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第14课 难忘九一八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九一八事变1.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
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2.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
决的历史作用。1.九一八事变
2.西安事变 1931年8月22日,蒋介石在南昌讲话时说:“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1929年经济危机对日本的影响:对经济有重大影响的对外贸易,出口下降76.5%,进口下降71.7%。工业总产值下降32.9%。1931年,失业人数近300万。 “攘外必先安内”1.九一八事变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日本帝国主义为什么会制造九一八事变?国际因素:为摆脱经济危机
国内因素:蒋介石剿共给日本可乘之机最终目的:把中国变成日本的殖民地日军占领沈阳逃难的东北民众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是如何应对的? 后果怎样??实行不抵抗政策1931.9.191931.91932.2沈阳长春哈尔滨东三省沦陷1932.11931.11齐齐哈尔锦州东北抗日队伍抗击日军赵一曼日军残忍的解剖杨靖宇的尸体,看到腹部全是未消化的草根与棉絮华北危急!2.西安事变 1935年,日本侵略势力进一步向关内扩张,华北危急,全国抗日救亡运动进一步高涨。(1)中共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蒋介石仍然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 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中共提出什么主张?蒋介石执行什么政策?1936年12月12日西安张学良、杨虎城逼迫蒋介石抗日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他们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爆发后的复杂形势
日本:企图挑拨亲日派扩大内战,以便扩大侵略中国。
美英:担心亲日派乘机掌权,日本扩大侵华,排挤美英 的在华势力,支持和平解决。
南京国民政府:掌握实权的亲日派何应钦主张“讨伐”张学良,企图置蒋介石于死地,取而代之。 亲美英派宋美龄等竭力主张和平解决。 假如你是共产党的领导人,张学良、杨虎城把蒋介石扣押起来后,你准备怎么样处理蒋介石? 蒋介石 “兵谏”亭议一议: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说说这是为什么?? 西安事变后,西安局势极为动荡。处死蒋介石,中国就有可能陷入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的局面。而内战一起,必使日本有机可乘,从而利于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不计宿怨,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的主张,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方向转变转变。西安事变的解决1.和平解决:
(1)周恩来等中共代表调停
(2)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
共同抗日”的条件,被释放。
2.中共为什么要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
3.意义:
(1)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1.右图漫画《东北军脚上的镣铐》反映的历史事件发
生于( )
A.1927年
B.1931年
C.1936年
D.1937年
B2.(吉林学业考试)1936年12月13日,《西北
文化日报》报导了一则消息:“争取中华民族生存,
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其反映的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西安事变
C.重庆谈判 D.渡江战役B3.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西安事变的讨论。其中,哪位
同学的表述与史实不符 ( )
A.小华: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中共停止内战的主张
B.小李:张学良、杨虎城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C.小林: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
D.小王:张学良、杨虎城通电全国,要求处决蒋介石D4.如果你来编写《西安事变》课本剧,代表中共出现在
西安谈判桌上的应该是……( )A.周恩来? B.杨虎城???
C.张学良??? D.毛泽东A5.(无锡中考)右图是沈阳九一八博物馆最引人注
目的“残历碑”。巨大石雕台历上密布着千疮百孔的弹
痕,隐约可见无数个骷髅,象征着千万个不泯的冤魂的呐
喊和呼号。右面的一页铭刻着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最悲痛
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左面的一页镌刻着“九一八”
事迹的史实。“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
( )
A.局部抗战阶段
B.全面抗战阶段
C.局部反攻阶段
D.大反攻阶段A6.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对于国民亦一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而东北军民和中国共产党则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打击了日本侵略者。请回答:(1)根据材料指出当时国民党政府处理九一八事变的政策,并分析由此导致了什么后果?答:政策:不抵抗政策。 后果:①东北三省沦陷。②助长了日本侵略者侵华的嚣张气焰。(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部分东北军民和中国共产党采取的“积极的应对措施”各有什么表现?答:表现:部分东北军民组织抗日义勇军。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3)国共两党采取不同的对策说明了什么本质问题?答:本质:国共两党代表的根本利益不同或国共两党性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