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2016届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2016届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0-28 23:1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14至17世纪的欧洲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人的发现”是指(  )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法国大革命
2.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最先出现在下列哪一行业?(  )
A.采矿业 B.运输业 C.棉纺织业 D.冶金业
3.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和绝大部分地区都被卷入战争漩涡的事件是(  )
A.英法对德宣战
B.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C.苏德战争爆发
D.德国对欧洲发动大规模进攻
4.当代印度史学家说:“即使在100多年后的今天,印度人民仍在赞颂她.英国侵略者管她叫魔鬼的化身,然而在印度人民的心目中,她是一个永不消逝的巨人.”这里的她是指(  )
A.圣马丁 B.章西女王 C.玻利瓦尔 D.释迦摩尼
5.新政的特点是(  )
A.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C.以工业的调整为中心
D.通过走法西斯道路克服经济危机
6.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以下历史事件(  )
①十月革命②斯大林格勒战役③新经济政策④戈尔巴乔夫改革。
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D.④③②①
7.500多年前,非洲沦为任人宰割的“黑暗大陆”。500年后,“黑暗大陆”初现曙光,殖民统治纷纷瓦解,其最重要的事件是(  )
A.埃及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B.埃塞俄比亚获得独立
C.纳米比亚获得独立 D.阿尔及利亚获得独立
8.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既有激烈的碰撞,又有政治、经济上的合作.下列不属于合作是(  )
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B.建立联合国
C.建立WTO D.冷战对峙
9.印、巴之间的严重对立,是南亚地区持续动荡的主要因素。与这种局面出现关系最密切的国家是(  )
A.法国 B.英国 C.美国 D.苏联
10.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说法错误的是(  )
A.日本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是战败国
B.战争都是由德国挑起的
C.对战后世界格局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D.战争中都使用了新式武器
11.学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后,小明同学整理出以下知识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战争爆发前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对抗集团
②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③战争爆发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
④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是凡尔登战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20世纪50至70年代,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至80年代下半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下列哪一项不是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
A.美国的扶持
B.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C.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
D.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
13.如图“多利”羊的诞生,宣告了(  )

A.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B.基因工程的突破
C.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开端 D.网络技术的突破
14.斯大林曾经说过:“这次行动按其计划的周密、规模的宏大和行动的技巧来说,在战争史上还从来没有过类似的先河.”它“迫使希特勒德国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斯大林所说的“这次行动”是(  )
A.德国进攻苏联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登陆 D.攻克柏林
15.图是一幅漫画《飞不动》.鸽子和橄榄枝象征着中东的和平,然而这只“和平鸽”却“飞不动”了。该漫画所寓含的“影响中东和平进程”的主要因素是(  )

