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新版七上第7课 社会变革与商鞅变法(31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新版七上第7课 社会变革与商鞅变法(31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0-28 10:24: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社会变革与商鞅变法复习回顾“上古三代”指的是哪三个朝代?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哪个王朝?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出土文字证实的朝代是哪个朝代?
宗法制?
分封制?周朝周平王东迁洛邑
(公元前770年)西周(镐京)东周(洛邑)春秋战国了解历史 西周时期,周天子拥有天下共主的地位,但是东周时期,周王的势力日益衰弱,周王室的实力和威望一落千丈,各国诸侯逐渐不把周王放在眼里,各自为政,列国并立。
“群龙无首” 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思考讨论 天子衰微,诸侯争霸。一、春秋时代(列国并立时代)起止时间:前770年到前476年旗号:尊王攘(rang)夷春秋五霸:
齐桓公,注意:先后称霸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三家分晋:春秋与战国的分水岭二、战国时期(强国争霸时期)起止时间:前475年到前221年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东南西北到中间
成 效措 施国王国家改革是时代潮流 秦处于当时中国的边缘,地处偏僻,到战国初期秦一直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科学技术和文化比较落后。因此它一直受不到其他国家的重视。
诸侯悲秦,丑莫大焉秦国的现状假设你是秦国的诸侯,面对本国的落后和其他国家通过变法走向强大的威胁,你会怎么做?效仿别国,实行改革!
合作探究一秦孝公
商鞅,卫国贵族,原名公孙鞅,因封地在商,所以也称商鞅,法家代表人物。商 鞅 舌 战 群 儒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商鞅 『徙木立信』重点探究①重农抑商 (经济)
②废除世袭特权,奖励军功(军事)
③建立县制 (管理)
④编订户口,实行连坐秦孝公.商鞅富国强兵三、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有利于经济发展(国富)有利于增强军队战斗力(兵强)集中地方权力,便于管理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下一页材料一: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史记》
材料二: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
——《汉书》
返回“什伍连坐制”内容包括:
将民户按什伍编制起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要他们相互监视,纠举“奸人”,隐藏不报者连坐。告奸者与斩敌首者同赏,匿奸者与降敌者同罚,不告奸者腰斩。返回商鞅变法的意义国力骤增,军队战斗力大大加强,成为七雄中最强的国家,为统一大业奠定基础走改革的道路才会使国家变
得强大起来商鞅变法使秦国变得强大了,但他本人却被车裂而死,变法成功还是失败? 商鞅虽死,变法犹存,所以变法师成功的。正是因为商鞅变法,秦国才逐步强大并最终统一了六国。合作探究二伟大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战国时期,成都平原常遭水.旱灾害
秦国 李冰
四川 岷江
防洪.蓄水灌溉
使成都平原变成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都江堰的修建原 因:
主持者:
地 点:
功 能:
意 义:东周春秋公元前770到公元前476 年
春秋五霸: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战国公元前475到公元前221年战国七雄:
齐楚秦燕赵魏韩课堂小结商鞅变法
都江堰1.春秋时期,实力较强的诸侯国争霸往往打出的旗号是( )
A.镇守疆土 B.出兵勤王
C.尊王攘夷 D.数典忘祖C2.春秋时期,许多诸侯称霸一时。第一个霸主是( )
A.秦穆公 B.齐桓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B3.秦国成为战国后期“七雄”中实力最强大的封建国家,主要是因为( )
A.牛耕得到推广 B.使用了铁制工具
C.实行了商鞅变法 D.重视水利的兴修C4.农业生产的发展关键在于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商鞅变法的内容中最能体现这一说法的是( )
A.奖励努力种田和值不得农民
B.奖励打仗有功的人
C.实行连坐
D.建立县制A 5.四川成都平原素有“成都之国”的美称。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上来看,它形成的重要原因是( )
A.物产富饶
B.人民勤劳
C.没有水患
D.修建了都江堰
D课堂小结谈一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