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2015-2016学年六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2015-2016学年六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10-30 08:31: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六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图示为高青某日天气预报,读图完成1﹣2题.
1.该日高青的天气是(  )
A.晴天
B.阴天
C.多云
D.晴天转多云
2.该日可能是一年中的(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015年12月中旬,我国东部多个城市因空气重度污染,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结合下表,回答3﹣4题.
2015年12月24日我国东部部分城市空气污染指数
城市
北京
上海
福州
广州
空气污染指数
498
95
56
70
3.2015年12月24日,下列城市中最有可能出现雾霾天气的是(  )
A.北京
B.上海
C.福州
D.广州
4.12月25日山东省雾霾天气持续,部分高速路口临时关闭.该材料说明(  )
A.天气影响交通
B.天气影响生活
C.天气影响农业
D.天气影响生产
5.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为气温日变化曲线图
B.该图所示地区位于南半球
C.该图所示地区位于海洋上
D.该图所示地区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
6.读某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图示期间该地区人口增长速度(  )
A.不断下降
B.持续加快
C.保持不变
D.无法判断
7.关于世界的人种,语言、宗教和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你班同学们中的绝大部分人属于黄色人种
B.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范围最广的语言
C.佛教创始于中国,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很大
D.聚落的形成、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影响无关
8.如图是某宗教建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基督教的教堂
B.是佛教的佛寺
C.是道教的道观
D.是伊斯兰教的清真寺
读甲(东南亚)乙(西亚)民居图,完成9﹣10题.
9.对甲乙民居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民居位于沙漠地区
B.乙民居位于季风地区
C.甲民居适于炎热多雨
D.乙民居防水效果好
10.关于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
A.寒冷地区,房屋墙体较厚
B.河流交汇处,易形成聚落
C.传统聚落,大多就地取材
D.山区聚落密集,数量众多
11.下列两个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商谈属于“南北对话”的是(  )
A.中国、印度
B.中国、英国
C.日本、新西兰
D.美国、加拿大
12.我县大多数的村落形态呈团块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
A.河流
B.地形
C.气候
D.交通
13.读某品牌手机说明书,我们能感觉到当今世界(  )
A.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B.和平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C.经济联系促进国际合作
D.品牌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分裂
14.高青的气候类型属于(  )
A.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15.小明的作文中有以下描述语言,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奶奶很喜欢昆明四季如春的天气
B.今年夏季气温较往年偏高,气候出现了异常
C.今天的气候晴,和同学们打球很开心
D.上午晴空万里,下午雷雨交加.气候变化真大
 
二、综合题
16.读世界气候分布图(图1),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
A  ,B  ,C  ,D  .
(2)受不同因素影响,各地气候不同,其中H气候分布主要是受  影响,G气候分布主要受  影响,北美洲西海岸气候沿南北狭长分布受  影响.
(3)判定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如图2):甲气候类型分布与世界气候分布图中字母一致的是  ,乙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的  (东、中、西)部,丙气候特点是夏季  .
(4)气候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请举一例说明.
17.读“等温线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丙点的气温是  ℃,丁点的气温是  ℃,图中L处是  温中心.
(2)图中等温线大致沿  延伸,说明气温在  方向存在差异.
(3)假如该图是山地区域,根据气温随海拔变化规律,丙比甲海拔  (高、低)  千米.
(4)乙与L附近,气温差异较大的是  ,你判定的依据是  .
(5)世界气温的变化规律是  ,1月份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较高的是  .
18.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中看人口密度最大的大洲是  ,该洲的西部是  (发达、发展中)国家最集中地区,这里大部分人属  人种,多信仰  教.
(2)亚洲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  部和  部,这里优越的自然条件有  .该地区大部分国家是  (发达、发展中)国家.
(3)图中甲地区人口  (稠密、稀疏),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
(4)世界主要人口稠密地区所在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的  和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六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2015秋高青县期末)图示为高青某日天气预报,读图完成1﹣2题.
1.该日高青的天气是(  )
A.晴天
B.阴天
C.多云
D.晴天转多云
【考点】常用天气符号与天气图.
【分析】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卫星云图等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气温(最高和最低)、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这就是天气预报.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它们都有特定的含义.
【解答】解:根据图中的天气符号得知,该日高青的天气是多云.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用的天气符号,此题比较简单,只要牢记这些符号就会迎刃而解.
 
