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师 教学设计 (1)

文档属性

名称 理发师 教学设计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10-29 10:1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理发师 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理发师》是一首热情、欢快而又不乏幽默的澳大利亚民歌。歌曲生动的表现了理发师在理发时愉快劳动的情景,把理发师为他人服务时愉快的心情表现得栩栩如生。采用C大调2/4拍单乐段结构。单乐段结构,旋律采用上行级进,乐句模进,八度大跳,同音反复等发展手法,并将三次模拟理发师理发的时发出的声音“咔嚓”、“沙沙”声,生动地描绘了理发师认真、快速、愉快地忙碌着的形象,反映了劳动时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2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一)认知与技能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感受和体验歌曲欢快、充满活力的情绪,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热情。
2.知识目标:通过聆听和演唱《理发师》能够准确模仿理发时咔嚓、沙沙的声音。
3.技能目标:通过听音乐、朗读歌词、学唱歌曲、为歌曲创编动作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反复聆听与演唱中学会《理发师》这首歌曲,使学生能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能用赞美的感情,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理发师》;培养学生大胆表现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在表演中体会乐趣。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利用情境、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理发师发师在理发时愉快劳动的情景。
2.通过听故事、接龙唱歌等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新颖有趣的学习氛围中熟悉歌曲,启发学生有表情地演唱《理发师》。
3.课堂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便于学生更直观地学习。
4.通过让学生分组创编动作,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力,提高与同学合作与沟通的技能,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感受和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让孩子们在音乐中,在歌唱里来感受、体验和表达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2.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丰富情感体验。
3.能够注意到学生唱歌时正确的发音的,以及良好的站势、坐姿,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
3学习者特征分析
1.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同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可能性的问题,不大容易理解,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本课通过直观与模仿、游戏与创编等多种音乐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建立与同学进行音乐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提高他们对音乐表现、音乐创作的技能。
2.在学习活动中,学生能够在教师引导下,总结出有个性的学习方法,有较强的自学能力。
3.学生有较好的合作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4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一)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采用聆听、体验、探究、表演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充满了童真、童趣,充满了多彩而神奇的想像。导入部分我用老爷爷是做什么的呢?让学生带着饶有兴趣地听老你爷爷带来的故事让学生感受老爷爷的职业引入歌曲,营造一种充满神秘的理解的氛围。引发孩子们积极的想像力,这也是一种愉快的教学,一种有效的教学。通过这样导课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且热情高涨,我抓住有利时机进一步展开教学。
2.在互动、对话中生成。我在这堂二年级的音乐课中,主动适应低年级孩子的学习特点。在教学交往过程中,我将始终使用儿童化的教学语言进行互动和对话,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年龄及心理距离,学生产生自然的亲近感,不知不觉地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3. 合理地运用了愉快教学法。我将这节课的知识点的学习转化为主体化的身势律动,及富有童趣的竞争性游戏使学生在积极的兴趣中愉快地学习,同时将歌曲的能力、情感、目标,融入丰富的联想、歌舞、创新活动中,使整节课气氛活跃、轻松。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展现出一种愉快的学习心态。
(二)设计理念:
在教学设计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音乐为主线,从二年级小朋友熟悉和喜欢的事物入手,以他们的兴趣爱好为动力,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通过听、看、唱、舞等直观手段和身体体验,给学生营造一个丰富、直观、生动的教学氛围,让他们体验、感受音乐美,感受音乐的节拍。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始终把“突出审美,深化歌曲主题,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引导学生感知——体验——联想——认知——表演” 贯穿在教学的始终,力求在教学中体现崭新的教育教学思想,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在教学过程中,先入为主,抓住歌曲的重点节奏,结合理发、喷雾的声音,采用师生问答的形式,让学生在不经意间掌握了歌曲的象声词部分。通过师生互动问答,在老师的主导、引导下,实现了特定的教学目标,实现学生的发展,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重点。力求在每个环节中突出音乐课的趣味性,生动性,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轻松地学习音乐,接受音乐,表现音乐。
5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1.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2.资源准备:电钢琴、教师所用的PPT课件、老爷爷木偶。
6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
(一)律动歌曲《劳动最光荣》。
【设计意图】学生按节奏跟音乐表演律动,活跃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
(二)进行发声练习
师:请小朋友把胸挺起来,小手叉腰,嘴角翘起来用好听的声音把小青蛙“呱呱呱”的声音唱一唱。(同学们同时用啦进行练习)
师:做得不错,音色很美,节拍也很准。
(三)故事激趣导入。
1.教师出示手偶。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个小客人,他是谁呀?老爷爷有一双灵巧的手,他能把我们每一个人都变得更漂亮,他是做什么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老爷爷带来的故事吧!
