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辽宁省盘锦一中九年级(下)第二次质检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个小题,每小题0.5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1860年,强盗们的大火在中国人的记忆中烙下深深的伤痕,也焚毁了大清国士大夫心头虚幻的上国尊严.”材料中的“强盗们”指( )
A.英法联军 B.德法联军 C.英日联军 D.美法联军
3.《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 )
A.割地 B.开设工厂 C.赔款 D.划使馆界
4.中国近代的一本启蒙读物中写到“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这段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在哪次战争之后的状况(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道路的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洋务运动
6.19世纪末,在中国请求变法图强的维新派代表人物有( )
A.康有为、梁启超 B.曾国藩、李鸿章
C.孙中山、黄兴 D.陈独秀、李大钊
7.这场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是( )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爱国运动 D.文艺复兴运动
8.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A.五四爱国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南昌起义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9.大革命失败后,在探索革命道路过程中发生的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秋收起义 ②创建中国工农红军 ③遵义会议 ④长征的开始.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10.“功蒋﹣﹣扣蒋﹣﹣释蒋”这一过程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西安事变 C.重庆谈判 D.南京解放
11.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的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12.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曾说:将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指的是( )
A.千里跃进大别山 B.百万雄师过大江
C.挺进大西南 D.会师大西北
13.同学们经常查阅《新华字典》等工具书,相当一部分是由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出版的.这一机构是( )
A.京师同文馆 B.《申报》报社 C.《民报》报社 D.商务印书馆
14.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 )
A.京张铁路 B.京广铁路 C.唐胥铁路 D.宝成铁路
15.同学们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以下图片资料,这些资料共同反映的学习主题是( )
A.八路军将士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
B.解放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
C.抗美援朝志愿军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事迹
D.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
16.汽车已进入寻常百姓之家.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起步于( )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一五”计划期间
C.“文化大革命”期间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17.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8.口号是历史的浓缩,从口号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一个真实的历史.“打倒一切”、“造反有理”、“停产闹革命”这类口号出现在( )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积极探索农村发展之路.为农民致富和实现农村现代化开辟的新路是( )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 )
A.毛泽东 B.江泽民 C.胡锦涛 D.邓小平
21.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我国实施了( )
A.西部大开发战略 B.民族团结
C.民族平等 D.民族区域自治
22.一位老摄影记者至今仍珍藏着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乔冠华开怀大笑的照片.乔冠华豪放、爽朗的笑是缘于( )
A.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周恩来推动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C.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权利
D.中国和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3.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袁隆平的重要贡献是( )
A.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B.率领农民参加人民公社化运动
C.培育出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
D.带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4.1986年,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我国决定实施?( )
A.“科教兴国”战略 B.“863计划”?
C.“两弹一星”战略 D.“希望工程”?
25.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 )
A.实行“公交优先”
B.加强交通管理
C.减少汽车数量
D.发展道路、地铁、轻轨等硬件设施
26.《神曲》是世界各国人民珍视的文学遗产,它的作者是文艺复兴的先驱( )
A.达?芬奇 B.但丁 C.莎士比亚 D.拉斐尔
27.经过1640年革命和其后的“光荣革命”,英国于1689年通过了一部重要法案,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该法案是( )
A.《法典》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权利法案》
28.美国纽约港口的自由岛上矗立着自由女神像.女神右手高擎火炬,左手拿一铜板,铜板上刻着“1776.7.4”.
