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春秋战国的纷争第6课西
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东周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一、春秋争霸——相继称雄为什么会出现诸侯?
西周的分封制分封出来的。
为什么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
周王室的衰微和诸侯的强大。(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诸侯为什么进行战争?
为了争夺霸主地位。
当时有哪些诸侯先后称霸?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管鲍之交 春秋时期,齐国有两位贤人,一个叫管仲,一个叫鲍叔牙。他们俩是好朋友,彼此了解,相互信任。后来,他们一起做了齐国公子的老师,管仲辅佐公子纠,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后来为了继承王位之事,公子纠被杀,管仲也成为阶下囚。公子小白要拜鲍叔牙为相并处死管仲,但鲍叔牙劝说:“管仲才能远胜于我,若以他为相,齐国定会强大起来。”公子小白听了鲍叔牙的话,决定拜管仲为相,管仲在公子小白的支持下,对齐国进行了一番改革,仅仅几年时间,齐国就富强起来了。为了让管仲有更大的空间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鲍叔牙悄悄地离开了公子小白和管仲,隐居起来。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1、齐桓公争霸2、晋文公争霸条件条件物质条件:盛产鱼盐,经济富庶管仲改革:①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②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尊王攘夷”,扩充疆界国富兵强称霸方式:召集诸侯会盟了解民间疾苦,注重发展生产,整顿内政训练军队一大强国称霸方式:城濮大战看图说史想一想,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春秋时期的霸业政治,是在以变求强的争霸过程中实现的。各大国为谋霸政而改革,因改革而富强,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齐国和晋国都通过改革迅速致强,改革都涉及内政、生产和军事等方面的内容。楚庄王于公元前614年继位。登位三年,不发号令,终日郊游围猎,沉迷于酒色,并下命::“有敢谏者,死无赦!”大夫伍举冒死进谏,喝得正痛快的楚庄王很不高兴。伍举请他猜谜语“有一只鸟停在宫殿内,三年不飞不鸣,这是什么鸟啊?”庄王答:“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 于是,庄王罢淫乐,亲理朝政,并举伍举、苏从担任要职。这就是“一鸣惊人”的来历。后任用孙叔敖为令尹,讲求得失,稳定了政局,发展了生产,从而为楚国的争霸奠定了基础。 一鸣惊人公元前606年,楚庄王想取周而代之,就借朝拜天子的名义,到周王室去问九鼎的大小轻重,结果在周大臣王孙满那里碰了一个软钉子。王孙满说:“统治天下在乎德而不在乎鼎。”庄王很不服气地说:“你不要依仗九鼎,我楚国有的是铜,我们只要折断戈戟的刃尖,就足够做九鼎了。”王孙满说:“大王您别忘了,当初夏禹是因为有德,天下诸侯都拥戴他,各地才贡献铜材,启才能铸成九鼎以象万物。后来夏桀昏乱,鼎就转移给了商;商纣暴虐,鼎又转移给了周。如果天子有德,鼎虽小却重得难以转移;如果天子无德,鼎虽大却是轻而易动。周朝的国运还未完,鼎的轻重是不可以问的。”庄王无话可说。从此以后,人们就将企图夺取政权称为“问鼎”。 问鼎中原春秋末年,江南的吴国和越国也加入了争霸战争伍子胥孙武吴王阖闾任用楚人伍子胥和齐人孙武为将,一举攻破楚国都城郢。兴人是兴国的关键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称霸一时诸侯争霸的实质和影响实质: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享受的政治、经济特权。影响:它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灾难。1.大国在争霸与兼并战争中开拓了疆土,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2.促进了民族融合,大大密切了华夏族与其他各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各族的经济发展。
3.各国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不得不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改革,以实现富国强兵,从而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赵燕齐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东 南 西 北 上 中 下楚秦韩魏二、战国七雄——相互兼并楚秦韩魏赵燕齐燕齐赵燕齐魏赵燕齐韩魏赵燕齐楚韩魏赵燕齐燕齐魏燕齐韩魏燕齐楚韩魏燕齐秦楚韩魏燕齐赵秦楚韩魏燕齐楚晋齐秦燕春秋列国形势图战国列国形势图三家分晋赵魏韩田氏代齐七国的形成原有的国家:楚、秦、燕东南西北上中下,齐楚秦燕赵魏韩同时存在赵魏齐桂陵救命啊!桂陵之战——围魏救赵公元前342,魏国进攻韩国,韩国也向齐国求救。次年,齐国仍以孙膑为军师,出兵围魏救韩。魏国又派庞涓带兵10万迎战。孙膑主动后撤,采用减灶计(第一天,在撤出营地留下的军灶,足够10万人吃饭用;第二天留下的军灶只5万人吃饭用,第三天只够3万人吃饭用)。庞涓察看军灶变化,以为齐军大量逃亡。于是,他轻敌猛进,追到马陵。那时天已大黑,魏军点火,见一棵树上写着“庞涓死于此树之下”。这时齐军万箭齐发,魏军主力被歼灭,庞涓拔剑自刎。从此,魏国大大削弱,齐国强大起来,孙膑名扬天下。 马陵之战——减灶计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打败。 长平之战——纸上谈兵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春秋争霸战争与战国兼并战争大比较春秋的争霸1、军队数量较少,往往一天就决定战争胜负。2、强者通过召集盟会确立霸主地位军队数量:称霸方式:战国的兼并1、几十万大军,持续几个月,死伤几万几十万。2、强者吃掉弱者,进而统一中国。课堂小结东周春秋争霸战国七雄第一个霸主:齐桓公第二个霸主:晋文公第三个霸主:楚庄王三家分晋
田氏代齐齐楚秦燕赵魏韩
东南西北上中下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长平之战1.观察战国形势图,其中①、②、③、④
四处分别为( )
A.燕、楚、齐、秦 B.燕、齐、秦、楚
C.齐、秦、楚、燕 D.楚、燕、齐、秦
2.据《变迁中的古代社会》统计,公元前722至前464年的259年中,38年没有战争;公元前463至前222年的242年中,约89年没有战争。这一“变迁”的历史时期是( )
A.夏商时期 B.西周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3.对诸侯争霸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促进了民族融合
B.给人民带来了灾难
C.加剧了民族分裂的趋势
D.加快了统一的步伐 同步练习CBC4.战国初期,三家分晋的卿大夫是( )
①韩 ②赵 ③楚 ④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成语“围魏救赵”出自著名的战役( )
A.城濮大战 B.长平之战
C.马陵之战 D.桂陵之战
6.下列诸侯国中,既属于“春秋五霸”,又属于“战国七雄”之一的是( )
A.吴国 B.晋国 C.齐国 D.宋国 DDC7.识图题(请在下图方框内填出战国时期主要国家的名称和重要战役。) 齐楚秦燕赵魏韩长平之战桂陵之战马陵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