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电压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电压概念,知道电压的符号、单位及一些常见电压值,初步学会用电压表测电压。
过程与方法:通过水压与电压的类比、电流表与电压表的对比,明白应用比较的方法来学习物理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人体安全电压的了解,关注安全用电,懂得珍爱生命;在实验中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
使用电压表测电压
教学难点
理解电压概念
教学器材
学生实验“用电压表测电压”相关器材25套(器材:三节干电池(带电池盒),3.8V小灯泡一只,电压表1只,电键1只,导线若干。)
电流表25只(用于学生与电压表对比观察)
多媒体课件一个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复习电流的形成:把导体两端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导体中大量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设问:自由电荷为什么会定向移动呢?电源能提供自由电荷定向移动所需的动力。
进一步设问:电源又是怎样提供动力的呢?我们先来看看水流的形成
类比水流和电流的形成,得出电压的概念,引入课题“电源
电压”。
Flash演示水流的形成:
类比得出,电压是使导体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二、授新
电压
阅读(P42),知道:电压的符号、单位、单位的符号、单位的转换、不同情况下电压大小。
电压符号:U
电压单位:伏特,简称伏(V)
单位换算:
2.“你知道吗?”——练习:
高压输电电压:500千伏=________伏特
动力电路电压:380V=_____kV
照明电路电压:____V
一节干电池电压:____V=_______mV
脑电波约0.05mV=________V
人体安全电压:___________
由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24V),引入讲解P42“你知道吗?”进行用电安全渗透。
电压表——测量电压的仪器
对比学习电压表
(1)观察电压表,由电压表的外形、刻度等与电流表的相似,引入对电流表的复习(如果学生整体水平较好或对电流表知识掌握较好,则直接进入下一环节):
是测电流的仪表(辨别:
表盘上有“A”字样)
电路符号:
三个接线柱:0.6,
3
,“+”或“-”
量程
每大格
每小格(最小分度)
0-0.6A
0.2A
0.02A
0-3A
1A
0.1A
两个量程:
(2)用对比的方法,学习观察电压表,学生自行完成以下内容:
是测电压的仪表(辨别:表盘上有“V”字样)
电路符号:
三个接线柱:3,
15
,“+”或“-”
量程
每大格
每小格(最小分度)
0-3V
1V
0.1V
0-15V
5V
0.5V
两个量程:
读数:先看量程再读数
(3)读数练习:见PPT
(4)阅读P43,对比学习电压表使用:
电流表
电压表
连接
串联
并联
接线柱
电流表“+”接线柱连在电路中靠近电源正极的一端,即让电流由“+”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电流表“+”接线柱连在电路中靠近电源正极的一端,
“-”接线柱连在电路中靠近电源负极的一端。
量程
选择合适的量程(试触)
选择合适的量程(试触)
能否与电源直接相连
不能直接连在电源两端
能直接连在电源两端测电源电压
“我来动手”——学生实验“用电压表测电压”
(1)测1节干电池的电压U=_____V,要用2节怎么办?电压呢?测2节串联
U=_____V。
(2)《学习活动卡》P29学生实验“用电压表测电压”——4
器材:三节干电池(带电池盒),3.8V小灯泡一只,电压表1只,电键1只,导线若干。
三、小结:
1.收获与分享——由学生自主进行小结
2.练习巩固(见PPT)
四、作业:
1.完成《学习活动卡》P29课上未完成部分
2.《作业部分》P28:6-10
3.自制一个水果电池
找一根5厘米长的铜片或粗铜丝,再从废干电池上剪下一条2毫米宽的锌皮,刮净,把铜片和锌皮插入苹果或番茄、柠檬等水果里,就做成了一个水果电池。取两根导线,把它们的一端分别接在水果电池的两极上,另一端和舌头断续接触,注意两根导线不要碰着。这时舌头上有什么感觉?不同水果感觉是否相同?
说明:由于对学生的学情不了解,上课时根据生成,会有所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