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靶归来》
教材分析:
这首著名的歌曲是音乐家“王永泉”于1960年在部队期间创作的!曲调有如歌词的翅膀,佳词配上妙曲自然展翅飞翔。凭藉王永泉对民族音乐的深厚素养,在汲取了陕北民歌的元素后,经过反复咏唱,水到渠成。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合唱的一些基础知识。
2、能够在老师的引导和指挥下完整的合唱整首歌曲。
3、唱出军歌的气势,使歌曲唱的铿锵有力,意气风发。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克服大脑中已熟悉的一声部的旋律,熟练掌握二声部的音准及节奏。
2、两个声部的均衡性,各声部音色的统一性。
3、解决好二个声部中各乐句、乐段间的衔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唱歌曲《打靶归来》
a、分声部学唱歌曲。
b、分声部边打节奏边唱歌曲。
c、重点教唱男生的声部,要求学生唱出军歌的气势出来,尤其是一二一的地方,更要体现铿锵有力的特点出来。
d、注意女生声部开唱的前面有六拍休止符,表示要等男生先唱六拍之后,女生再开始演唱。
e、合唱歌曲(特别注意女生什么时候开始演唱),演唱时注意声部的协调性。
三、音乐创编活动
1、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唱。
2、用舞蹈来增添歌曲的气氛。
3、把独唱、对唱、齐唱、合唱、轮唱四种演唱形式融入到歌曲中去合唱歌曲《打靶归来》。
四、课堂小结
对于初次正式接触合唱歌曲的他们,对合唱充满了好奇感,所以热情非常高,和老师也密切配合,在歌曲的学习中,让学生边学歌曲边打节奏,既让学生动起来了,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让学生感受到了节奏在乐曲中的重要地位,再者,最后一个音乐创编活动环节的创设,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关注到了学生的差异性,让学生们各显身手,使得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得到了提前的挖掘。
课件10张PPT。打靶归来根据歌曲,引导学生创编动作(情境),更好的表现歌曲。?
分辨歌曲节拍的变化,理解进行曲的特点。
?
引导学生体会音乐要素(节拍、速度、力度、音色)对歌曲情绪的影响。这首著名的歌曲是音乐家“王永泉”于1960年在部队期间创作的!
据音乐史料记载及王本人的口述——当时王永泉在解放军步兵某团任俱乐部主任,正准备为全军文艺汇演创作一首歌曲,偶然在一年前(1959年)的刊物上瞥见一首四句小诗,既:“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胸前红花映彩霞,清脆的枪声满天飞”。
小诗的作者是“牛宝源”。这首不显眼的小诗,被王永泉发现,觉得诗虽平常,然内容还能与自己的创作思路吻合。
由于当时汇演在即,时间紧迫,无暇新作,遂将就着对小诗进行了研究,修改了有悖“常识”的地方。使其更适合歌曲的演唱格式及韵调。创作背景:人物简介:王永泉(1928-2007)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著作权法协会常务理事。沈阳军区政治部前进歌舞团作曲家。主要作品《打靶归来》《我当上解放军》《志愿军的铁匠炉》等200多首脍炙人口的革命
歌曲。人物简介:牛宝源北京市东元律师事务所律师,北京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英语学士,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
其他作品:
《今日湘江格外美》《萨尔浒我的家乡美》相声作品《车行记》歌曲介绍:歌曲表达的内容是夕阳西下,一队战士扛着枪打靶归来的情景。采用了陕北民歌风格的音调和部队进行曲的节奏特点,谱写这首歌。
歌中根据旋律音名所加的衬词和末尾的口令,十分生动而形象地表现了人民战士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战斗风貌和乐观精神。歌曲介绍:把独唱、对唱、齐唱、合唱、轮唱四种演唱形式融入到歌曲中去合唱歌曲《打靶归来》。总结:《打靶归来》的成功就像是一个意外,但也离不开作曲者丰富的想象力。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要注意身边的点滴小事,也许不经意间,这件小事能够成为人尽皆知的大事。
同时,我们又一次一起体会了军队中战士的风采,感受到了他们的团结和快乐氛围。所以,同学们,我们要不要在学习中也应该时刻带着这种快乐做每一件事情?谢谢观看!乐段
乐段是构成独立段落的最小结构。乐段的长度取决于作品的速度、节拍和体裁。
乐段特征:
1.乐段是音乐作品中表现完整乐思或相对完整乐思的最小结构,是建立在单一主题上的、最小的完整曲式。
2.乐段的组成部分是乐句, 乐句间互相用终止式分开来, 又通过终止式的功能关系联合成有机的曲式结构。
3.乐段常由几个乐句组成,这些乐句之间具有问答呼应的关系。由两个或四个乐句组成乐段, 是比较常见的现象, 但也有由三个、五个或更多乐句组成的乐段, 或由一个独立乐句组成的乐段。
4.主调音乐风格的乐段, 在陈述、发展和结束乐思时, 和声的表现手法起很大作用。因此, 和声和旋律的完满终止是乐段结束时的典型标志。乐段可结束于开始时的调性, 亦可结束于关系调或其他调性的完全终止上,后者称为转调乐段。
5.乐段的结构规模一般不太长大,但形式完整、统一, 能体现鲜明的音乐形象。由于乐段常是主题的原始陈述大多数乐段的陈述是呈示型的。
什么是领唱
(1)合唱时,由一个或几个人带头唱(有时由几个人轮流独唱)。韩北屏《非洲夜会·奴隶和奴隶海岸》:“一个嗓音特别嘹亮的人领唱,众人用黑人天赋的宽广的低音和唱”。
(2)指带头唱的人。《小说月报》1982年第9期:“要把这首歌的真正风味唱出来,还需要有一个领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