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同步练习
第一课时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1、选择题
1.下列成语或俗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 B.积沙成塔 C.铁杵磨成针 D.钻木取火
2.木柴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这是因为( )
A.发出明亮的光
B.颜色改变
C.有大量热放出
D.有不同于木柴的气体产生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液氮用作冷冻剂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铝合金用于制作门窗 D.氧气用于气焊
4.下列事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西瓜榨成汁
B.利用干冰人工降雨
C.木材劈成块
D.植物光合作用
5.下列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从海水中提取食盐 B.用铁矿石冶炼生铁
C.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氧气 D.将石油分馏得到汽油、煤油等产品
6.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导电性 B.可燃性 C.氧气不易溶于水 D.挥发性
7.下列各种“爆炸”中,其中有一种变化不同于另外三种变化的是 ( )
A.夏天,自行车胎内气太足而引起爆炸
B.炸药爆炸
C.烧锅炉时,水蒸气排出不畅而引起爆炸
D.气球升入高空后爆炸
8.其中最能说明铁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的现象是( )
A.剧烈燃烧 B.火星四射
C.放出大量的热 D.生成黑色固体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不加热就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
C.物质燃烧时发生化学变化
D.需要加热发生的变化才是化学变化
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2、填空题
11.阅读下面短文,用“①物理性质”、“②化学性质”、“③物理变化”、“④化学变化”四个概念前的序号填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硫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属于______),取少量放入燃烧匙内,将燃烧匙加热,硫熔化成淡黄色液体(属于______),继续加热,硫在空气中燃烧(属于______),说明硫具有可燃性(属于______)。21教育网
12.有一种气体具有如下性质:
(1)无色无味;(2)能在空气中燃烧;(3)加热条件下能和氧化铜发生化学反应;(4)密度大于空气密度;(5)不易溶于水;21·cn·jy·com
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 ;
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
13.写出下列过程的能量转化:
(1)烧煤取暖:______能转化成______能;
(2)蜡烛照明:______能转化成______能;
(3)太阳能电池:______能转化成______能;
(4)铅蓄电池:______能转化成______能;
(5)手电筒照明:______能转化成______能。
14.(1)在蜡烛点燃前,蜡烛呈______形状,______色固体,用小刀可切割,说明蜡烛质地较______,切一小块放入水中,______溶于水,并能______在水面上,说明蜡烛密度比水______;www.21-cn-jy.com
(2)蜡烛能被点燃,且有火焰产生,火焰分为三层,______层最明亮,______层最暗,______层温度最高,原因是______;2·1·c·n·j·y
(3)熄灭后,______从灯芯飘出,用火迅速点燃,火能否会顺着该物质将蜡烛点燃?______。
15.下列对酒精部分性质的描述:
①无色透明的液体 ②有刺激性气味 ③能与水以任意比率互溶 ④易挥发 ⑤具有可燃性 ⑥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请用序号回答: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
(2)在上述性质中,如果这种性质是在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用语言描述其相应的变化: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滴水成冰是指水由液态变为固态, ( http: / / www.21cnjy.com )属于状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故A错;积沙成塔是用沙子堆积成塔,只是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故B错;铁杵磨成针是指将铁杵磨成粉末去掉一部分,只是一种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故C错;钻木取火是指通过钻木做功放出热量,温度达到木材的着火点就发生了燃烧,燃烧后有新的物质生成,故D正确。21cnjy.com
2.D
3.D 解析:液氮用作冷冻剂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利用液氮气化要吸收大量的热,属物理性质;干冰用于人工降雨也是利用干冰升华要吸收大量的热,利用的是物理性质;铝合金用于制作门窗是利用铝的密度小,是银白色的,利用的是物理性质;氧气用于气焊是利用氧气具有助燃性,利用的是氧气的化学性质。www-2-1-cnjy-com
4.D
5.B 解析:A.从海水中提取食盐采用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晒盐的方法,为物理变化;B.炼铁是高温条件下将铁矿石变成铁,有新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C.分离液态空气是利用的各成分沸点不同,属于物理变化;D将石油分馏得到汽油、煤油等产品使用的是蒸馏法,为物理变化。
6.B 解析:导电性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可燃性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延展性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挥发性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2-1-c-n-j-y
7.B 解析:轮胎内的空气中含有的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在阳光的照射下,温度升高,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增大到一定程度时,轮胎发生了爆炸.这个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气球升入高空后爆炸和锅炉爆炸就属于这种情况, 火药爆炸的过程中一般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21*cnjy*com
8.D
9.C 解析:A.发光、发热的变化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电灯通电时发光、放热,不属于化学变化;错误;B.不加热就发生的变化不一定是物理变化,例如钠和水在通常情况下能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属于化学变化,错误;C.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D.需要加热发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铁需要加热才能变成铁水,铁变成铁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来源:21cnj*y.co*m】