A.大国的干预 B.民族矛盾尖锐
C.宗教矛盾复杂 D.水资源、领土的争夺
 
二、简答题(共25分)
16.材料一:过去的经验已经无可怀疑地证明,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姑息纳粹,任何人都不可能靠抚摸来把老虎驯服成小猫。不能姑息残忍的行为……“德波战争开始时,波兰与德军兵力相差甚大。波兰政府要求英法“采取联合行动来制止战争”。当时法国有110个师,英国派到大陆的有5个师,而德国在西线的兵力仅23个师。但英、法不仅没有动用地面部队发动攻势,连海、空军也按兵不动,致使波兰陷于孤军苦战。”
材料二:“你们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决不投降”
﹣﹣丘吉尔
材料三: “9?11”事件发生后,恐怖主义危害人类、破坏和平的罪行激起了国际社会的公愤和反对。然而,历史并非总是如此。当德、意、日法西斯势力横行肆虐,战火蔓延,成为世界公敌的时候,人们却屡屡坐失良机,终于酿成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烈的灾难。江泽民同志在一次讲话中指出:“痛苦的回忆,胜利的喜悦,深沉的思考,使人们更加清醒。……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老虎”欧洲比喻哪两个国家?
(2)西方大国“抚摸老虎”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是什么?
(3)西方大国“姑息”“抚摸”政策破产的标志是什么?
(4)二战历史如何表明了材料三中江泽民同志总结的这一重要论断?举例说明。请举出反法西斯国家在军事联合的一例。
(5)时光飞逝,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结束60多年,但带给人类的伤痛至今不能平息。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如何才能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至少答出两个方面)
17.在过去的100年里,人类发明了电灯、电话、电报、原子弹、电子计算机、人造卫星。1969年问世、1993年才对公众开放的因特网迅速发展,目前,全球互联网上网用户已达三亿多。计算机网络已经把世界连成了一个“地球村”。
(1)电灯、电报、电话是哪一次科技革命取得的成就?电灯的发明者是谁?
(2)原子能、电子计算机、人造卫星、互联网是哪一次科技革命取得的成就?
(3)高新技术成果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请你结合对社会的观察和自己生活实际,列举2个高科技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例子。
(4)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说明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18.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体系)的三次大变动。请回答: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什么体系?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两极格局分别以哪两个国家为首?
(3)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4)当今世界是怎样的格局?
19.大型电视记录片《大国的崛起》风靡全国,其中的英国和美国的崛起尤其引人注目。英国曾经号称“日不落帝国”和“世界工厂”,而美国被成为当今世界的“超级大国”和“国际警察”,研究英国和美国的崛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请用事实说明美国为什么能在二战后成为世界经济巨无霸?
(2)在美国的历史上出现了三位著名的总统,他们是华盛顿、林肯和罗斯福,请用各自用一句话概括他们在美国历史上的贡献。
 

2015-2016学年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14至17世纪的欧洲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人的发现”是指(  )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法国大革命
【考点】文艺复兴运动.
【分析】此题考查文艺复兴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14到16世纪的西欧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其中人被发现始于文艺复兴,世界被发现始于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文艺复兴的内容与影响.
 
2.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最先出现在下列哪一行业?(  )
A.采矿业 B.运输业 C.棉纺织业 D.冶金业
【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
【解答】18世纪60年代,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手摇纺纱机“珍妮机”.“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许多根棉线,极大的提高了生产率.它的发明是棉纺织业中第一项有深远影响的发明,并引发了棉纺织领域一系列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因而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最先出现在棉纺织业.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的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3.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和绝大部分地区都被卷入战争漩涡的事件是(  )
A.英法对德宣战
B.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C.苏德战争爆发
D.德国对欧洲发动大规模进攻
【考点】太平洋战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日本偷袭珍珠港.
【解答】1941年12月7日,日本机群偷袭美国在太平洋上最大的军事基地珍珠港,重创了美国太平洋舰队,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珍珠港事件”.珍珠港事件的爆发,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珍珠港事件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的序幕,使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和绝大部分地区都被卷入战争漩涡.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二战中的重要战役.
 
4.当代印度史学家说:“即使在100多年后的今天,印度人民仍在赞颂她.英国侵略者管她叫魔鬼的化身,然而在印度人民的心目中,她是一个永不消逝的巨人.”这里的她是指(  )
A.圣马丁 B.章西女王 C.玻利瓦尔 D.释迦摩尼
【考点】印度民族大起义.
【分析】本题考查了印度民族英雄章西女王的相关史实.
【解答】根据题干给出的印度和英国侵略者及女字旁的她可知是这个人物是章西女王.1857年﹣1859年印度爆发了一场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章西女王是起义队伍中的女英雄,她在1858年3月率领起义军与英军作战,最后壮烈牺牲.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印度民族英雄章西女王的相关史实.
 
5.新政的特点是(  )
A.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C.以工业的调整为中心
D.通过走法西斯道路克服经济危机
【考点】罗斯福新政.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罗斯福当选总统,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罗斯福实施新政.罗斯福改变了过去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故选B.
【点评】注意准确识记查罗斯福新政的有关内容.
 
