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5.1 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5.1 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10-28 16:21: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时设计
2课时
设计日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没有改变和增加,知道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3.能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及观察分析能力。2.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的分析及质量守恒的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研究问题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价值观
1.通过实验的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
1.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2.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教学准备
仪器:托盘天平、烧杯、广口瓶、玻璃棒、酒精灯、气球、吸管、砂纸。药品:白磷、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铁钉稀盐酸、石灰水。
教学方法
猜想、分组实验探究、讨论、归纳。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课前自主学习】1.托盘天平的使用:使用天平时,首先要检查__________,称量时,称量物放在____,砝码放_____。砝码要用______夹取。
2.写出两个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境导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泪”哪去了呢,消失了吗?这句诗句中包含的化学变化是_________燃烧生成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物是________________;生成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内帮扶学习、展示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
(定量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提出问题】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质量总和与生成物质量总和是否相等呢?【猜想】
。【阅读】课本P92、93实验。【实验探究1】
演示:课本
93页
图5-2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实验名称实验现象反应物生成物反应前后质量关系白磷在密闭的锥形瓶中燃烧白磷燃烧,产生大量
,冷却后称量天平
。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磷和氧气的质量总和
(填“=”、“>”或“<”)反应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反思评价】1.红热玻璃棒的作用是
红磷,说明红磷的燃点
,锥形瓶底放入少量的沙的作用是:防止
溅落物炸裂瓶底。2.为什么要在玻璃管一端系一个小气球?如果不系,会有什么后果?【实验探究2】演示:课本
93页图5-3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先把天平调平衡;2.
反应前称量:把装有硫酸铜溶液的小试管和铁钉(系有铁丝)一同放在小烧杯中称量,称得总质量m1;
3.
把铁钉放入装有硫酸铜溶液的小试管中,(砝码不动),一会儿,取出铁钉观察。4.
应后的称量:把铁钉再放入小试管中,称得总质量m2
,比较m1和m2的大小。实验名称实验现象反应物生成物反应前后质量关系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铁钉表面附着一层
色物质,第二次称量天平
。m1
m2(填“=”、“>”或“<”)
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铁和硫酸铜的质量总和
(填“=”、“>”或“<”)反应后生成的硫酸亚铁和铜的质量总和。【讨论】分析两个方案的实验结果,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一、质量守恒定律
1.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①质量守恒定律是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的普遍规律;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质量守恒,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
②守恒的范围是实际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总和及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没有参加反应、不是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不计算在内。【课堂检测】1.冰融化后,得到水的质量与原来冰的质量相等,这个变化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2..现有化学反应A+B=C,若mgA和ngB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C的质量是(
)A.等于(m+n)g
B.小于(m+n)g
C.大于(m+n)g D.不大于(m+n)g
3.将一定量的乙醇(C2H6O)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乙醇氧气水二氧化碳X反应前质量/g4.68.0000反应后质量/g005.44.4a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表中a的值为2.6
B.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可能含有氢元素
D.若起始时氧气的质量是9.6g,则无X生成
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35207反应后质量/g1058待测
通过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ww
w.x
kb
1.co
m
A.测得反应后丁物质的质量为12g
B.乙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拓展与提高】
5.
在用白磷(白磷与红磷组成相同,着火点为40℃)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晓涵同学将橡皮塞上的细玻璃管下端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引燃白磷,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观察到A、C中气球的大小不同,用理化知识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2)将C再次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仍然平衡,在此化学反应中,从具体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分析天平平衡的原因是

作业设计
练习与应用P98
1、3、4。
板书设计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原子种类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1.解释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2.用质量差确定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3.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元素
教学反思
备注:教案要能体现使用痕迹,教学反思手写完成。
应用
内容
质量守恒定律
守恒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