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头娃娃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大头娃娃》,感受歌曲欢快情绪。
2、初步学会歌曲中的顿音,唱得短促、轻快。能用连贯、跳跃两种旋律表现大头娃娃的笑声;为歌曲设计不同的力度。用动作和歌声表现大头娃娃滑稽可爱的神态;能用竖笛进行简单的演奏。
3、培养学生音乐感知力,增进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
2学情分析
这个阶段是非常重要的,经过一年的音乐学习,学生对学习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有自己的见解。这时对今后学习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必须要抓住这个阶段的学习,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个学期的学习中,我要巩固学生上学期学习的知识,并做好本学期的学习,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感情。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大头娃娃》。
教学难点:能够分辨歌曲的相同、相似乐句,并设计不同的力度演唱。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组织教学。
(1)师生互相问好
(2)让学生边听着《郊游》的音乐,在自己的位置前跟老师做热身运动
让学生坐下跟琴做一组发声练习
2.出示图片:
这个娃娃头很大圆圆的脑袋向光溜溜的瓜,外边圆圆里边空,人人都叫他啥 大头娃娃
3教师简介大头娃娃:
大头娃娃是指一些地方过元宵节的时候一些舞蹈演员头上戴着大大的类似头盔的东西
活动2【讲授】学唱歌谱
(1)
1、聆听歌曲
我们一起聆听歌曲,体会情绪,感受节奏。小朋友们歌曲好听吗 (生:聆听)。
2、学习歌谱
师:请同学们身体坐直,手指着书上的谱子一起来跟琴声轻声哼唱歌谱
(2)引导学生发现第一、第二乐句的相同与不同。俩个乐句基本相同,只有结尾两个音不同。
(3)跟教师模唱歌曲前两个乐句,注意附点八分音符节奏的演唱。(可通过没有附点与有附点的对比,帮助学生唱准附点八分音符;还可以用稍强的力度演唱“5”也对学生唱准附点八分音符有所帮助)。
(4)用视唱法学唱第三乐句。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曲谱,首先确定节奏的读法,提示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然后再唱旋律,最后再知道顿音的唱法。其中“6—4—6”大三度音程不容易唱准,教师要注意及时纠正。
顿音,倒黑三角小又小,唱的轻巧有跳跃(唱得短促、轻快。能用连贯、跳跃两种旋律表现大头娃娃的笑声);
(5)引导学生观察第四乐句与哪一乐句相同,然后请学生自己演唱第四乐句。完整演唱曲谱。
2.用“la”哼唱。
师:真是美妙的歌曲,让我们一起用“LA”音来模唱旋律,口腔空空的、声音立起来,一起唱“LA”
生:唱“LA”
师:范唱两小节
生:练习
活动3【讲授】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师:不错,同学们唱得很好,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生:一起有节奏的朗读歌词1次(师有起伏的划拍,如遇不对的停下来纠正一次,接着往后走,一共最多两遍朗读歌词)
生:练习第2次,师强调朗读的调子,嘴张开,调高一点,声音立起来。不要像80岁的老爷爷(并模仿低沉的嘴张不开的声音)生:高兴的笑并练习。
3.学唱歌词
(1)演唱歌词前,教师先引导学生分辨歌曲的四个乐句,知道在每个乐句结束处换气。
(2)第三乐句时要能唱出“连”与“顿”的对比。
活动4【讲授】完整演唱
师:小朋友们,我们把歌词宝宝请到歌中来。完整演唱歌曲。
现在让我们轻声的唱歌词,背挺直了口腔空空的声音立起来、轻巧一点。
生:轻声唱歌词
师:(纠正发现的问题)现在大家用响亮、美妙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注意不要喊唱
生:歌唱
活动5【讲授】艺术处理
师:学了大头娃娃这首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啊
生:我的心情会很高兴。
师:那我们就用轻巧地、活泼地声音来演唱,还要注意脸上要笑眯眯的。赶紧把我们的小胸膛挺起来,把歌曲再来唱一唱。(强调声音的轻巧)
活动6【活动】做歌词接龙游戏
(1)
为了让学生便于记住歌词,让学生做歌词接龙的游戏,先是老师和学生接龙,然后学生分组接龙,直至学生掌握记熟歌词。
活动7【活动】全班表演
我们的教室就是美丽的舞台,请同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现这首歌曲,请你来试一试,开始讨论。
师:巡视指导
师、生一起表演,放伴奏音乐。
(5)边唱歌曲边用动作表示四个乐句。可提示因为第二、第四乐句完全相同,所以表现的动作也应该一样。
4.表现歌曲(1)教师请几位学生戴上大头娃娃面具到台上随歌曲表演,其他同学演唱歌曲。学生相互对演唱、表现做出评价。
(2)最后教师统一动作边唱歌曲边表演。注意要以演唱为主,不能因为动作忽略了声音大额美感
师:同学们,学习完这首《大头娃娃》,你们开心吗
师:老师相信你们每天也和大头娃娃一样开心。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的,伙伴们,我们下一次音乐课再见吧!再见!(招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