6.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以下历史事件(  )
①十月革命②斯大林格勒战役③新经济政策④戈尔巴乔夫改革。
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D.④③②①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苏俄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格勒战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解答】①十月革命是在1917年;②斯大林格勒战役发生在1942﹣﹣1943年;③新经济政策实行于1921年;④戈尔巴乔夫改革是从1985年开始.①③②④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与苏俄和苏联有关的时间.
 
7.500多年前,非洲沦为任人宰割的“黑暗大陆”。500年后,“黑暗大陆”初现曙光,殖民统治纷纷瓦解,其最重要的事件是(  )
A.埃及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B.埃塞俄比亚获得独立
C.纳米比亚获得独立 D.阿尔及利亚获得独立
【考点】非洲独立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非洲独立运动.
【解答】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的历史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黑暗大陆”初现曙光,殖民统治纷纷瓦解,其最重要的事件是纳米比亚独立.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非洲独立运动的相关知识.
 
8.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既有激烈的碰撞,又有政治、经济上的合作.下列不属于合作是(  )
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B.建立联合国
C.建立WTO D.冷战对峙
【考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措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的合作与碰撞.
【解答】根据已学知识可知,ABC项属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合作,D项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在二战后的对立.
故选D.
【点评】掌握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的合作与对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印、巴之间的严重对立,是南亚地区持续动荡的主要因素。与这种局面出现关系最密切的国家是(  )
A.法国 B.英国 C.美国 D.苏联
【考点】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印巴分治.
【解答】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在1947年,英国被迫承认印度独立,按照宗教信仰把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尼赫鲁成为印度首任总理.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围绕宗教和领土问题纷争不断,造成南亚地区长期的动荡和不安.因而印、巴之间的严重对立,南亚地区持续动荡的主要因素是英国的殖民统治.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奋起.
 
10.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说法错误的是(  )
A.日本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是战败国
B.战争都是由德国挑起的
C.对战后世界格局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D.战争中都使用了新式武器
【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分析】本题考查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内容.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日本在第一次世界中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属于战胜国.二战中日本作为法西斯国家,最后于1945年宣布无条件投降,是战败国.故A是错误的.
故选A.
【点评】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两次世界范围的战争,时间长、危害大,要对战争的参战国家、时间、性质、危害等.
 
11.学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后,小明同学整理出以下知识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战争爆发前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对抗集团
②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③战争爆发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
④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是凡尔登战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分析】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两大军事集团,双方不断扩军备战,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属于直接原因;战争爆发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凡尔登战役是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②是错误的,由此可知A、B、C错误的.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综合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准确记忆历史事件的相关知识是答题的关键.注意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根本原因、经过、结果和性质.
 
12.20世纪50至70年代,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至80年代下半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下列哪一项不是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
A.美国的扶持
B.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C.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
D.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
【考点】战后日本经济的高度发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解答】据所学可知,美国的扶持是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日本政府非常重视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确立了“科技立国”政策,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展起来,日本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有利时机,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B项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是社会主义苏联的特点,不是日本.故选B.
【点评】本题是反向选择,要注意审题.
 
13.如图“多利”羊的诞生,宣告了(  )

A.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B.基因工程的突破
C.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开端 D.网络技术的突破
【考点】生物工程的概念、核心与重大突破.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
【解答】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它以原子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科学技术领域.题干给出的克隆羊多利是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的哺乳动物材料,反映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现代生物技术领域的基因工程的突破.第三次科技革命是的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是一门综合性技术学科,克隆技术是这个领域最为引人注目的成就.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注意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及其三次科技革命中取得的成就.
 
14.斯大林曾经说过:“这次行动按其计划的周密、规模的宏大和行动的技巧来说,在战争史上还从来没有过类似的先河.”它“迫使希特勒德国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斯大林所说的“这次行动”是(  )
A.德国进攻苏联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登陆 D.攻克柏林
【考点】诺曼底登陆.
【分析】本题考查诺曼底登陆的相关知识.
【解答】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迫使希特勒德国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战役发生在1944年6月6日.这次作战行动的代号是“霸王行动”.诺曼底战役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接近三百万士兵渡过英吉利海峡前往法国诺曼底.它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迫使法西斯德国两线作战,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覆亡.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重点掌握,难度中等.
 