10.D 解析:炸药爆炸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故 ( http: / / www.21cnjy.com )A错误;光合作用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氧气,故B错误;氧气切割金属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即氧气的氧化性,故C错误;不锈钢做锅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即不锈钢熔点高、易导热、具有延展性,故D正确。【出处:21教育名师】
二、填空题
11.①;③;④;②
解析:物质的颜色、状态属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理性质,硫熔化成淡黄色液体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继续加热至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属于化学变化。
12.(1)(4)(5);(2)(3)
解析:(1)无色无味、(4)密度大于空气密度、(5)不易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版权所有:21教育】
(2)能在空气中燃烧、(3)加热条件下能和氧化铜发生化学反应,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3.(1)化学;热.(2)化学;光.(3)光;化学.(4)化学;电.(5)化学;光
解析:(1)烧煤取暖:煤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燃烧时放出热量,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热能;(2)蜡烛照明:蜡烛在燃烧时能发出光和热,是将化学能转化成光能(3)太阳能电池:光能转化成化学能(4)铅蓄电池:化学能转化成电能(5)手电筒照明:化学能转化成光能。
14.(1)圆柱状;白;软;难;浮;(2)外;内;外;外层燃烧最充分;(3)有一缕白烟;能
解析:(1)在蜡烛点燃前,蜡烛呈圆柱状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状的白色的固体,用小刀可切割,说明蜡烛质地较软,切一小块放入水中,难溶于水,并能浮在水面上,说明蜡烛密度比水小;(2)蜡烛能被点燃,且有火焰产生,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明亮,内层最暗,外层燃烧最充分,外层温度最高;(3)蜡烛熄灭后,有一缕白烟从灯芯飘出,由于石蜡具有可燃性,用火柴迅速点燃,火能顺着该物质将蜡烛点燃。21·世纪*教育网
15.(1)物理性质:①②③④;化学性质⑤⑥
(2)物理变化:酒精溶解于水、酒精挥发
化学变化:酒精燃烧,酒精与活泼金属反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二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以及用途与制法的自然科学;
(2)初步学会物质变化的区分及物质性质的区分;
(3)理解观察与实验对化学学习的重要性;
(4)了解怎样通过化学实验来探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身边物质在自然界中的变化的具体实例的分析,学会区分物质的变化及区分物质的性质;
(2)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体会探究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从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通过小组实验等方式逐步培养学生善于合作、用于实践、用于创新等科学精神;
(3)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知道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与本质区别, ( http: / / www.21cnjy.com )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会区分一些典型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知道化学变化常伴随一些现象,知道化学变化时伴随能量的转化,初步认识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重要性;21cnjy.com
(2)知道什么是物质的化学性质,能够列举物质常见的物理性质;初步了解物质性质与物质变化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3)知道并能辨析混合物与纯净物这两个不同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典型的混合物与纯净物;
(4)初步学习观察、记录实验的方法,并能理解该方法对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并体验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一种手段。www.21-cn-jy.com
【教学难点】
(1)混合物与纯净物概念的辨析;
(2)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
【课前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展示一张纸,让学生仔细观察,老师先将纸剪成所需形状,然后再折叠成花、或小动物的样子,再将剪下的部分烧掉。【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纸的变化了吗?谁能来告诉老师纸都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回答。
师:步入化学的殿堂,展现在你面前的是一幅幅与物质有关的美丽画卷,它将告诉你化学研究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下化学研究的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板书: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
一、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讲授新课】
师:化学以实验为主,我们在进行化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验的时候,要学会观察,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要了解物质发生的变化,必须从观察入手,在观察中思考,对物质变化的条件、现象和结构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纳。 21*cnjy*com
我们可以运用自己的感官,也可以借助仪器通过实验,观察物质及其变化的条件、现象和结果。
在化学实验中要特别注意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观察的内容包括:物质原来的颜色、状态;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现象;变化后新生成的颜色、状态等。21·cn·jy·com
下面,我们就以观察的方法来探究下蜡烛燃烧的变化。
实验探究:P9活动与探究(可播放蜡烛燃烧的视频)
按照下列步骤演示蜡烛燃烧实验(课件展示)
1.观察蜡烛;
2.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
3.在蜡烛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观察烧杯内壁现象;
4.向上述小烧杯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5.取一小段粗玻璃管,放在焰心处,观察现象;
6.吹灭蜡烛,观察实验现象;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观察的现象进行讨论,总结完成课本P10表格
分小组展示答案,师补充纠正,给出正确 ( http: / / www.21cnjy.com )答案:1.蜡烛为白色固体;2.点燃蜡烛,可以看到明亮的火焰,火焰轻轻摇曳,产生热量;3.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小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4.向小烧杯中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5.取一小段粗玻璃管,放在焰心处,会看到玻璃管中有白烟导出;6.火焰上方会有一缕白烟
