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必修一 政治史)第16课 抗日战争 课件 (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人教(必修一 政治史)第16课 抗日战争 课件 (共1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0-29 15:31: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课程标准:
1.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
2.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
3.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
4.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对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问题情境一: 20世纪30年代,日本为什么再次侵华?有哪些侵华史实?日占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2年,一·二八事变1932年,成立伪满洲国1935年,华北事变1937年,卢沟桥事变局部侵华全面侵华材料二、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的经济危机,1931年日本经济危机达到了顶点。……日本统治集团为了摆脱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从各方面加紧侵华战争的准备。……完全听命于军部的广田弘毅组阁,实行全面的法西斯化。
——《高中历史教学参考》(必修2)材料一、一九二七年四月,田中义一任日本内阁首相,他在给日本天皇的秘密奏折中说:“唯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高中历史教学参考》(必修1) “大陆政策” 的延续 经济危机冲击,资本主义发展陷入困境 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侵略野心膨胀阅读材料,分析日本侵华的背景。材料三、1929年欧洲各国忙于应付国内危机,无暇东顾,“九一八”事变前,日本与英美达成秘密谅解,英国支持日本的行动,美国表示“不闻满洲事变”。国际:英、美等国推行纵容日本侵略的“绥靖政策”。材料四、1933年5月8日,蒋介石在崇仁总指挥部对各级剿共军官发表长篇讲话,中心意思是:(1)只要剿匪成功,攘外就有把握。(2)日本的侵略,就是共匪所招致的。……。(6)愈是非常时期,越要小心谨慎,注重智谋。 国内:国共对峙(内战)局面,提供可乘之机问题情境二:全面侵华期间,日军在中国犯下哪些滔天罪行?日军的侵略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
七三一部队和平居民—杀!拒不合作—杀!用于实验—杀!暴 行:罪行烧杀淫掠,无恶不作 问题情境三 :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号召下,中国人民是怎样进行全民族抗战的?1937---1945年全民族抗战时期的主要军事斗争开展 ,建立 。百团大战两个战场协同作战国民党共产党1937年8月洛川会议后,八路军、新四军1940年下半年发动 。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中取得的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中取得的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国际战场的开辟正面战场(片面抗战路线)敌后战场(全面抗战路线)游击战争敌后抗日根据地少数民族的抗日武装 。回民支队相互依存相互配合远征缅甸问题情境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有哪些?胜利意义:标志: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从中国反侵略斗争史看从世界范围看历史地位第一次完全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国际地位提高?胜利意义:标志: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胜利原因:屈原苏武共工蒋干问题情境五:在当今时代主题下,如何正确处理中日关系? 日本修改教科书,企图否认侵华的历史,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日本新版教科书对南京大屠杀作这样的叙述:“该事件,资料上有许多疑点,见解也各种各样,目前争论也还在进行”.抗日精神(1)民族利益至上、宁死不屈的民族自尊品格
(2)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
(3)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
(4)百折不挠、自强自立的民族自强信念
(5)开拓创新、发展新路的民族创造精神
(6)坚持正义、维护和平的民族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