2.师结合课件讲故事并提问
(1)老爷爷是做什么的?
(2)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将故事中理发店的各种情节讲述出来。
(3)故事里有什么有趣的声音?
3.节奏训练
X X|X X|咔嚓|咔嚓|
X X|X X|沙 沙| 沙 沙|
X -|- 0|沙 -|-0|
【设计意图】倾听与歌曲相关的故事,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带入歌曲的情境中,使学生在故事中体验理发店的场景、活动,提前熟悉歌曲的象声词,为下面的歌曲教学做准备。
(四)新歌教学。
1.欣赏歌曲《理发师》。
师:林老师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名字就叫《理发师》(教师板书)认真听。
提问:这首曲子听起来有什么感觉?它是几拍子的?两拍子怎么拍?(请同学一起和老师拍一下)
2.结合课件的歌谱拍节奏
师:请小朋友用小手把他唱出来。
3.运用不同的形式学唱歌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歌曲。
(1)学生用听唱法学习歌曲。(唱两遍)
师:现在老师唱一句,同学们跟老师学唱一句。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唱一唱?
(2)接龙游戏演唱歌曲。
第一遍学生唱“咔嚓”和“沙沙”部分,其余歌词部分由老师演唱。
第二遍老师唱“咔嚓”和“沙沙”部分,其余歌词部分由学生演唱。
(3)请个别学生演唱,并请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知道如何更好地演唱这首歌曲。
(4)学生有感情地齐唱
师:原来劳动是件快乐的事情,那你们觉得理发店里的老爷爷快不快乐?我们应用什么样的心情去唱呢?(高兴、欢快地)。
师:让我们带着欢快地心情把整首歌曲完整地演唱一遍。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重点,集情感体验、知识认知、能力培养于一体。当学生有了较为深刻的情感体验时,再进行认知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创编动作
师:我们不仅能用小手用好听的声音来唱歌,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现?你们想用什么动作为来表现这首歌曲?
1.请学生分组讨论进行动作的创编,对学生编的动作做出评价,并用简笔画在黑板上画出来。
2.教师利用图谱完整地表演
师:林老师把你们的编的动作编成一个完整的舞蹈,你们来唱歌,我来跳舞,比一比是你们唱得好还是我跳得好。
3.请学生通过不同形式表演
(1)全体和教师一起表演。
(2)请个别同学到前面来表演。
(3)全体同学一起表表演,教师拿手机为同学们照相,鼓励同学大胆地有表情地表演。
师:今天同学们表现的都非常地积极主动,表演地也十分精彩!让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
【设计意图】这一片段采用了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注重引导学生大胆地发挥想象力,并能将自己对歌曲的认知、感受用动作表现出来,使之从小养成主动学习、互动、合作、欣赏他人的品质。
(六)拓展延伸
师:劳动是件快乐的事情,你是热爱劳动的好孩子吗?你是怎么做的?
活动2【讲授】教学反思
《理发师》是一首律动、表演特点鲜明的歌曲。我抓住低年级学生思想活动以形象思维为主,行为上表现出好奇、好动,喜欢模仿等特点,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出示老爷爷的木偶激趣,让学生对老爷爷的灵巧的双手感兴趣,带着对“老爷爷是做什么的呢?”的相关问题听故事,通过故事中有趣的声音的模仿,实际上是对歌曲中的象声词的模仿与练习,再通过将故事编成歌曲让学生学习歌曲,并让学生大胆地为歌曲创编动作。教学中采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设计了听故事、感受拍子(象声词)、听歌曲、学唱歌曲、编动作、看图谱表演等系列活动,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保持主动自然愉快的心情。为了培养学生倾听音乐的能力,我在歌曲教学中,将听唱与接唱结合运用,把枯燥的学习成了乐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学生的兴趣浓厚,学习积极主动性很高,激发了他们表现音乐的欲望。课堂中我注重激励性和发展性,不仅注重教师评价也鼓励生生互评,肯定、赞赏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欢乐。对学生在表现过程中的不足不够完美的地方也提出了建议及对能力弱但有进步大胆表现的学生的鼓励。
当然这节课也有不足的地方:虽然是这是低年级的学生,但也可以对歌曲的创作背景及歌曲的曲风进行简单地介绍。在教学活动中多关注能力弱的学生,让他们每一个都加入到愉快的音乐氛围中,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其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反复揣摩,用心体会。只有经过了精心的设计,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对学生才能起到更深刻的影响。相信好的教学过程一定会让学生久久难忘、回味无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