年,是戊戌变法
的产物,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中国
最高行政教育机关,第一任校长为著名作家严复.
1912年该名为北京大学.1917年,<新青年>杂志
迁到北大,北大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中心.
20世纪50年代,北大成立了第1个物理研究室;
60年代成功合成了牛胰岛素;70年代研制成功第
一台每秒运算百万次的电子计算机;
80年代研制成功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 …
北大以她独有的魅力,走在了中国学府的最前
沿……
关于北大1、予今长于斯校,请更以三事为诸君告。
开门见山的说明了自己的职务。并以校长
身份向学生提出了三点要求。
2、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
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
深学问者也。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
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
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少,入理科
文章重点语句 尤少。盖以法律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因
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深
浅,惟问其官阶之大小。官阶大者,特别
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现在我
国精于政法者,多如政界,专任教授者甚
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聘请兼职之人,
亦属不得已之举。
本自然段针对北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提出 对学生的第一点希望:抱定宗旨,为求学
而来。
3、方今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北京社会,尤
为恶劣,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
深蒂固,鲜不为流俗所染。诸君肄业大
学,当能束身自爱。然国家之兴替,视风
俗之厚薄。流俗如此,前途何堪设想。故
必有卓绝之士,以身作则,力矫颓俗。
本段着眼与德行,提出第2点要求:砥砺
德行。作者的谆谆教诲,严肃认真,体贴
入微,语重心长,令人动容。
4、至于同学共处一堂,尤应互相亲爱,庶可
收切磋之效。
本自然段着眼于个人修养,提出第3点要
求:敬爱师友。
第一部分:(第一段),开门见山,点明本次演讲
的目的.作者曾在北京大学更名之
际莅临于此,对北大学生多有了解
因此不加客套,直扑正题,点明“请
更以三事为诸君告”.“长斯校”的”
“长”应为名词用做动词,“做校长”。
第二部分:(第2~4段),对北大学子提出三点
语段划分 希望。
第三部分(第5段):结束语.简单勾勒目下所做
之事,简明扼要.首先做两件事:一
是改良讲义;二是添购书籍.书是知
识之源,是研究之本,是一所大学办
学力量的显示.两件事虽小,却显示
了蔡先生作为一校之长的务实之
风,显示了一代大师风范.1、从这篇演讲辞中,你能看出当时学界的现
实情况吗?
求学者“皆有升官发财思想”;”放荡冶游”
之“三事”“潦草塞责”;“流俗所染”,学风恶劣; “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
2、作为一篇就职演说,本文在结构上有什
么特点?
开场总说---分说希望(要求)---具体措施
课文助读3、作者所言“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
友”之“三事”,是针对什么样的社会现实提
出来的?
“抱定宗旨”---求学思想之偏差;
“砥砺德行”---“风俗日偷,道德沦丧”
“敬爱师友”---“道德有亏,行有所不正”.
4、第三自然“故必有卓绝之士,以身作则,
力矫颓俗”中的“颓俗”指的是什么?
指“方今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北京社会,尤为恶劣,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
5、第三自然段“苟中道而违之,岂非与原始
之意相反乎”中的“原始之意”指的是什么
意思?
砥砺德行,正当娱乐,遵守本校规则.
6、作者为什么要提出“不惟开诚布公,更宜
道义相勖”?
“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苟道德有亏, 行有不正,为身会所訾詈,己虽规行矩步,亦莫能辩,此所以必须互相劝勉也”,以期共同进步.
7、作者对“校事”改革有什么打算?
改良讲义;添购书籍.1、针对性。
2、鼓动性。
3、美感性。 演讲的特点 再 见我们的未来不是梦我们的未来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