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
累计课时数(32)
教学内容:
估计物体的长度,建立空间观念,教材第45页的例4和例5。
教材分析:
估计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一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内容学过之后,学生能够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逐步建立空间观念,并养成估计和意识的习惯。需要在教学时组织多样的活动,使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进而形成表象。
教学目的:
1、通过对长度的估计,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长度表象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长度观念。
2、通过周长的估算,建立正确的长度观念,修正自己的估算策略。
教学重点:
1、估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2、根据已知的大小标准描述出物体的大概轮廓。
教学难点:
1、建立空间观念,把数字还原成实际的物体。
2、正确地估计物体的长度。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教学准备:
尺子、剪刀、一条彩带。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总会估计一些事物,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说看见一本书,我们会估计它的价钱。前面我们学习了四边形以及四边形的周长,这节课我们将来学习估计。
2、出示教材45页的主题图:
你们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你们愿意参加他们的活动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问题。
3、出示自探提示,学生独立探究。
①请同学们不用尺子试着着画一条8厘米长的线段,然后用尺子测量一下自己所画的线段与8厘米相差多少
②估算一下铅笔盒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如果用彩带纸把铅笔盒围一周,彩带纸至少要多长 求彩带纸的长实际上就是求什么
二、解疑合探(12分钟)
1、我们已经用彩带围铅笔盒一周,并估计了它的长度,下边请大家小组交流一下,看看你们估计的长度相差的多吗?
2、让学生重新估计一下,并按照这个结果剪下一段彩带,用彩带围一围自己的铅笔盒,看看自己估计的准不准确。
3、学生用尺子量出自己围自己文具盒用彩带的长度,看一看和自己估计的长度相差的多不多。
请同学们思考:用彩带捆文具盒时彩带应准备多一些还是少一些?为什么?
4、对自己进行评价:
你觉得你的估算是否接近准确值 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
5、同桌互相提出问题练习,比一比谁的估计最准确。
三、质疑再探(5分钟)
1、通过练习,关于估计你还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吗?
2、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四、运用拓展(13分钟)
(一)学生自编题,全班交流。
(二)教师有选择的提供以下习题让学生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46页做一做的第1题。
(1)请每一个同学先估算每一个图形每一条边的长度,再估出每个图形的周长 要求学生们说出你是怎样求这个图形的周长
(2)用尺子量一量每一条边的长度,再与估计的值比较一下,看自己的估算是否有进步。最后算出每个图形的周长。
(3)注意:长方形只要测量两条边就可以了。
2、完成教科书第46页做一做的第2题。
讨论:小红从家到学校一共有几条路可走 (一共有3条。)
3、完成教科书第46页做一做的第3题。
(1)估计一下5个同学手拉手围一圈,周长多少
提醒:两手伸开,左手指尖到右手指尖的距离大约就是本人的身高,通过人的身高去估计。
(2)估计:如果要求拉成周长是10米的圈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至少需要几个同学 可根据人的身高大约等于本人两手伸开的距离。再想10米里面有几个这样的身高,就可知道大约需要多少人。
(三)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估计,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估计
铅笔盒:估计的长度:(24厘米)
实际的长度:(22厘米)
相差(2厘米)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