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10-28 20:14: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 数学广角——数与形 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7~11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形等活动,找出简单图形的数学规律。
2、经历探索简单图形排列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够找简单图形的数学规律。
教学设计:
1、感知数学图形。





(1)师:同学们,观察一下上面的图和右边的算式有什么关系?并把算式补充完整。
(2)请学生回答并补充算式。



(3)利用规律,继续写算式。


·····
(4)教师小结:算式左边的加数是每个正方形图左下角的小正方形和其他“”形图中所包含的小正方形个数之和,正好等于每个正方形图中每列小正方形个数的平方。
2、杨辉三角。
(1)介绍杨辉三角。
师:“杨辉三角”出现在杨辉编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且我国北宋数学家贾宪(约公元11世纪)已经用过它,这表明我国发现这个表不晚于11世纪。在欧洲,这个表被认为是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帕斯卡首先发现的,他们把这个表叫做帕斯卡三角。杨辉三角的发现要比欧洲早500年左右。
(2)杨辉三角基本性质。
1.三角形的两条斜边上都是数字1,而其余的数都等于它肩上的两个数字相加;
2.杨辉三角具有对称性(对称美),与首末两端“等距离 ”的两个数相等;
3.每一行的第二个数就是这行的行数;
4.所有行的第二个数构成等差数列;
5.第n行包含n+1个数。
3、课堂练习。
(1)尝试计算: ······
(2)画图计算,找出其中规律。
4、课堂总结。
(1)有些计算问题或者杂题通过画图,解决起来更直观。图形与数学之间能相互转化,能使计算更直观,更简单。
(2)可以画个图来帮助思考用一个圆或者一条线段表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