1776年7月4日( )
A.来克星顿打响抗英第一枪 B.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
C.萨托加战役扭转战局 D.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29.揭开法国大革命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B.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成立
C.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 D.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成立
30.中国常把一个人遭受挫折或失败称为“败走麦城”,而西方则常称为“人生的滑铁卢”。与西方这一典故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
A.华盛顿 B.克伦威尔 C.拿破仑 D.路易十六
31.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以下史实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工业革命
B.罪恶的“三角贸易”
C.殖民者役使印第安人和黑人艰苦劳作
D.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掠夺
32.热爱足球的同学都知道“南美解放者杯”,它是南美足球俱乐部间的重要赛事.这项赛事如此冠名是为了纪念下列哪位历史人物?( )
A.玻利瓦尔 B.圣马丁 C.章西女王 D.伊达尔哥
33.马克思诞生的标志是( )
A.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成立 D.《国际歌》的创作
34.世界许多国家通过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改革是( )
A.明治维新 B.1861年农奴制改革
C.大化改新 D.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35.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 )
A.马恩河战役 B.索姆河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滑铁卢战役
36.“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界法则源于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巨著( )
A.《社会契约论》 B.《战争与和平》 C.《物种起源》 D.《天工开物》
37.《向日葵》是后期印象派画家的代表作,其作者是被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 )
A.达?芬奇 B.梵高 C.贝多芬 D.莎士比亚
38.“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与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有关的战争是( )
A.美苏冷战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拿破仑对外战争 D.第二次世界大战
39.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发生达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斯大林( )
A.适时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适时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C.合理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40.以下条约中,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是( )
A.协约国同保加利亚签订的和约
B.《凡尔赛和约》
C.《九国公约》
D.协约国同奥地利签订的和约
41.某同学通过互联网下载了一位历史人物的简介:“他是连任四届的轮椅总统,颁布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出席了雅尔塔会议…”“他”是( )
A.威尔逊 B.罗斯福 C.杜鲁门 D.尼克松
42.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
A.日本发动侵华战争 B.德国闪击波兰
C.英法对德国宣战 D.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43.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
A.高速度、低通胀
B.改善人民生活、缓和社会矛盾
C.信息化和全球化
D.高速度、低失业率
44.二战后,西方经济出现“黄金时代”,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是( )
A.美国 B.苏联 C.联邦德国 D.日本
45.20世纪50年代,揭开苏联体制改革序幕的苏联领导人( )
A.勃列日涅夫 B.赫鲁晓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46.在东欧剧变中,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但有一个国家却在这次剧变中的得到了统一,它是( )
A.苏联 B.匈牙利 C.德国 D.英国
47.1947年8月,尼赫鲁在一次会议上说:“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他所说的“厄运的时代”是指( )
A.法国殖民者统治时期 B.印度和巴基斯坦发生战争
C.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D.英国殖民者统治时期
48.二战后,哪一个历史事件直接引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 )
A.英法侵略埃及
B.以色列国在巴基斯坦地区建立
C.埃及和叙利亚试图收复失地
D.以色列对阿拉伯国家发动突然袭击
49.有人谈论当今国际局势时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人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一评论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
A.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B.多极化局面完全形成
C.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 D.美、日、欧盟的三极格局
50.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是( )
A.国际联盟的成立 B.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C.联合国的成立 D.欧盟的成立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
51.侵华战争时期,日军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以下事件由日本侵略者制造的有(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南京大屠杀
52.2015年9月3日,全国将放假一天。这个“假日”更多的是一种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体现在( )
A.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B.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D.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53.人民解放军发动的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渡江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54.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理解正确的选项有( )
A.它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B.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C.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D.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55.在“一国两制”构想指导下,已经顺利回归祖国的地区有( )
A.英国侵占的香港 B.葡萄牙侵占的香港
C.英国侵占的澳门 D.葡萄牙侵占的澳门
56.以下关于美国南北战争历史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国家和民族的统一得到维护
B.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C.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D.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57.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迅速崛起,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 )
A.加强中央集权 B.允许土地买卖
C.发展近代工业 D.提倡“文明开化”
58.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人类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主要包括( )
A.电力的广泛使用 B.汽车、飞机的问世
C.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D.克隆技术的发展
59.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会议分赃性质的是( )
A.日本攫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
B.对德国的军备实行严格控制
C.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D.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于法国
60.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面对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没有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是( )
A.日本 B.美国 C.德国 D.意大利
三、列举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61题4分,62题2分,63题2分,共8分)
6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请列举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1) (2)
(3) (4)
(5)和平共处。
62.201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0周年,俄罗斯、中国等国家先后举行了纪念活动。请列举二战的转折点和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战役。
63.二战后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请列举两极格局形成和结束的标志。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64题3分,65题4分,共7分)
64.辛亥革命被称为“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请概述这次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
65.请简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
2015-2016学年辽宁省盘锦一中九年级(下)第二次质检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个小题,每小题0.5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南京条约》的签订.