思考:蜡烛燃烧的过程中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学生讨论后师生总结(课件展示)
师:在蜡烛燃烧过程中,石蜡受热熔化,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固态变成液态,随着温度的降低,液态石蜡又重新变为固态,像这种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物理变化,而石蜡在空气中燃烧,在发光发热的同时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像这种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2·1·c·n·j·y
由学生叙述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定义
板书: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师:你能列举出生活中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吗? (如水变水蒸气、木棍折断等是物理变化,如食物腐烂、铁生锈等是化学变化)【来源:21cnj*y.co*m】
学生自主发言,师生纠正错误答案
总结:(课件展示)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木条折断、铁矿石的粉碎、铁制成铁锅、水受热变成水蒸气 木条燃烧、铁矿石炼成钢铁、铁生锈、水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
定义和特征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本质区别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练习:(课件展示)
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 哪些是化学变化
1.水结成冰 2.木材燃烧
3.食物腐败 4.瓷器破碎
5.木条折断 6葡萄酿酒
7.光合作用 8.潮湿的衣服晾晒后变干
物理变化:1、4、5、8 因为这些变化都没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2、3、6、7 因为这些变化都有新物质生成
师: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呢?我们来看下面的视频,请大家思考一下,这些都属于化学变化吗?21教育网
视频:氯化氢和氨气反应、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
思考: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什么现象?
播放视频:石油火车爆炸燃起熊熊大火视频
学生讨论,师生总结
师:在化学变化中,常伴随一些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象,如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气体和生成沉淀等,但不能通过这些现象确定是否为化学变化,如灯泡通电也能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而物质燃烧发光放热则属于化学变化;判断变化的种类要看反应前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播放视频:金刚石的外观及燃烧过程
提问:为什么金刚石很难进行加工,可以在液氧中燃烧,为什么蜡烛能够燃烧,而有些物质不能燃烧?为什么蜡受热易熔化,而铁则需要很高温度才可熔化?
师:各种物质在变化中表现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各自所具有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气味和导电性等,这类性质叫做物理性质,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21·世纪*教育网
板书: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思考:物理性质都需要物理变化体现吗?
师:有些物理性质需要物理变化体现,如挥发性、硬度等,而有些物理性质不需要变化体现,如颜色、状态、气味等。www-2-1-cnjy-com
思考:(课件展示)
判断下列说法属于变化还是性质?
铁丝弯曲、铁丝能弯曲、纸张燃烧、纸张可以燃烧
提问:比较两种说法的不同,你能说出性质与变化叙述上的区别吗?
师:叙述中若有能、易、会、可以等词来描述的属于性质描述,没有的为变化的描述。
练习:(课件展示)
判断下列性质,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用序号回答)
下列对镁性质的描述:(1)是银白色的固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2)有可燃性,在空气中点燃,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叫氧化镁的白色固体;(3)密度为 1.7g/cm3;(4)熔点为 648.8 ℃;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1、3、4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2 。2-1-c-n-j-y
视频:光合作用
师:绿色植物要吸收太阳能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将 ( http: / / www.21cnjy.com )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化学变化常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物质燃烧化学能变成光能和热能、电阳能电池充电是太阳能变成电能、蓄电池充电是电能变化学能、放电是化学能变电能。【出处:21教育名师】
板书设计:第二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
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1、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2、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常用能、易、会、可以等词来描述物质的性质
3、化学变化中伴随现象及能量变化
课堂练习:(课件展示)
1.下列诗句描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只要功夫深,铁杆磨成针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木炭在空气中能燃烧
B.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D.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光合作用 B.海水晒盐
C.风力发电 D.冰川融化
4.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易挥发。酒精易燃烧,常用作酒精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版权所有:21教育】
根据上述文字叙述可归纳出:酒 ( http: / / www.21cnjy.com )精的物理性质有 ;酒精的化学性质是 。酒精的物理变化 ;酒精的化学变化 。
答案:1.B 2.A 3.A
4.无色、特殊气味、液体、易挥发;易燃烧;汽化;燃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6 页 (共 7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0张PPT)
沪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第二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
导入新课
化学研究些什么呢?
