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第四课 乘法结合律(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第四课 乘法结合律(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10-28 16:47:17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乘法结合律》练习
一、填空题。
1、125×( ×7)=a×( × )
2、45×5×4=45×( × )
3、400× ×8=400×(15× )
4、(a× )×b= ×(50× )
5、如果用a,b和c分别表示三个因数,那么乘法结合律可以表示为 。
二、判断题。
1、56×15×4=56×(15×4)只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 )
2、25×15×44=15×(25×44)只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 )
3、8×3×125×25=(8×125)×(3×25)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 )
4、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可以使一些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 )
三、简算。
32×25
36×9×25
25×125×16
25×9×4×3
四、解答题
1.学校举行体操表演,一共有6个方阵参加,每个方阵有16行,每行都有25 名同学,一共有多少名同学?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佳慧超市进了72箱鸡蛋,每箱25千克,每千克鸡蛋9元,这些鸡蛋一共可卖多少钱?
3、5×16×25×125×32=
4、1×2×4×5×6×20×25×50×100=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125×( a ×7)=a×( 125 × 7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掌握情况。等号左边出现了两个数:125和71,等号右边出现了一个数a,这三个数都是因数,等号的左右两边的这三个因数不变,只不过改变了运算顺序,因此,等号左边应该填因数a,等号右边的小括号中填因数125和7.
2、45×5×4=45×( 5 × 4 )
解析:本题运用了乘法结合律,根据乘法结合律的意义,可以把后两个因数5和4先相乘,再和第一个数45相乘。因此括号中应该填5和4.2·1·c·n·j·y
3、400× ×8=400×(15×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乘法结合律的掌握情况,等号左边有两个因数400和8,等号右边有两个因数400和15,因此等号左边的另一个因数就应该是15,等号右边的另一个因数应该是8
4、(a× )×b= ×(50×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乘法结合律的掌握情况,出现的因数是字母。三个因数分别是a、b、50,左边缺少因数50,右边缺少因数a、b,依次填空即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5、(a×b)×c=a×(b×c)
解析:本题是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21·世纪*教育网
二、判断题。
1、√
解析:56×15×4=56×(15×4)这道题中三个因数的位置都没有变化,只是运算顺序变了,所以只是运用了乘法结合律。www-2-1-cnjy-com
2、×
解析:25×15×44=15×(25×44)这道题中不但数的运算顺序发生了变化,而且因数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第一个因数25和第二个因数15交换了位置,所以本题是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两个运算定律。21教育网
3、√
解析:8×3×125×25=(8×125)×(3×25)这道题中的因数3和125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运算顺序也发生了变化,所以是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两个运算定律。
4、√
解析: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应用可以使一些乘法计算起来比较简便,因为运用这两个运算定律可以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再和其他数相乘就比较简便了。21·cn·jy·com
三、简算。
1.32×25
=8×4×25
=8×(4×25)
=8×100
=800
解析:本题是考查学生对乘法结合律的应用的掌握情况。32可以写成8和4的积,而4和25先相乘所得的积正好是100,再乘以8就可以使计算简便。2-1-c-n-j-y
2.36×9×25
=(4×9)×9×25
=(4×25)×(9×9)
=100×81
=8100
解析:本题是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结合运用,把36写成4和9的积,4和25相乘,这里也要把9和9相乘,这样使计算更加简便。www.21-cn-jy.com
3.25×125×16
=25×125×(2×8)
=(25×2)×(125×8)
=50×1000
=50000
解析:本题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把16写成2和8的积,8和125相乘的积是1000,25和2相乘的积是50,1000×50计算简便。这道题也可以把16写成4×4的积,25和4相乘,125和另一个4相乘,100×500=50000.21cnjy.com
4.25×9×4×3
=(25×4)×(9×3)
=100×27
=2700
解析:本题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把25和4相乘,9和3相乘,可以使计算非常简便。
四、解答题
1、解: 6×16×25
=6×4×4×25
=(6×4)×(4×25)
=24×100
=2400(人)
解析: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先算6×4和4×25可以使计算简便。
2、解:72×25×9
=(4×18)×25×9
=(4×25)×(18×9)
=100×162
=16200(元)
3、解:5×16×25×125×32=
=5×(2×8)×25×125×(4×8)
=(5×2)×(8×125)×(4×25)×8
=10×1000×100×8
=8000000
解析:先观察本题的特点,这道题里的因数比较多,其中5、25、125都是比较有特点的数,5和2相乘的积是10,25和4相乘的积是100,125和8相乘的积是1000,剩下的两个因数16和32的因数中正好包含2、4、8,所以16写成2和8的积,32写成4和8的积,计算起来就非常简单了。
4、1×2×4×5×6×20×25×50×100
=(1×100)×(2×50)×(4×25)×(5×20)×6
=100×100×100×100×6
=600000000
解析:本题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把乘积等于100的两个因数先相乘,,这样可以得到4个是100的积,再把这四个100和单独的因数6相乘就可以得出结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乘法结合律》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结合律,初步体验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乘法结合律公式的推导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及科学的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能力以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结合教学中具体的教学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结合律,初步体验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
乘法结合律的推导过程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讨论法、比较、归纳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图激趣、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这里有一个大长方体,你能帮老师算出它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吗?你能用几种方法计算?(出示课件第二张)2·1·c·n·j·y
指名回答。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每一步表示的是什么?