【解答】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为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1840年英国借口中国的禁烟运动发动鸦片战争.1840年至1842年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资本主义的漩涡.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2.“1860年,强盗们的大火在中国人的记忆中烙下深深的伤痕,也焚毁了大清国士大夫心头虚幻的上国尊严.”材料中的“强盗们”指( )
A.英法联军 B.德法联军 C.英日联军 D.美法联军
【考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分析】本题考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解答】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860年,强盗们的大火在中国人的记忆中烙下深深的伤痕”.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856年10月到1860年10月,以英法联军为主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了北京,火烧了圆明园.
故选A.
【点评】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重点掌握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3.《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 )
A.割地 B.开设工厂 C.赔款 D.划使馆界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马关条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条约内容的理解.
【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42签订的《南京条约》和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它们的共同点是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最主要的区别是《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从此列强获得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
故选B.
【点评】注意《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的比较.
4.中国近代的一本启蒙读物中写到“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这段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在哪次战争之后的状况(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考点】《辛丑条约》.
【分析】本题考查《辛丑条约》的相关知识.
【解答】据所学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1901年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其中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这表明清政府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所以材料中说“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这正是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的状况.
故选D.
【点评】近代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考查的重点,应注意识记这些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5.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道路的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洋务运动
【考点】洋务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
【解答】洋务运动创办了第一批中国自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开办了第一批外语学校,工业技术学校等.引进了西方的生产技术,传播了西方的科学文化,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虽然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却加速了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客观了为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起了一些抵制作用.所以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6.19世纪末,在中国请求变法图强的维新派代表人物有( )
A.康有为、梁启超 B.曾国藩、李鸿章
C.孙中山、黄兴 D.陈独秀、李大钊
【考点】戊戌变法.
【分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
【解答】19世纪末,为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戊戌变法,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康有为、梁启超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7.这场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是( )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爱国运动 D.文艺复兴运动
【考点】新文化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了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和性质.
【解答】通过题干给出了“民主”和“科学”大旗及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性质,可知这次运动是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的空前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
故选B.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与性质.
8.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A.五四爱国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南昌起义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考点】五四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及其伟大的意义.
【解答】A.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并领导中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所以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
B.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
C.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的是学生准确记忆历史知识的能力,属基础题.
9.大革命失败后,在探索革命道路过程中发生的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秋收起义 ②创建中国工农红军 ③遵义会议 ④长征的开始.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考点】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红军长征;遵义会议.
【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悉四个事件发生的时间.
【解答】秋收起义发生于1927年9月;创建中国工农红军发生于1927年8月的南昌起义;遵义会议发生于1935年1月;长征的开始发生于1934年10月.
故选A.
【点评】知识积累: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成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红军长征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10.“功蒋﹣﹣扣蒋﹣﹣释蒋”这一过程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西安事变 C.重庆谈判 D.南京解放
【考点】西安事变.
【分析】本题考查了西安事变的过程.
【解答】题干给出的“扣蒋﹣﹣释蒋”反映的历史事件是西安事变.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华清池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最后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西安事变的过程.
11.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的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考点】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
【分析】本题考查了台儿庄战役的历史地位.
【解答】题目直接设问考查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的战役.1938年春,在日军进攻徐州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激战,歼敌一万多人,国民党取得抗战以来正面场的重大胜利.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注意题干设问中的国民党和正面战场两个关键信息.
12.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曾说:将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指的是( )
A.千里跃进大别山 B.百万雄师过大江
C.挺进大西南 D.会师大西北
【考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千里跃进大别山.
【解答】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牵制了国民党军队,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刘邓大军从国民党重点进攻的山东和陕甘宁解放区中间发起进攻,“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和意义.