2.该日可能是一年中的(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考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高青今天天气预报情况是:7月18日,多云,气温35°C﹣25°C,南风小于三级.
【解答】解:题干中的时间是7月18日,气温35°C﹣25°C,符合夏季高温的特点,可判定是北半球(高青)的夏季.
故选:B.
【点评】考查天气预报的认识,要理解记忆.
 
2015年12月中旬,我国东部多个城市因空气重度污染,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结合下表,回答3﹣4题.
2015年12月24日我国东部部分城市空气污染指数
城市
北京
上海
福州
广州
空气污染指数
498
95
56
70
3.2015年12月24日,下列城市中最有可能出现雾霾天气的是(  )
A.北京
B.上海
C.福州
D.广州
【考点】空气质量及其评价方式.
【分析】空气污染指数指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当空气污染指数小于50时,空气质量级别是一级,空气质量状况是优,当空气污染指数在51﹣100之间时,空气质量级别是二级,空气质量状况是良.
【解答】解:读表可得,北京市的空气污染指数最大,该城市最有可能出现雾霾天气.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空气质量的评价,读表解答即可.
 
4.12月25日山东省雾霾天气持续,部分高速路口临时关闭.该材料说明(  )
A.天气影响交通
B.天气影响生活
C.天气影响农业
D.天气影响生产
【考点】空气质量及其评价方式.
【分析】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态,对人生产、生活有重要的影响.
【解答】解:因雾霾天气持续,部分高速路口临时关闭,造成车辆不能上路,此事说明天气可以影响交通.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天气对人生产、生活的影响,理解解答.
 
5.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为气温日变化曲线图
B.该图所示地区位于南半球
C.该图所示地区位于海洋上
D.该图所示地区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
【考点】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
【分析】气温变化曲线是用来直观统计地区气温变化规律的图象,是用来表示气温高低变化的线条.根据气温变化曲线的走势特点,人们可以很方便的得出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以及确定气温变化的剧烈程度.还可以总结出一个地区确定时段的变化特点,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提供相应的参考.在经常使用的场合中,主要用到气温日变化曲线,气温月变化曲线,气温年变化曲线等.
【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反应的是一年12个月的气温变化,是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故A错误.
该地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因此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的陆地,故B、C错误.
该地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气温在0℃以下,因此所示地区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故D正确.根据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判读,属于基础题.
 
6.读某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图示期间该地区人口增长速度(  )
A.不断下降
B.持续加快
C.保持不变
D.无法判断
【考点】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口问题.
【分析】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逐渐降低,人的寿命不断延长.这样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较高,导致世界人口迅速增长.
【解答】解: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从题中可以看出某地区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死亡率基本保持不变,造成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所以人口增长速度不断下降.
故选:A.
【点评】考查世界的人口问题,要理解记忆.
 
7.关于世界的人种,语言、宗教和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你班同学们中的绝大部分人属于黄色人种
B.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范围最广的语言
C.佛教创始于中国,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很大
D.聚落的形成、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影响无关
【考点】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
【分析】联合国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六种语言.汉语使用人数最多,英语使用最广泛.世界三大宗教是指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
【解答】解: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大部分是黄色人种,你班同学们中的绝大部分人属于黄色人种,故A正确;
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英语,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故B错误;
佛教创建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故C错误;
聚落的形成、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影响有关,故D错误;依据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人种、聚落、语言和宗教的概况,理解解答即可.
 