15.图是一幅漫画《飞不动》.鸽子和橄榄枝象征着中东的和平,然而这只“和平鸽”却“飞不动”了。该漫画所寓含的“影响中东和平进程”的主要因素是(  )

A.大国的干预 B.民族矛盾尖锐
C.宗教矛盾复杂 D.水资源、领土的争夺
【考点】动荡的中东地区.
【分析】本题考查中东和平进程.
【解答】仔细观察图片中标识“USA”指的是美国,美国一直干预中东问题,使中东问题更加复杂化,因而图片说明“影响中东和平进程”的主要因素是大国的干预.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中东问题的原因.
 
二、简答题(共25分)
16.材料一:过去的经验已经无可怀疑地证明,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姑息纳粹,任何人都不可能靠抚摸来把老虎驯服成小猫。不能姑息残忍的行为……“德波战争开始时,波兰与德军兵力相差甚大。波兰政府要求英法“采取联合行动来制止战争”。当时法国有110个师,英国派到大陆的有5个师,而德国在西线的兵力仅23个师。但英、法不仅没有动用地面部队发动攻势,连海、空军也按兵不动,致使波兰陷于孤军苦战。”
材料二:“你们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决不投降”
﹣﹣丘吉尔
材料三: “9?11”事件发生后,恐怖主义危害人类、破坏和平的罪行激起了国际社会的公愤和反对。然而,历史并非总是如此。当德、意、日法西斯势力横行肆虐,战火蔓延,成为世界公敌的时候,人们却屡屡坐失良机,终于酿成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烈的灾难。江泽民同志在一次讲话中指出:“痛苦的回忆,胜利的喜悦,深沉的思考,使人们更加清醒。……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老虎”欧洲比喻哪两个国家?
(2)西方大国“抚摸老虎”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是什么?
(3)西方大国“姑息”“抚摸”政策破产的标志是什么?
(4)二战历史如何表明了材料三中江泽民同志总结的这一重要论断?举例说明。请举出反法西斯国家在军事联合的一例。
(5)时光飞逝,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结束60多年,但带给人类的伤痛至今不能平息。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如何才能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至少答出两个方面)
【考点】绥靖政策和慕尼黑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德国和意大利.
(2)本题主要考查绥靖政策和慕尼黑阴谋.
(3)本题主要考查二战的全面爆发.
(4)本题主要考查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和反法西斯国家在军事的联合.
(5)本题主要考查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做法.
【解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老虎”欧洲比喻德国和意大利.1936年欧洲的德国、意大利和亚洲的日本结成轴心国集团,严重威胁世界和平,英法所控制的国联纵容法西斯的侵略.
(2)西方大国“抚摸老虎”采取了姑息纵容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这一政策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是《慕尼黑协定》的签订.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在慕尼黑举行会议,并签订了《慕尼黑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将的苏台德区等地割让给德国.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慕尼黑阴谋.慕尼黑阴谋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绥靖政策的实行,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
(3)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标志着西方大国“姑息”“抚摸”政策的破产.
(4)1942年1月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成立反法西斯联盟,证明了“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后,反法西斯国家在军事上的合作有: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苏联对日宣战,对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起全线进攻;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了原子弹.
(5)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如:审视历史,牢记历史教训;加强国际合作,谋求共同发展;各国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根除战争根源;维护世界和平需要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
故答案为:
(1)德国和意大利.
(2)绥靖政策;《慕尼黑协定》(或慕尼黑阴谋).
(3)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4)1942年1月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成立反法西斯联盟;军事上的合作: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苏联对日宣战,对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起全线进攻;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了原子弹.
(5)审视历史,牢记历史教训;加强国际合作,谋求共同发展;各国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根除战争根源;维护世界和平需要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只要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法西斯的侵略、绥靖政策、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和世界人民的联合,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17.在过去的100年里,人类发明了电灯、电话、电报、原子弹、电子计算机、人造卫星。1969年问世、1993年才对公众开放的因特网迅速发展,目前,全球互联网上网用户已达三亿多。计算机网络已经把世界连成了一个“地球村”。
(1)电灯、电报、电话是哪一次科技革命取得的成就?电灯的发明者是谁?
(2)原子能、电子计算机、人造卫星、互联网是哪一次科技革命取得的成就?
(3)高新技术成果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请你结合对社会的观察和自己生活实际,列举2个高科技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例子。
(4)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说明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第三次科技革命;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
(2)本题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发明.
(3)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4)本题考查科技对人类的作用.
【解答】(1)据所学知,电灯、电报、电话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取得的成就,电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美国著名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给人类带来了电的光明.
(2)据所学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人造卫星、互联网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其核心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把人类带入了“信息化时代”.
(3)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飞机的发明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网络购物越来越频繁,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买到各地的商品,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4)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这充分说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故答案为:
(1)第二次工业革命;爱迪生.
(2)第三次科技革命.
(3)飞机的发明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网络购物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点评】三次科技革命是考查的重点,应特别注意记忆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就.
 