13.同学们经常查阅《新华字典》等工具书,相当一部分是由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出版的.这一机构是( )
A.京师同文馆 B.《申报》报社 C.《民报》报社 D.商务印书馆
【考点】近代生活的变迁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商务印书馆.
【解答】1897年,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创办.它最初专营印刷,后来成立印刷所、编译所和发行所,以编印新式教科书、工具书和翻译介绍西方的学术著作为主,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之一.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属基础题.
14.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 )
A.京张铁路 B.京广铁路 C.唐胥铁路 D.宝成铁路
【考点】詹天佑和京张铁路.
【分析】由题干中关键词“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判断为京张铁路.
【解答】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他于1905﹣1909年主持修建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创设“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震惊中外,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故选A.
【点评】本题是主要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15.同学们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以下图片资料,这些资料共同反映的学习主题是( )
A.八路军将士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
B.解放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
C.抗美援朝志愿军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事迹
D.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
【考点】抗美援朝.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抗美援朝的有关内容.
【解答】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称之为最可爱的人.黄继光、邱少云都是朝鲜战场上的英雄.
故选C.
【点评】注意抗美援朝时期出现的英雄人物的事迹的识记.
16.汽车已进入寻常百姓之家.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起步于( )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一五”计划期间
C.“文化大革命”期间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考点】一五计划.
【分析】本题考查了“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重大成就.
【解答】题目直接设问考查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起步时间.“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重大成就主要有: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到1956年底,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生产出第一辆汽车等.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重大成就.
17.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考点】三大改造的完成标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三大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
【解答】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我国开始进入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为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故选D.
【点评】识记建国初期重大历史事件的意义.
18.口号是历史的浓缩,从口号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一个真实的历史.“打倒一切”、“造反有理”、“停产闹革命”这类口号出现在( )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考点】文化大革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大革命的准确认识.
【解答】联系已学知识可知1966﹣﹣1976年,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毛泽东发动了文化大革命,造反派提出了“打倒一切”“造反有理”“停产闹革命”等口号,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故选C.
【点评】注意文革知识的准确识记.
19.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积极探索农村发展之路.为农民致富和实现农村现代化开辟的新路是( )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考点】农村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分析】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答】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热情,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
故选D.
【点评】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记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0.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 )
A.毛泽东 B.江泽民 C.胡锦涛 D.邓小平
【考点】改革开放的成就和意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解答】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所以说邓小平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邓小平的历史功绩.
21.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我国实施了( )
A.西部大开发战略 B.民族团结
C.民族平等 D.民族区域自治
【考点】西部大开发战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部大开发战略.
【解答】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我国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20世纪末,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西部大开发战略.
22.一位老摄影记者至今仍珍藏着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乔冠华开怀大笑的照片.乔冠华豪放、爽朗的笑是缘于( )
A.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周恩来推动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C.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权利
D.中国和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考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解答】根据题干中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可知当时乔冠华豪放、爽朗的笑是缘于这次会议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相关史实.
23.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袁隆平的重要贡献是( )
A.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B.率领农民参加人民公社化运动
C.培育出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
D.带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考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袁隆平的主要贡献.
【解答】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73年,袁隆平首次在世界上育成籼型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增产20%,被称为“东方魔稻”,他被称作“杂交水稻之父”,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做出重要贡献.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带领全国人民逐渐走向富裕.
故选C.
【点评】注意识记袁隆平的主要贡献.
24.1986年,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我国决定实施?( )
A.“科教兴国”战略 B.“863计划”?
C.“两弹一星”战略 D.“希望工程”?
【考点】863计划.
【分析】主要考查学生对“863计划”等考点的理解.
【解答】1986年3月,中国科学院几位科学家向党中央提出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高科技的建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及时作出决定,实施《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纲要》,后称“八六三计划”.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863计划”等考点的理解能力.
25.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 )
A.实行“公交优先”
B.加强交通管理
C.减少汽车数量
D.发展道路、地铁、轻轨等硬件设施
【考点】历史文化常识.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城市交通.
【解答】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道路、地铁、轻轨等硬件设施,其它实行“公交优先”、加强交通管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减少汽车数量是不切实际的.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灵活分析相关措施对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作用.