8.如图是某宗教建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基督教的教堂
B.是佛教的佛寺
C.是道教的道观
D.是伊斯兰教的清真寺
【考点】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分布地区.
【分析】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它们不仅传播范围广,而且对国际政治和社会文化具有深远影响.其中基督教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
【解答】解:该图是基督教的代表性建筑基督教堂,十字架是其最典型的标志.
故选:A.
【点评】该题考查世界三大宗教的代表性建筑,属于基础题.
 
读甲(东南亚)乙(西亚)民居图,完成9﹣10题.
9.对甲乙民居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民居位于沙漠地区
B.乙民居位于季风地区
C.甲民居适于炎热多雨
D.乙民居防水效果好
【考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分析】许多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往往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是相适应的.
【解答】解:从图中看出,甲是东南亚地区的竹楼,这种房屋屋顶坡度很大,便于雨水流泻,竹楼底部离地面2米左右,既通风凉快又可以避免潮湿,适应了东南亚地区降水多、气候湿热的特点;乙是西亚地区的碉堡屋;西亚热带沙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为了减少热量的传递和风沙的入侵多建窗小平顶的碉堡房.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不同地区的民居特色,结合气候特点理解解答即可.
 
10.关于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
A.寒冷地区,房屋墙体较厚
B.河流交汇处,易形成聚落
C.传统聚落,大多就地取材
D.山区聚落密集,数量众多
【考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分析】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解答】解:寒冷地区,房屋墙体较厚,较厚的墙体可以抵御严寒,故A正确.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易形成聚落,故B正确.传统聚落,大多就地取材,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故C正确.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聚落数量少,故D错误.根据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学生要理解解答.
 
11.下列两个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商谈属于“南北对话”的是(  )
A.中国、印度
B.中国、英国
C.日本、新西兰
D.美国、加拿大
【考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分析】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针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分布的南北差异,国际上把这种差别说成是南北差距.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商谈称为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解答】解:中国、印度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属于南南合作,故A错误;
英国属于发达国家,故B正确;
日本、新西兰、美国和加拿大都属于发达国家,故C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南南合作与南北对话的概念,理解解答即可.
 
12.我县大多数的村落形态呈团块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
A.河流
B.地形
C.气候
D.交通
【考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分析】有利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有: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于耕作;②自然资源丰富;③交通便利.
【解答】解:在一些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或河口、沿海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呈团块状.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3.读某品牌手机说明书,我们能感觉到当今世界(  )
A.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B.和平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C.经济联系促进国际合作
D.品牌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分裂
【考点】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
【分析】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解答】解:结合图示得知: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产品生产的分工和协作越来越显著,经济联系促进国际合作.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国际经济与合作,要理解掌握.
 
14.高青的气候类型属于(  )
A.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考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
【分析】中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使气候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此外,由于地形多样、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气候的复杂多样性.中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向北依次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部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为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西部高原山地表现出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
【解答】解:高青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东部季风区,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四季分明,雨热同期.
故选:B.
【点评】考查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要理解记忆.
 
15.小明的作文中有以下描述语言,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奶奶很喜欢昆明四季如春的天气
B.今年夏季气温较往年偏高,气候出现了异常
C.今天的气候晴,和同学们打球很开心
D.上午晴空万里,下午雷雨交加.气候变化真大
【考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
【分析】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态.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多变.
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解答】解:昆明四季如春,是一个较长时间的相对稳定性,对气候的描述,不是对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的描述,故A错误.今年夏季气温较往年偏高,是对气候的描述,故B正确.今天时间短,是对天气的描述,故C错误.上午晴空万里,下午雷雨交加,时间短,变化快,是天气现象,故D错误.根据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解答的关键是要找出二者的区别,得出答案.
 
