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8课《辛亥革命》课件(44张ppt)+动画素材共2份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8课《辛亥革命》课件(44张ppt)+动画素材共2份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0-28 13:27:52

文档简介

课件44张PPT。第8课 辛亥革命 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2.武昌起义1.孙中山创建革命党孙中山故居
广东中山市翠亨村年轻时的孙中山(17岁)
1866~1925兴中会成立宣言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兴中会首批会员宣誓地点同盟会的成立
(1)时间、地点、成员 :
1905年、日本东京、华侨。???
(2)纲领、革命目标、性质:
①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②革命目标: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③性质: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905年8月20日,在孙中山的推动下,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代表约一百人,在日本东京召开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会议通过了《中国同盟会章程》,推举孙中山为总理,宣布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同盟会政治纲领,决定创办机关刊物《民报》。
  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把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进到新阶段。孙中山手书同盟会纲领机关报《民报》在东京正式出版《民报·发刊词》三民主义民权——建立民国民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生——平均地权  孙中山在《民报》第一号发刊词里,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述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2.武昌起义 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和他的战友们在许多地方发动多次武装起义,但都失败了。广州黄花岗起义秋瑾领导绍兴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晚,由于起义计划泄露,武昌城内新军第八镇工程营的革命党人提前起义。在熊秉坤等率领下,他们冲出营房,奔向楚望台军械库,在守库士兵的配合下,迅速占领了楚望台军械库。震惊中外的武昌起义爆发了。   武昌起义拉开了整个辛亥革命的序幕。武昌起义门黎元洪  欲收新军全体来归之效,非借黎元洪资望不可……借黎元洪之名以号召天下,一则使各省可表同情,二则使外人不敢轻视。
——武昌起义总指挥吴兆麟  黎元洪(1864~1928),湖北黄陂人。曾在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学习,毕业后在海军服役;甲午战后,帮助张之洞教练新军。武昌起义当晚,他想制止革命,并杀害了起义士兵和革命党派来的联络员。由于革命党人错误地自认为“资望”不够,以枪逼迫黎元洪出任湖北军政府的都督。孙中山在香港  武昌起义时,孙中山在欧洲。1911年12月25日,孙中山从欧洲回到上海。孙中山在美国筹款途中得悉武昌起义胜利的消息,即赴英法进行外交活动。11月自欧洲返国。12月20日船抵港。此为孙中山途经香港时,与廖仲恺(前排右起第二人)等在轮船上合影。十七省代表会议的会议代表合影  1911年12月29日,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西、陕西、福建、云南、四川及直隶、奉天、河南、山东等十七省代表在南京举行会议,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赴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沿途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呼。晚上,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月3日,在孙中山的主持下,南京临时政府正式成立。孙中山题词孙中山就职时发布的宣言书 中华民国以南京为首都,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年,1912年为民国元年。 临时参议院举行成立大会爱新觉罗·溥仪
1906~1967
宣统帝
清朝末代皇帝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退位。
  按照南北议和条件,孙中山于13日辞职。
  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防止其独裁,孙中山在辞职咨文中提出了定都南京、新总统到南京就职和遵守《临时约法》等三项条件,要袁世凯遵守。
  孙中山向参议院提出附有三项条件的辞职咨文。这是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所作的最大努力。《京师公报》印发的号外  1912年2月13日,《京师公报》印发的刊登清帝宣布退位,以及优待皇室各条件的号外。溥仪宣布退位诏书(原件存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华民国成立以后,清宣统帝溥仪于1912年2月宣布“退位”。从此,二千年的中国封建专制政体宣告结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孙中山辞职咨文孙中山任命蔡元培(前左五)为专使前往北京迎接袁世凯  1912年2月18日,孙中山根据辞职咨文所附条件,派专使赴北京迎袁世凯到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但是,袁世凯暗中指使他的亲信部队在北京举行“兵变”。顿时,北方形势紧张,参议院只得让步,同意袁世凯在北京就职。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与北洋将领合影北京故宫  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辛亥革命的性质与历史意义1.性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2.功绩:它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并颁布了《临时约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3.局限性: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辛亥革命中国同盟会时间:1905年8月
地点:日本东京
纲领:驱除 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性质: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这是成功的一面。但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了,袁世凯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1.(徐州中考)2010年5月23日上午,孙中山铜像
回迁揭幕仪式在南京市新街口广场隆重举行。孙中山先
生受世人敬仰,其丰功伟绩有( )
①建立中国同盟会 ②提出三民主义
③亲自发动武昌起义 ④成立中华民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B2.(东莞学业考试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
国谋幸福,因为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
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
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先生把“社会革命”概括
为(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本主义C3.(泰州中考)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
毕后阅读报纸,见志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党所据,
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
可知也。”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 )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西安事变
D.渡江战役A4.(淮安中考)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
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主要是因为( )
A.辛亥革命使中国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B.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
念深入人心
C.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真正的民主、自由
D.辛亥革命使三民主义的理想在中国实现B5.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1)同意(2)因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这是成功的一面。但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了,袁世凯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这是失败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