26.《神曲》是世界各国人民珍视的文学遗产,它的作者是文艺复兴的先驱( )
A.达?芬奇 B.但丁 C.莎士比亚 D.拉斐尔
【考点】文艺复兴运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解答】14世纪开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其核心,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意大利诗人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长诗《神曲》,提倡人性,率先对天主教会进行批判.
故选B.
【点评】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有关基础知识的掌握,需要学生熟记.
27.经过1640年革命和其后的“光荣革命”,英国于1689年通过了一部重要法案,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该法案是( )
A.《法典》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权利法案》
【考点】《权利法案》.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应重点掌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解答】A.1804年,拿破仑制订了《民法典》即《拿破仑法典》,《拿破仑法典》是人类历史上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
B.1789年8月,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C.177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由杰斐逊等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了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D.为限制王权,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一个新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权在英国建立起来.其特点是保留统而不治的君主,国会拥有国家最高权力的政治体制.
故选D.
【点评】本题把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文献联系起来,综合性强,要注意区分它们之间的异同.
28.美国纽约港口的自由岛上矗立着自由女神像.女神右手高擎火炬,左手拿一铜板,铜板上刻着“1776.7.4”.
1776年7月4日( )
A.来克星顿打响抗英第一枪 B.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
C.萨托加战役扭转战局 D.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考点】美国独立战争.
【分析】由题干中“自由女神像”“1776.7.4”可知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美国独立战争的相关知识.
【解答】A、来克星顿打响抗英第一枪发生在1775年4月;
B、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的发表,宣告美国诞生.美国纽约港口自由岛上矗立着的自由女神像,象征着美国的独立;
C、萨拉托加战役扭转战局发生在1777年;
D、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发生在1783年.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29.揭开法国大革命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B.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成立
C.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 D.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成立
【考点】法国大革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解答】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攻占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法国大革命的经过和意义.
30.中国常把一个人遭受挫折或失败称为“败走麦城”,而西方则常称为“人生的滑铁卢”。与西方这一典故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
A.华盛顿 B.克伦威尔 C.拿破仑 D.路易十六
【考点】评价华盛顿与拿破仑.
【分析】本题考查拿破仑.
【解答】法国大革命期间,拿破仑逐渐成为法国军队中最有影响的将领.之后,拿破仑发动政变,其后又加冕称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对外多次打败欧洲反法联盟的军队,扩大了法国的疆域,控制了欧洲的很多地方.但是对外战争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1814年,拿破仑被反法联军赶下台,流放到小岛上.他凭借自身的才能重返帝国,与反法国家在滑铁卢展开会战,由于寡不敌众,拿破仑战败,被流放后孤独死去.所以后世用“人生的滑铁卢”来比喻彻底失败.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拿破仑帝国的灭亡,学生应对拿破仑进行正确评价.
31.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以下史实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工业革命
B.罪恶的“三角贸易”
C.殖民者役使印第安人和黑人艰苦劳作
D.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掠夺
【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资本原始积累始的血腥性的表现.
【解答】“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马克思这句话说明了资本原始积累始的血腥性.罪恶的“三角贸易”、殖民者役使印第安人和黑人艰苦劳作和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掠夺都体现了资本原始积累始的血腥性.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资本原始积累始的血腥性的表现及影响.
32.热爱足球的同学都知道“南美解放者杯”,它是南美足球俱乐部间的重要赛事.这项赛事如此冠名是为了纪念下列哪位历史人物?( )
A.玻利瓦尔 B.圣马丁 C.章西女王 D.伊达尔哥
【考点】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和南美的解放.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知识点,应把握玻利瓦尔的贡献.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南美解放者杯”,结合所学知识:在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玻利瓦尔率领军队,打败西班牙军队,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玻利瓦尔因此被誉为“南美解放者杯”.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熟记玻利瓦尔的有关知识.
33.马克思诞生的标志是( )
A.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成立 D.《国际歌》的创作
【考点】《共产党宣言》.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解答】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宣言》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故选B.
