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我学会了吗?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周围有关事例的调查、统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会数学的应用性。
2. 进一步检测能否较熟练运用简单的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进行统计,并能对统计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
3. 在与同伴合作统计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问题
1. 谈话:喜欢读书吗?都读了哪些有益的课外书?想了解其他同学的读书情况吗?
2. 出示“阳光小学二年级一班学生一学期读课外书的情况调查表”。
(1)观察:从调查表中,你了解到什么数学信息?你还想了解哪些数学信息?
(2)讨论:怎样能又快又准确地了解这些数学信息?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成员听一听。
(3)交流汇报。
3. 小结:当调查表中呈现的信息、数据较多时,为了能够一目了然地清楚地看到信息的情况,我们经常采用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来进行统计。
二、自主练习,合作探究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1. 说一说:进行分段统计要注意哪些问题?
引导学生回忆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鼓励学生用语言表述清楚。
2. 想一想:“阳光小学二年级一班学生一学期读课外书的情况”该怎样分段最合理?分几段?怎样分?
选择恰当的分段的标准是进行分段整理数据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想法。
3. 议一议:课本也提供了一种分段的标准,你觉得怎样?
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分段标准与课本的分段标准进行比较,体会标准的多样性、合理性。
4. 做一做:按课本的分段的标准进行统计。
学生独立完成。
5. 评一评:集体订正答案
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出错的原因、整理信息的方法,渗透学习习惯及学习态度的教育。
6. 讲一讲:从你整理的统计图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你平时有没有读课外书的好习惯?读课外书有什么好处?与同学交流一下你读课外书的情况。
三、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1.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 “统计”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以用到,它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提出好的解决方法,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有可以进行统计的内容吗?找出来,做个“小统计员”,写在数学日记中。
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