18.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体系)的三次大变动。请回答: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什么体系?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两极格局分别以哪两个国家为首?
(3)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4)当今世界是怎样的格局?
【考点】巴黎和会和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会议和华盛顿体系;苏联解体;美国的冷战政策及措施;世界格局多极化.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本题考查两极格局.
(3)本题考查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
(4)本题主要考查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解答】(1)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一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会议,这就是巴黎和会,会议签署了《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条约,通过这次会议确立了凡尔赛体系;1921﹣1922年,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确立了华盛顿体系.通过这两次国际会议,确立了一战后的世界“新格局”,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二战后美国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签订《北大西洋公约》,成立的北约组织是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也是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针对北约组织的建立,1955年,苏联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从此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以苏联和美国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3)1991年底,俄罗斯等11个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这样,苏联不复存在.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
(4)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美苏对峙和争霸的两极格局崩溃,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力量不断增强,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但世界正向多极化发展;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故答案为: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苏联和美国.
(3)苏联解体.
(4)世界正向多极化发展;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点评】解答本题要有综合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熟练掌握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冷战政策、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相关知识.
 
19.大型电视记录片《大国的崛起》风靡全国,其中的英国和美国的崛起尤其引人注目。英国曾经号称“日不落帝国”和“世界工厂”,而美国被成为当今世界的“超级大国”和“国际警察”,研究英国和美国的崛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请用事实说明美国为什么能在二战后成为世界经济巨无霸?
(2)在美国的历史上出现了三位著名的总统,他们是华盛顿、林肯和罗斯福,请用各自用一句话概括他们在美国历史上的贡献。
【考点】评价华盛顿与拿破仑;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罗斯福新政;战后的美国经济.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美国能在二战后成为世界经济巨无霸的优势.
(2)本题主要考查华盛顿、林肯和罗斯福在美国历史上的贡献.
【解答】(1)据已学知识可知,二战中,美国远离欧洲主战场,受到的破坏较少;并且向战争各国出售军火,大发战争财.美国凭借战时的资本积累、有效的财政政策以及科技的进步,直接对外投资大大增加、跨国公司飞速发展、资本输出不断扩大,经济迅速发展,二战以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
(2)华盛顿领导的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独立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林肯领导的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南北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罗斯福新政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使美国逐步走出了经济危机,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维护了资产阶级阶段民主制度.
故答案为:
(1)二战后,美国凭借战时的资本积累、有效的财政政策以及科技的进步,直接对外投资大大增加、跨国公司飞速发展、资本输出不断扩大,经济迅速发展,二战以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
(2)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推翻英国殖民统治,赢得国家独立.林肯领导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罗斯福实行新政,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的崛起和华盛顿、林肯和罗斯福在美国历史上的贡献,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2016年10月28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