【点评】要求学生熟记《共产党宣言》的意义.
34.世界许多国家通过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改革是( )
A.明治维新 B.1861年农奴制改革
C.大化改新 D.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考点】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1861年改革的知识点,应把握1861年改革的有关知识.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改革”,结合所学知识:1861年,俄国沙皇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俄国废除了农奴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熟记1861年改革的有关内容.
35.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 )
A.马恩河战役 B.索姆河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滑铁卢战役
【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与著名战役.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重点掌握凡尔登战役.
【解答】1916年2月德军开始进攻凡尔登,法军殊死抵抗.战争共造成70多万人伤亡,此役被称作“凡尔登绞肉机”.凡尔登战役是一战时德国在西线发动的时间最长,规模最大,伤亡人数最多的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从此德军开始衰落,逐渐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历史知识再现能力.
36.“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界法则源于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巨著( )
A.《社会契约论》 B.《战争与和平》 C.《物种起源》 D.《天工开物》
【考点】近代科学家.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科学家的有关内容.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以自然选择的理论解释了生物的进化,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了万物”的谎言,从而完整地确立了生物进化学说.
故选C.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达尔文的贡献.
37.《向日葵》是后期印象派画家的代表作,其作者是被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 )
A.达?芬奇 B.梵高 C.贝多芬 D.莎士比亚
【考点】近代艺术.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近代艺术,要熟记近代荷兰杰出画家梵高及其代表作.
【解答】被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的是荷兰画家梵高,他的代表作是《向日葵》.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荷兰画家梵高的代表作是《向日葵》.
38.“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与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有关的战争是( )
A.美苏冷战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拿破仑对外战争 D.第二次世界大战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俄国十月革命的相关内容.
【解答】一战的爆发激化了俄国的国内矛盾,导致了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俄国率先退出了一战,所以与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有关的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能力.
39.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发生达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斯大林( )
A.适时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适时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C.合理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考点】斯大林模式.
【分析】本题考查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斯大林模式.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俄国已拥有核武器”.
【解答】斯大林时期,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但在政治上,党政不分,苏维埃变成徒有虚名的机构,民主与法制匮乏,个人崇拜和家长制作风盛行;在经济上,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造成经济部门发展的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等问题.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能力.难度中等.
40.以下条约中,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是( )
A.协约国同保加利亚签订的和约
B.《凡尔赛和约》
C.《九国公约》
D.协约国同奥地利签订的和约
【考点】华盛顿会议和华盛顿体系.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华盛顿会议.
【解答】1921﹣1922年,美、英、法、日、意、比、荷、葡、中九国召开华盛顿会议,与会各国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从而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提供了条件.
故选C.
【点评】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41.某同学通过互联网下载了一位历史人物的简介:“他是连任四届的轮椅总统,颁布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出席了雅尔塔会议…”“他”是( )
A.威尔逊 B.罗斯福 C.杜鲁门 D.尼克松
【考点】罗斯福新政;开罗会议 德黑兰会议 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罗斯福的相关知识.
【解答】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打击下,美国新上任的罗斯福总统决定实行新政.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全国工业复兴法》是整个新政的核心和基础.1945年2月,罗斯福出席了雅尔塔会议.
故选B.
【点评】知识积累: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历史上的一种新创,其特点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实行国家干预政策,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例,为以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奠定了基础.
42.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
A.日本发动侵华战争 B.德国闪击波兰
C.英法对德国宣战 D.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知识点.
【解答】1939年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英国、法国等国家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熟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有关知识.
43.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
A.高速度、低通胀
B.改善人民生活、缓和社会矛盾
C.信息化和全球化
D.高速度、低失业率
【考点】战后的美国经济.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应重点掌握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解答】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进行了社会改革,促进了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美国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有很大的不同,人们认为美国经济进入新经济时代,其特点是信息化和全球化.
故选C.
【点评】本题美国战后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联系起来,综合性强,要注意区分它们的异同.
