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1张PPT。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指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
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
改变,最终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
荡。它是东欧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使世界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1.东欧剧变的概念: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内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放弃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照搬苏联模式,经济困难,忽视民主法制
外因:(1)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2)西方的“和平演变”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2.东欧剧变的原因:经济方面: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否定价值规律,排斥商品市场
政治方面: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缺少群众监督,忽视民主和法制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特点: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问题,形成了对斯大林严重的个人崇拜,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形成脱离经济发展的集约化、一体化趋势,阻碍苏联经济进一步发展和生产力进一步提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1)戈尔巴乔夫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所谓“民主化”和“公开性”(2)这样,戈尔巴乔夫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趋于接近”,接着又从揭露社会主义的“黑暗面”发展到推行西方的多党制。
(3)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是对苏联历史的全盘否定,造成了否定十月革命、丑化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严重后果,引起人们思想的混乱,导致了局势动荡,直至苏联解体。把意识形态的渗透放在首位,他们利用新闻媒介造谣惑众,破坏社会主义声誉,宣传资产阶级价值观。
利用经济贸易、技术援助,诱压社会主义国家接受西方条件。
利用所谓“人权”问题干涉东欧各国的内政,支持和扶植东欧国家内部的反动势力。
利用宗教势力削弱社会主义力量和煽动群众不满情绪。这些手段致使东欧国家共产党下台,政权变色。西方的和平演变经济困难政局动荡执政党放弃社会主义道路政治多元化反对派得势取得政权制度质变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3.东欧剧变的过程: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4、表现:(1)东欧剧变:
1989年,波兰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
1989年民主德国政局大动荡,政府宣布开放东西柏林边界,拆除柏林墙,1990年10月,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实现了两德的统一。1990年庆祝德国统一嘉年华苏联解体(1991)苏联解体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经济改革政治改革激化各种矛盾②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③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大致历程及原因(3)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苏联解体的过程: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 1990年,苏共中央全会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民族分离活动愈演愈烈。
3、1991年的“819”事件加速了解体
4、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领导人签署明斯克协定,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5、1991.12. 21《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标志着苏联的完全解体。
影响:标志两极格局结束; 使社会主义力量遭到严重挫折。①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并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失败,只是表明苏联模式失败,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
②历史从来都是在曲折中前进的,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③社会主义各国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不能拘泥于一种模式。正确认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二、和平与动荡并存“冷战”后国际形势特征:
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总的趋势是缓和。1、原因:
(1)“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矛盾和新冲突.
(2)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
(3)美国试图独霸全球,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2、表现:
(1)南斯拉夫解体
(2)北约轰炸南联盟
(3)国际恐怖主义呈泛滥趋势:9·11事件 科索沃战争是由科索沃危机
引发的。1991年南斯拉夫联邦分
裂为五个独立国家。在南联邦解
体过程中,由于领土、财产和利
益分割上的矛盾以及原本存在的民族纠纷和宗教冲
突,各共和国间和各国内部的不同民族间先后发生
规模不等的战争。 科索沃位于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西南部。1980
年后,以独立为目标的科索沃民族主义运动逐步兴
起,并得到阿尔巴尼亚的支持。阿族与塞族的矛盾日
益尖锐,冲突时有发生。科索沃战争“人权高于主权”论的实质 美国所谓的“人权”和“正义”,就是以霸权代替人权,是为干涉别国内政,对主权国家动武制造借口。
1999年3月24日晚,战争爆发,图为贝尔格莱德市中心遭到轰炸。1999年5月8日, 中国驻南大使馆被袭击。在轰炸中牺牲的记者邵云环、许杏虎和妻子朱颖北约对南联盟的轰炸持续了78天中国人民的反战游行 “9.11事件”指的是2001年9月11日恐怖
分子劫持的飞机撞击美国纽约世贸中心和华
盛顿五角大楼的历史事件。2001年9月11日,
四架民航客机在美国的上空飞翔,然而这四
架飞机却被劫机犯无声无息地劫持。当美国
人刚刚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之时,纽约世贸
中心,连续发生撞机事件,世贸中心的摩天
大楼,轰然倒塌,化为一片废墟,造成了
3000多人丧生。 “9.11事件”“9.11事件”“9.11事件”“9.11事件”“9.11事件”“9.11事件” 建立多极世界的思想和主张,如今越来越
广泛地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各国的动机也许
不尽一致,但是反对由某个国家主宰世界的意
愿则是相同的。欧盟的建立和发展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俄罗斯国际地位的改善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多强: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原因:“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1)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2)其他国家则主张推进多极化进程。2、特点:暂时呈现“一超多强”局面,但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3、表现:(1)欧盟的建立及发展:
(2)日本:争取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3)俄罗斯:政治上,取代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
军事上,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
经济上,国内经济的不断好转.
(4)中国 :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欧盟的建立及发展:①背景:“冷战”的结束,提供了历史性机遇。②过程: 1992年,欧共体各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正式签订了 ,目的是使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欧洲联盟正式成立。③影响:随着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原因:“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表现:特点:意义:有助于扼制美国搞单极世界由它来“领导”国际社会的阴谋
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基本特点 : “1超多强”“总有一天,到时,……,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 ?????——雨果 “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江泽民探究:为什么?世界新格局尚未出现的原因 对国际关系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政治力量,自身都处在较大的变化之中,一时间难以形成相对稳定的力量对比局面。当今世界形势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 界 格 局两极格局瓦解,暂时“一超多强”
多极化趋势加强,世 界 形 势总趋势:走向缓和
和平与动荡并存知识整合1.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
A、各国放弃了社会主义旗号 B、执政党向反对派妥协
C、各国共产党丧失了政权D、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巩固练习2.苏联发生剧变和解体的直接原因是( )
A.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积弊
B.戈尔巴乔夫背离社会主义的政治改革
C.各加盟共和国日益严重的分离倾向
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策略的影响 BDB3、下列关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暂时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②总趋势是多极化不断加强;
③多极化格局已经最终形成;
④目前存在美、欧、日、俄、中五个主要力量中心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4、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A.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错误路线和政策B.西方“和平演变”政策C.民族矛盾尖锐D.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障碍D5、理论界通常称当前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这一“交替”主要是指( )
A、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B、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C、由民族冲突向地区性冲突发展
D、由于是形态的对立到政治军事对抗
6、欧盟是( )
A、欧洲地区的非政府国际组织
B、欧洲地区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C、世界最大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D、世界最大的国家政治组织BB7、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处于“一超多强”向多极化发展的过渡阶段,对其正确的表述是
①“一超”指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②“多强”指世界上还有其他几个力量中心 ③多极化格局形成是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 ④“一超多强”的局面标志着美国单独主宰世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8、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轰炸;2001年,美国在我国近海频繁进行空中侦察;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这些事件充分说明( )
A、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B、美国坚持门户开放政策
C、美国坚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美国奉行政治经济全球化政策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