纸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方法指导
观察
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要了解物质发生的变化,必须从观察入手,在观察中思考,对物质变化的条件、现象和结构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纳。
我们可以运用自己的感官,也可以借助仪器通过实验,观察物质及其变化的条件、现象和结果。
在化学实验中要特别注意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观察的内容包括:物质原来的颜色、状态;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现象;变化后新生成的颜色、状态等。
新课学习
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实验:蜡烛的燃烧
探究蜡烛的燃烧视频
新课学习
实验器材:蜡烛、烧杯、短玻璃管、镊子、火柴、石灰水
烧杯
蜡烛
玻璃管
镊子
新课学习
3.在蜡烛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观察烧杯内壁现象;
4.向上述小烧杯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5.取一小段粗玻璃管,放在焰心处,观察现象;吹灭蜡烛,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
1.观察蜡烛;
2.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
新课学习
实验:蜡烛的燃烧
(1)蜡烛一般是用石蜡加入棉纱烛芯制成的。蜡烛在点燃时会出现哪些现象,发生什么变化?
(2)石蜡燃烧变成了什么?在吹灭蜡烛后的瞬间,还能看到什么?
蜡烛点燃后,发出明亮的火焰,火焰轻轻摇曳,烛泪流淌。如果用白瓷板压在火焰上,在白瓷板上可以观察到黑色的粉末状物质。随着光和热的释放,蜡烛渐渐被消耗。
石蜡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与水,在吹灭蜡烛的瞬间,还能看到有白烟生成。
点燃时,蜡烛发生哪些变化?
(1)起始, ;
(2)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试管 ;
(5)刚熄灭时, ;
(6)熄灭后一段时间, 。
蜡烛熔化
发光放热
烛芯上方出现一缕白烟
蜡烛液体凝固
点燃后, ;
试管内壁有水雾
引出一缕“白烟”
(4)将粗玻璃管置于火焰中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
用火柴引 ;
用火柴引 ;
能引燃
能引燃,蜡烛重新燃烧
新课学习
没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
现在大家想一下,蜡烛在燃烧时都发生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有什么区别?
蜡烛燃烧过程中,石蜡受热熔化,由固态变成液态,随着温度的降低,液态石蜡又重新变为固态
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生成新物质-化学变化
新课学习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木条折断、铁制成铁锅、水受热变成水蒸气 木条燃烧、铁矿石炼铁、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
定义
生成的变化 生成的变化
本质
区别
新课学习
没有新物质
有新物质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1.水结成冰 2.木材燃烧 3.食物腐败 4.瓷器破碎 5.木条折断 6葡萄酿酒 7.光合作用 8.潮湿的衣服晾晒后变干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追踪练习
1、4、5、8
2、3、6、7
因为没有新物质生成
因为有新物质生成
思考: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呢?我们来看下面的视频,请大家思考一下,这些都属于化学变化吗?
新课学习
氯化氢和氨气反应
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的反应
石油火车爆炸燃起熊熊大火
思考:化学变化中伴随什么现象?
新课学习
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
现象:
提问:有这些现象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如何判断化学变化?
新课学习
有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发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发光放热,水加热变水蒸气等就是物理变化。
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是:看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新课学习
视频:金刚石外观及燃烧的过程
金刚石
钻石
比较困难
因为金刚石较硬
在液氧中燃烧
(硬度大)
可以燃烧(可燃性)
为什么蜡烛能够燃烧,而有些物质不能燃烧?为什么蜡受热易熔化,而铁则需要很高温度才可熔化?
各种物质在变化中表现出各自所具有的性质
新课学习
物质性质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变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
可燃性、氧化性、酸碱性、热不稳定性、毒性等
新课学习
思考:物理性质都需要物理变化体现吗?
铁丝弯曲
铁丝能弯曲
纸张燃烧
纸张可以燃烧
小结:通常用能、易、会、可以等词来描述性质
判断下列说法属于变化还是性质?
新课学习
1.判断下列性质,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用序号回答)
(1)是银白色的固体
(2)有可燃性,在空气中点燃,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叫氧化镁的白色固体
(3)密度为 1.7g/cm3 (4)熔点为 648.8 ℃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2
1、3、4
学以致用
新课学习
光合作用视频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太阳能→化学能
化学能 光能
热能
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新课学习
太阳能 → 电能
太阳能电池充电
新课学习
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蓄电池充电
蓄电池放电
充电: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放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新课学习
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1.下列诗句描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只要功夫深,铁杆磨成针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
学以致用
2.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木炭在空气中能燃烧
B.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D.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A
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光合作用 B.海水晒盐
C.风力发电 D.冰川融化
A
学以致用
4.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酒精易燃烧,常用作酒精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上述文字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 ;酒精的化学性质是 。酒精的物理变化 ;酒精的化学变化 。
学以致用
无色、特殊气味、液体、易挥发
易燃烧
汽化
燃烧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第二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
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1、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2、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3、化学变化中伴随现象及能量变化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