44.二战后,西方经济出现“黄金时代”,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是( )
A.美国 B.苏联 C.联邦德国 D.日本
【考点】战后日本经济的高度发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有关内容.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后,美国对日本采取扶持政策,而且日本也进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所以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的时间里,日本经济持续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故选D.
【点评】注意准确识记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有关内容.
45.20世纪50年代,揭开苏联体制改革序幕的苏联领导人( )
A.勃列日涅夫 B.赫鲁晓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考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分析】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
【解答】1953年,赫鲁晓夫就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开始实行改革,揭开了苏联体制改革的序幕.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以及结果.
46.在东欧剧变中,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但有一个国家却在这次剧变中的得到了统一,它是( )
A.苏联 B.匈牙利 C.德国 D.英国
【考点】东欧剧变.
【分析】本题考查东欧剧变,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德国得到了统一,由原来的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合并为一个统一的德国.
【解答】东欧剧变中,多数都是国家分裂或保持不变,只有德国由此前的两个国家合并为一个国家.
故选C.
【点评】东欧剧变中,多数都是一个国家分裂为几个国家或保持不变,只有德国完成了统一,但社会性质都发生了变化
47.1947年8月,尼赫鲁在一次会议上说:“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他所说的“厄运的时代”是指( )
A.法国殖民者统治时期 B.印度和巴基斯坦发生战争
C.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D.英国殖民者统治时期
【考点】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分析】本题考查印度独立.
【解答】“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是尼赫鲁在印度独立时讲的话,他所说的“厄运的时代”是指英国殖民者统治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人经过不懈的英勇斗争,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的独立,但是,英国决定把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即实行印巴分治.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的相关史实.
48.二战后,哪一个历史事件直接引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 )
A.英法侵略埃及
B.以色列国在巴基斯坦地区建立
C.埃及和叙利亚试图收复失地
D.以色列对阿拉伯国家发动突然袭击
【考点】动荡的中东地区.
【分析】本题考查中东战争.
【解答】中东问题指的是中东地区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中东问题主要围绕着巴以冲突展开,以色列国在巴基斯坦地区建立直接引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中东问题复杂矛盾的交织.
49.有人谈论当今国际局势时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人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一评论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
A.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B.多极化局面完全形成
C.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 D.美、日、欧盟的三极格局
【考点】世界格局多极化.
【分析】本题考查了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解答】材料提到“当今世界,巨人林立”,也就是说当今世界有多个力量中心.据课本所学知,两极格局瓦解后,美国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凭借其强大的实力试图称霸世界,但遭到了其他几大力量中心的反对.在世界几大主要力量的共同推动下,世界开始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多极化还没有最终形成.
故选A.
【点评】识记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50.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是( )
A.国际联盟的成立 B.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C.联合国的成立 D.欧盟的成立
【考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
【解答】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国际资本流动是全球化的具体表现,亚投行、欧盟、世界贸易组织等进一步推动了全球化进程,特别是世界贸易组织,它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
51.侵华战争时期,日军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以下事件由日本侵略者制造的有(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南京大屠杀
【考点】九一八事变和中国局部抗战;七七事变和日本全面侵华;南京大屠杀;淞沪会战.
【分析】本题考查日本制造的侵华事件.
【解答】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也是中华民族局部抗战的开始;1937年7月7日,日军以搜查失踪士兵为借口,发动突然进攻,卢沟桥事变爆发,这标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卢沟桥事变以后,日军又发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1937年12月日军攻陷中国首都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因此,以上都属于日本侵略者制造的事件.
故选ABC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日军侵华的相关时间及相关内容.
52.2015年9月3日,全国将放假一天。这个“假日”更多的是一种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体现在( )
A.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B.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D.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考点】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历史意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解答】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的抗日战争,对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故选ABCD.
【点评】熟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53.人民解放军发动的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渡江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考点】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大战役.
【解答】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主力决战的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故选AC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
54.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理解正确的选项有( )
A.它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B.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C.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D.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要意义.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选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
故选ABCD.
【点评】注意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要意义的识记.
