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版九年级音乐上册 第四单元 海浪的嬉戏-资源包【教学设计+课件+素材】 (10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冀少版九年级音乐上册 第四单元 海浪的嬉戏-资源包【教学设计+课件+素材】 (10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10-30 13:29:56

文档简介

《海浪的嬉戏》
教材分析:
交响素描《大海》是德彪西创作的一部音乐画卷,它由三幅交响素描组成。三首素描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生动地描绘了充满阳光的海面上变化无常的景象,描绘了海的气氛和海的性格。它们既像是一部由三个乐章组成的交响曲,又好像是一首庞大的交响诗。
本课欣赏的是《大海》的第二首《海浪的嬉戏》。
《海浪的嬉戏》描绘的是浪花在欢快地嬉戏。如果把德彪西的三幅素描看做一部篇幅不太大的交响曲的话,那么这第二幅便是其中的一个辉煌的谈谐曲乐章。海有万千变化,有时安静沉着,有时又令人感到困惑。而这第二幅,作者集中描绘的却是它的自我欢娱——浪的游戏。在无数轻快典雅的乐句中,在色彩斑润的和声对置下,汹涌的波涛和腾越的浪花,以及后浪推前浪的不停顿冲击,成为乐曲的中心。轻快的舞蹈性旋律与节奏及其恢谐性的笔法,构筑成这一印象主义的音乐画卷。
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海浪的嬉戏》,让学生初步了解西方近代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
赏析《海浪的嬉戏》,感受、体验其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
领会和理解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具:
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投影仪、磁带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交流本课预习“关于海的文学描述
(二)讲明本课学习内容
1.了解印象派的音乐风格;
2.欣赏交响素描《大海》第二首《海浪的嬉戏》。
二、欣赏乐曲
(一)展示思考题:这部作品与以往欣赏过的作品有不同吗:你能说出有哪些不同?
(二)学生初听《海浪的嬉戏》。
(三)老师引导学生回答思考题。
三、向学生展示法国绘画大师莫奈的风景画《印象:日出》:
1.学生讲述对画的理解
2.老师讲述: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法国兴起了一个画派。他们把颜色彻底分离.用颜色的冷暖来交织画面,是一种艺术的革命。他们采取交阳光下直接作画的方法,主张捕捉自然界的瞬间印象。实际上就是冲淡理性的东西,追求瞬间的感觉。《印象:日出》真实地描绘了法国海港城市早晨日出时的光与色给予画家的视觉印象,突破了传统画法的束缚,被称为印象主义绘画。
四、简介印象主义音乐:
(一)设疑:你了解印象主义音乐吗?
(二)学生交流和讨论。
(三)教师归纳:印象主义音乐产生于十九世纪末,它是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影响而出现的音乐流派。它力求改变浪漫主义的主观情感表现,采用印象主义的创作手法,渲染神秘朦胧,若隐若现,虚无缘渺的气氛和色彩,主张捕捉自然界的瞬间印象。
五、赏析《海浪的嬉戏》片断:
(一)谱例1
(二)展示思考题:
1.这个片断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2.这个片断描绘了大海怎样的景象?
(三)教师归纳:
这首乐曲几乎都是由这样短小的动机,和不大有规律的节奏型组成的。这些旋律片断生动而迷人地表现出海浪的泡沫和水珠,以及阳光在起伏的海面上映出的闪光。这个片断是由长笛、单簧管及小提琴演奏的。
(四)作者简介:
德彪西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法国杰出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和音乐评论家,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
他著名的作品有管弦乐《牧神的午后》前奏曲。钢琴曲《月光》,以及《云》、《节日》、《大海》等作品。
罗曼·罗兰对德彪西是这样描绘的:“这是一个伟大的梦境画家。”
六、聆听《海与辛马德的船》片断(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曲):
(一)展示思考题:
1.听后产生了怎样的联想?
2.你能哼唱主题旋律吗?能辨别音色吗?
3.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是哪一个音乐流派的代表?(民族乐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