方法1:(2×4)×3=8×3=24(个)2×4表示的是最下面一层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一共有3层,再乘以3就是正方体的总个数。www-2-1-cnjy-com
你还有其他的做法吗?
方法2:2×(4×3)=2×12=24(个)。4×3表示的是前面一排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一共有2排,再乘以2就是正方体的总个数。2-1-c-n-j-y
师:这两种做法结果是相同的,可以用等号连接这两个算式。
也可能会有学生提出其他的做法,如:(2×3)×4=6×4=24个,老师对学生的解法给予适当评价,予以表扬。【来源:21cnj*y.co*m】
2.师:是不是其他的算式也可以这样表示呢?我们再来看一道题。(出示课件第3张)
王老师买了7套数学丛书,每套4本,每本25元。王老师一共花了多少元?
小组讨论,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你能用多种方法解答吗?每个学生都要发言,重点说说计算过程,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21*cnjy*com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结果,教师根据小组汇报给予适当评价。
方法1: (7×4)×25
=28×25
=700(元)
方法2:7×(4×25)
=7×100
=700(元)
3.师:观察这两个等式,你发现了什么?(课件第4张)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这两个算式有什么规律,每个学生都要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讨论结果。
老师对各小组的汇报给予适当评价。
小结:三个数相乘,先算前两个数的积,或者先算后两个数的积,得数相同。
你还能照样子再写出这样的几组乘法算式吗?(课件第5张)
指名说。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乘法的另一个运算定律——乘法结合律。(板书:乘法结合律)
(二)探究新知
1. 是不是所有的乘法算式都符合这个规律呢?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下。
(出示课件第六张)师:仔细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一共有两箱加多宝,每箱24瓶,每瓶6元,所求的问题是一共要用多少元钱。
怎样求一共要花多少钱?你能想出几种方法?这几种方法之间有什么联系?
2.学生小组交流,说说计算过程,然后汇报:
3. 小组汇报交流结果,教师评价总结。
生1:要想求一共花多少元钱,可以先求出两箱加多宝一共有多少瓶,用2×24=48瓶。因为每瓶的价钱是6元,用48×6就是这两箱加多宝一共要花的钱数。列综合算式就是(2×24)×6=48×6=288元。www.21-cn-jy.com
生2:也可以先求一箱加多宝一共是多少钱,用24×6=144元,因为一共是两箱,再用144×2就是两箱加多宝的总价钱。列综合算式就是2×(24×6)=2×144=288元。【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也可能会有学生提出其他的做法,如:(2×6)×24=12×24=288元
教师对能学生提出的多种解法给予适当评价,对学生积极思考的精神给予表扬。
4.选取前两种解法,你发现了什么?
生:(2×24)×6=2×(24×6)
5.出示课件第8张。
你能找出上面各算式的规律吗?如果用字母a、b、c代表三个数,你能表示出这个规律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用字母表示这个规律,并试着用文字叙述这个规律,每个学生都要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讨论结果。
老师对各小组的汇报要给予适当评价。
7.小结: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是(a×b)×c=a×(b×c)
8.师: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可以使一些乘法计算比较简便。我们来试着做一做吧!
出示课件第9张。
计算125×9×8
先观察算式有什么特点,再看可以用哪个运算定律进行计算。
小组讨论,每个人都要发言。教师巡视。
小组汇报,教师给予适当评价。
你用了哪个运算定律?为什么计算简便了?
生: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因为125×8的结果正好是1000,这样计算起来就非常简便了。
小结:在做乘法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看哪几个数相乘能凑成整十整百的数,就把哪几个数先相乘,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21cnjy.com
(三)牛刀小试
谈话:同学们,你们学得怎么样了?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吧!有没有信心呢?
