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9张PPT。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第
26
届
联
大
会
场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恢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恢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被
驱
逐
出
联
合
国国
民
党
集
团
代
表五星红旗第一次飘扬在联合国总部大楼前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恢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中国代表团第一次出席联合国大会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恢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 原因:1.20世纪70年代,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提高;2.第三国家的崛起,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3.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4.中国长期的外交努力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5美国对中国采取抵制政策,中国的合法席位被台湾国民党非法占据1.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2.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增强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
意义: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二、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美国从扶蒋反共、遏制新中国到愿意
同中国交往,是什么原因?思考:⑴美国二、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1长期“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失败;4经济上受到日本和西欧的挑战,多极化趋势增强3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为增加资本考虑与中国改善关系2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6陷入侵越战争泥潭不能自拔。5美国经济增长缓慢二、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⑵中国1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
2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
3利于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解决中美之间
的长期争端。
4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美关系缓和正常化的过程:美国发出信号中国作出回应乒乓外交——“试探之旅”基辛格秘密访华——“旋风之旅”尼克松访华——“破冰之旅”二、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1969.1.20,尼克松在就职演说中说:
“我们寻求一个开放的世界,任何国家,
不管其人口多少,都不能生活在愤怒的孤立
状态之中。”美国方面的信号: 1969.8.1,尼克松访问巴基斯坦时说:
“中美两国对骂了二十多年,相互敌视,
互不往来,我想结束这种状况。” 1969.8.3,尼克松访问罗马尼亚时说:
“我想在我的任期内,改善美国与中国的关
系,能否请您向中国人传递我的意愿。” 1970年10月初,尼克松向《时代》杂志
社记者表示“如果说我有生之年有什么事情
要做的话,那就是到中国去,如果我不能
去,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去。”美国方面的信号:中国方面的回应: 中美关系“解冻”当时正需要一个契机。
毛泽东和周恩来得知庄则栋和美国队员交往
的事后十分重视,当即拍板,邀请美国乒乓
球队访华,由此开始了“小球推动大球”的
“乒乓外交 ”。1.试探之旅---- “乒乓外交”二、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周恩来总理接见美国乒乓球代表团二、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
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宣读公告
只用了三分半钟,但却成了20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
交新闻之一。2、旋风之旅----基辛格秘密访华二、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3、破冰之旅----尼克松访华 1972年2月21日,北京机场,周恩来迎接到访
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实现了历史性的握手。二、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3、破冰之旅----尼克松访华二、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 “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
海洋来和我握手。22年没交往了呵!”
——周恩来 “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
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
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
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
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
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
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 二、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1972年2月28日,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
报》(又称《上海公报》)。它的发表,标志着中美
隔绝状态的结束和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 1979年1月1日 中美发布建交联合公报二、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二、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1、原因① 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中日建交(直接原因)
② 日本对华友好政党和团体的积极推动
③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采取了推进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方针
2、过程
① 1972年,《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
中日正式建交
② 1978年, 双方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日邦交改善1972年9月,毛泽东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二、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1972年9月29日,周恩来和田中角荣在北京签署
中日联合声明,中日两国之间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
束,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影响:二、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⑴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在国际上掀起
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⑶促进了亚洲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⑵从20世纪50年代起,因美国孤立遏制中国而
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中国外交打开了
新局面。1.新时期外交政策的目标的提出三、新时期的外交建树国际:
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流;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国内: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1.新时期外交政策的目标的提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三、新时期的外交建树2.新时期外交成就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对世界
和平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三、新时期的外交建树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领导人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
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朝核问题
六方会谈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
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中国加入
WTO签字仪式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
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中国派出的
维和部队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
为中心的多边外交②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三、新时期的外交建树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对世界
和平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新时期外交成就②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如: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非正式会议三、新时期的外交建树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对世界
和平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新时期外交成就上海APEC会议 参加亚太经济合作
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
式会议的19位领导人在
上海合影。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③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
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②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三、新时期的外交建树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对世界
和平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新时期外交成就③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
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如: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发挥主导作用②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三、新时期的外交建树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对世界
和平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新时期外交成就2001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首次
元首会议在上海举行。 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 目前, 已经有160多个国家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外交关系;中国已加入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世界
卫生组织、国际银行、亚太经济合作组、东盟10+3、
10+1、国际银行、上海合作组织等多个国际组织,在
国际关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和平和平 “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的意义(1)丰富和发展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安定的国际环境。 新时期的外交成就(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3)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4)促进经济交流合作,反对强权政治,霸权主义
(5)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开创外交新局面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进程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1972年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1979年中美建交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签署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新时期的外交建树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坚持改革开放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中国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领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知识结构新中国外交政策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1.50年代中期向苏联“一边倒”
2.60年代“两个拳头出击”
3.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
4.80年代以来“无敌国外交”不结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