55.在“一国两制”构想指导下,已经顺利回归祖国的地区有( )
A.英国侵占的香港 B.葡萄牙侵占的香港
C.英国侵占的澳门 D.葡萄牙侵占的澳门
【考点】祖国统一大业.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一国两制”构想.
【解答】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带来综合国力的提高.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这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针对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这一政策在解决台湾问题之前,成功的运用到了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上,促进了英国侵占的香港和葡萄牙侵占的澳门的回归.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故选A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实践.
56.以下关于美国南北战争历史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国家和民族的统一得到维护
B.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C.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D.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考点】美国南北战争的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美国南北战争历史意义.
【解答】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使国家和民族的统一得到维护,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在美国独立战争中.
故选AB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美国历史上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57.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迅速崛起,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 )
A.加强中央集权 B.允许土地买卖
C.发展近代工业 D.提倡“文明开化”
【考点】日本明治维新.
【分析】本题考查明治维新.
【解答】日本明治维新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内容有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允许土地买卖,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实行“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等.
故选ABC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明治维新的内容.
58.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人类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主要包括( )
A.电力的广泛使用 B.汽车、飞机的问世
C.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D.克隆技术的发展
【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解答】据所学知,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它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这一时期在交通运输领域也取得了很多成果,如汽车和飞机的发明.CD两项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可排除.
故选AB.
【点评】三次科技革命是考查的重点,要特别注意识记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发明及发明人.
59.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会议分赃性质的是( )
A.日本攫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
B.对德国的军备实行严格控制
C.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D.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于法国
【考点】巴黎和会和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会议和华盛顿体系.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解答】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19年1月﹣6月,巴黎和会召开,会议缔结了《凡尔赛和约》.和约内容中关于殖民地的条款﹣﹣日本攫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和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最能体现巴黎和会是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
故选A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巴黎和会.
60.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面对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没有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是( )
A.日本 B.美国 C.德国 D.意大利
【考点】罗斯福新政.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的暴行史实的识记.
【解答】20世纪二三十年代,意大利和日本也先后出现了野蛮的法西斯政权.“1933年希特勒上台,逐渐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与一身,称国家元首.”可知,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面对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危机,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有意大利、德国和日本.B选项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缓慢渡过了经济危机,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故选B.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的暴行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意大利日本法西斯上台的背景、时间、过程、影响.
三、列举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61题4分,62题2分,63题2分,共8分)
6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请列举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1)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2) 互不侵犯
(3) 互不干涉内政 (4) 平等互利
(5)和平共处。
【考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分析】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答】1953年12月,我国政府在同印度政府代表谈判中,首次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故答案为:
(1)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或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2)互不侵犯;(3)互不干涉内政;(4)平等互惠;(或平等互利)
【点评】本题考查主要考查学生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及影响.
62.201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0周年,俄罗斯、中国等国家先后举行了纪念活动。请列举二战的转折点和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战役。
【考点】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
【分析】本题考查二战的转折点和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战役.
【解答】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会战以苏军的胜利宣告结束.从此,苏军开始了全线反攻.这次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性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与东线的苏联形成对德国的夹击,加速了战争的胜利进程.
故答案为: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诺曼底登陆.
【点评】本题考查二战历程中的重大事件.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和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
63.二战后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请列举两极格局形成和结束的标志。
【考点】苏联解体;北约和华约;美国的冷战政策及措施.
【分析】本题考查两极格局形成和结束的标志.
【解答】据所学知,1949年美国等西方国家建立了北约组织,1955年,为了应对来自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的威胁,苏联和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这样欧洲就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解体,世界格局开始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故答案为:
形成:华约的成立;结束:苏联解体.
【点评】本题是基础性题目,记住两极格局形成和结束的标志即可.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64题3分,65题4分,共7分)
64.辛亥革命被称为“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请概述这次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
【考点】辛亥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答】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变迁.
故答案为: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变迁.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的理解记忆能力.认识孙中山做出了巨大贡献.
65.请简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
【考点】阐述见解题;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
【解答】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此后,法国、美国等国也都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世界其他许多国家或早或晚都进行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故答案为: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点评】本题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为依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间、经过、成就和影响.
2016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