看算式填空。(课件第10张)
125×6×32=125×( × )
25×125×4×8 =(25× )×(125×+ )
×32×15=32×( ×18)
a× ×14=29×( × )
这道题要仔细观察等号的左右都有哪些数,左右的数是相同的,只不过位置和运算顺序发生了改变。
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25×7×4×3
=(25×4)×(7×3)
=100×21
=2100
25×125×32
=25×125×(4×8)
=(25×4)×(125×8)
=100×1000
=100000
第2小题中把32写成4×8,25和4乘,积是100.125和8乘,积是1000.这样计算就非常简便了。
(四)拓展提高。
学校图书馆有8个书架,每个书架都有7层,每层可放125本书,这些书架一共可放多少本书?
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吗?哪种方法更简便?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师重点讲解。
(五)课堂总结
师: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交流:
1.乘法结合律的意义: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21教育网
2. 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是(a×b)×c=a×(b×c)
3.乘法结合律的应用。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可以使一些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六)板书设计
乘法结合律
(2×4)×3=2×(4×3)
(7×4)×25=7×(4×25)
(2×24)×6=2×(24×6)
(a×b)×c=a×(b×c)
【教学反思】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依据教材给的例子,通过观察,发现规律,再进行模仿练习,课堂沉闷乏味,而本节课我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 21·cn·jy·com
本节设计中,在新课引入阶段,创设了生活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通过两组算式,让学生算一算,仔细观察,说出自己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先自主探究,再小组合作讨论,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体会学习的方式的多样化,在老师的引导下将学生的发现规律加以整理归纳得出: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引出乘法结合律。最后练习在运用和巩固已学乘法运算定律的基础上,深化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的广阔空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探求精神。最后归纳小结本课所学知识,便于知识的主动建构。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18张PPT)
乘法结合律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四课
激趣导入
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2×4)×3
=8×3
=24(个)
2×(4×3)
=2×12
=24(个)
(2×4)×3=2×(4×3)
激趣导入
王老师买了7套数学丛书,每套4本,每本25元。王老师一共花了多少元?
(7×4)×25
=28×25
=700(元)
7×(4×25)
=7×100
=700(元)
(7×4)×25=7×(4×25)
激趣导入
你发现了什么?
三个数相乘,先算前两个数的积,或者先算后两个数的积,得数相同。
(2×4)×3=2×(4×3)
(7×4)×25=7×(4×25)
激趣导入
你能照样子再写几组吗?
……
(6×12)×5=6×(12×5)
(34×8)×125=34×(8×125)
(53×11)×16=53×(11×16)
探究新知
一共要多少元?
每箱24瓶
每箱24瓶
每瓶6元
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吗?
探究新知
(2×24)×6
=48×6
=288(元)
答:一共要288元。
 
方 法 一
 
方 法 二
(2×24)×6=2×(24×6)
你发现了什么?
2×(24×6)
=2×144
=288(元)
探究新知
你能找出上面各算式的规律吗?如果用字母a、b、c代表三个数,你能表示出这个规律吗?
(a×b)×c=a×(b×c)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探究新知
 
方 法 一
 
方 法 二
125×9×8
=(125×8)×9
=1000×9
=9000
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计算:125×9×8
125×9×8
=9×(125×8)=9×1000
=9000
牛刀小试
1.看算式填空。
(1)125×6×32=125×( × )
(2)25×125×4×8
=(25× )×(125× )
(3) ×32×15=32×( ×18)
(4)a× ×14=29×( × )
6
32
4
8
18
15
29
a
14
牛刀小试
2.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25×7×4×3
=(25×4)×(7×3)
=100×21
=2100
25×125×32
=25×125×(4×8)
=(25×4)×(125×8)
=100×1000
=100000
应用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拓展提高
学校图书馆有8个书架,每个书架都有7层,每层可放125本书,这些书架一共可放多少本书?
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吗?哪种方法更简便?
拓展提高
答:一共有7000本书。
先求8个书架的一层一共有多少本书,再求8个书架的7层一共有多少本书。
先求8个书架共有几层,再求一共有多少本书。
答案揭晓
(8×7)×125
=56×125
=7000(本)
答:一共有7000本书。
(8×125)×7
=1000×7
=7000(本)
第二种方法比较简便。
拓展提高
答:一共有7000本书。
这种方法我还可以这样计算:
先求一个书架共有多少本书,再求一共有多少本书。
答案揭晓
8×(7×125)
=8×875
=7000(本)
答:一共有7000本书。
8×(7×125)
=8×(125×7)
=(8×125)×7
=1000×7
=7000(本)
第二种方法计算比较简便。
课堂总结
1.乘法结合律的意义。
2. 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
3.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作业布置
完成教材55页2、3、4题。
板书设计
乘法结合律
(a×b)×c=a×(b×c)
(2×4)×3=2×(4×3)
(7×4)×25=7×(4×25)
(2×24)×6=2×(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