二、综合题
16.读世界气候分布图(图1),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
A 热带草原气候 ,B 热带雨林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 ,D 热带季风气候 .
(2)受不同因素影响,各地气候不同,其中H气候分布主要是受 纬度位置 影响,G气候分布主要受 海陆位置 影响,北美洲西海岸气候沿南北狭长分布受 地形 影响.
(3)判定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如图2):甲气候类型分布与世界气候分布图中字母一致的是 E ,乙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的 西 (东、中、西)部,丙气候特点是夏季 高温多雨 .
(4)气候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请举一例说明.
【考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
【分析】习惯上,人们按照地球上的“五带”来称呼气候,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科学家则主要依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
【解答】解:(1)读图可得,A是热带草原气候,B是热带雨林气候,C是热带沙漠气候,D是热带季风气候.
(2)受不同因素影响,各地气候不同,其中H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该气候分布主要是受纬度位置影响,G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该气候分布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北美洲西海岸气候沿南北狭长分布受地形影响.
(3)甲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世界气候分布图中E是地中海气候,乙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该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的西部,丙是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4)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湿热,适宜种植水稻.
故答案为:(1)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2)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3)E;西;高温多雨;(4)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湿热,适宜种植水稻.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读图解答即可.
 
17.读“等温线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丙点的气温是 ﹣4 ℃,丁点的气温是 ﹣6 ℃,图中L处是 低 温中心.
(2)图中等温线大致沿 东西 延伸,说明气温在 南北 方向存在差异.
(3)假如该图是山地区域,根据气温随海拔变化规律,丙比甲海拔 高 (高、低) 1 千米.
(4)乙与L附近,气温差异较大的是 L ,你判定的依据是 L处等温线密集 .
(5)世界气温的变化规律是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 ,1月份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较高的是 海洋 .
【考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分析】世界上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世界上平均最高气温最高的地方位于非洲的北部,世界上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南极洲.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一年中,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海洋上是8月,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月,海洋上是2月.
【解答】解:(1)等温线是指把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起来的线,读图可得,丙点的气温是﹣4℃,丁点的气温是﹣6℃,图中L处是低温中心.
(2)图中等温线大致沿东西延伸,说明气温在南北方向存在差异.
(3)图中甲地的气温是2℃,丙比甲低6℃,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假如该图是山地区域,根据气温随海拔变化规律,丙比甲海拔高1千米.
(4)乙处等温线较稀疏,气温差异小,L处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异较大.
(5)世界气温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1月份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较高的是海洋.
故答案为:(1)﹣4;﹣6;低;(2)东西;南北;(3)高;1;(4)L;L处等温线密集;(5)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海洋.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8.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中看人口密度最大的大洲是 欧洲 ,该洲的西部是 发达 (发达、发展中)国家最集中地区,这里大部分人属 白色 人种,多信仰 基督 教.
(2)亚洲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 东 部和 南 部,这里优越的自然条件有 地形平坦、交通运输便利、气候温和湿润,农业发展历史早 .该地区大部分国家是 发展中 (发达、发展中)国家.
(3)图中甲地区人口 稀疏 (稠密、稀疏),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气候干旱 .
(4)世界主要人口稠密地区所在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的 欧洲 和 北美洲 .
【考点】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和迁移状况;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
【分析】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地带是: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带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因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润,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对人口有极大的吸引力.
【解答】解:(1)人口密度最大的大洲是欧洲,该洲的西部是发达国家最集中地区,这里大部分人属白色人种,多信仰基督教.
(2)亚洲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这里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地形平坦、交通运输便利、气候温和湿润,农业发展历史早.该地区大部分国家是发展中国家.
(3)图中甲地区位于非洲北部,该地区人口稀疏,其主要自然原因是气候干旱.
(4)世界主要人口稠密地区所在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的欧洲和北美洲.
故答案为:(1)欧洲;发达;白色;基督;(2)东;南;地形平坦、交通运输便利、气候温和湿润,农业发展历史早;发展中;(3)稀疏;气候干旱;(4)欧洲;北美洲.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读图解答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