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一夜》简介
相传古时候,在古阿拉伯的海岛上,有一个萨桑王国,国王名叫山努亚。有一天,山努亚和他的弟弟萨曼来到一片紧邻大海的草原,当他们正在一棵书的封面树下休息时,突然海中间冒起一个黑色的水柱,一个女郎来到了他们身边,并告诉他们天下所有的妇女都是不可信赖、不可信任的。
国王山努亚和弟弟萨曼回到萨桑王国后,发现王后行为不端,他们便杀死王后。从此,山努亚深深地厌恶妇女便又杀死宫女,他存心报复,又开始每天娶一个女子来过一夜,次日便杀掉再娶,完全变成了一个暴君。这样年复一年,持续了三个年头,整整杀掉了一千多个女子。
宰相的大女儿山鲁佐德,对父亲说她要嫁给国王,她要试图拯救千千万万的女子。山鲁佐德进宫后每天晚上都给国王讲一个故事,但是她却每天晚上讲,而且只讲开头和中间,不讲结尾。国王为了听故事的结尾,就把杀山鲁佐德的日期延迟了一天又一天。就这样,山鲁佐德每天讲一个故事,她的故事无穷无尽,一个比一个精彩,一直讲到第一千零一夜,终于感动了国王。山努亚说:“凭安拉的名义起誓,我决心不杀你了,你的故事让我感动。我将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永远保存。”于是,便有了《一千零一夜》这本书。
《海洋与辛巴德的船》
教学内容
1、作曲家简介和欣赏交响组曲《海洋与辛巴德的船》;
2、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补充有关《一千零一夜》的故事。
教学准备
教案、钢琴、音乐教学光盘、课件、多媒体等设备。
教学目标
1、通过交响组曲《海洋与辛巴德的船》的欣赏,逐渐培养专心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
2、通过音乐作品的欣赏与演唱,启发、引导学生养成聆听音乐作品的良好习惯,积极参与感受与体验,充分展开想象。
3、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
4、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所表现的乐观精神。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
发表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想,并有所感动与感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课前播放歌曲《大海摇篮》,让学生轻松地进音乐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欣赏《海洋与辛巴德的船》
1、作曲家简介: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课件)
2、讲《一千零一夜》的故事。(课件)
3、听辨情绪不同的音乐主题片段。
(1)暴君沙赫里亚尔的音乐主题形象。
(2)聪明、美丽的舍赫拉查德音乐主题形象。
(3)水手辛巴德出海远航冒险音乐主题形象。
三、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大海宽阔无垠,变幻无穷,表现大海的音乐也是丰富多彩的。请大家欣赏一组表现大海的世界名曲,能说出歌名和国家吗?
中国《大海啊故乡》、意大利《桑塔露琪亚》、印尼《划船曲》。
四、小结
《海洋和辛巴德的船》分析
辛巴德是一个有各种奇异经历的勇敢航海家,他多次出海远航,触礁沉没,但却死里逃生。
第一乐章中,作曲家着力表现无边大海的各种变化奇幻的景象。通过大海主题和配器、织体的各种音响,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乐曲采用了无展开部的奏鸣曲式,在序奏中首先呈现的是威严而冷酷的苏丹王主题。此曲由三支长号和一支大号主奏,雄浑阴沉,带有宣叙调特点,接着由独奏小提琴奏出了舍赫拉查德的第二主题,带有阿拉伯音乐风格的东方音乐特有的妩媚色彩的旋律,表现了舍赫拉查德聪慧柔美、委婉迷人的性格,与苏丹王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两个主题在全曲中多次变化再现,在不同场合表现了不同内容和不同音乐形象。中提琴、大提琴不断反复的伴奏音型,带有较强的波动感,描绘了起伏动荡的海浪。
在这背景下,苏丹王的主题演变成大海主题,成为奏鸣曲主部主题:这是个宁静、平和的主题,仿佛可见到辛巴德的船在粼粼波光的海面上飘然滑行。接着长笛奏出柔和的辛巴德主题:接着,小提琴独奏再现舍赫拉查德主题,通过变奏使原来宁静的主题逐渐变得激动不安,预示着大海在骚动,暴风雨将来临,以及辛巴德与海浪搏斗的惊险场面。进入再现部后,大海主题呈现出剧烈、不安和动荡,描写了狂风巨浪的肆虐。最后乐曲再现,重现大海主题和副部主题,在渐趋平静的气氛中,辛巴德的小船平稳地渐渐远去。
课件8张PPT。海洋与辛巴德的船——选自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
交响诗与交响组曲的概念交响诗:一种形式自由的有标题的单乐交响音乐,往往具有哲理性,并有诗意的意境,有时又与一定的文学题材相关联。
组曲:几个各具独立完整结构的乐曲,在相关题材统一的艺术构思下,组合而成的器乐套曲。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简介里姆斯基-柯萨科夫于1844年3月18日生在诺夫戈罗德省齐赫文市一个贵族家庭里。六岁起,他开始学习弹奏钢琴,近十一岁就尝试写作乐曲。1856年满十二岁时,他被选入彼得堡海军士官学校,同时不断地进行他的音乐研究。1861年底他开始结识了巴拉基列夫,并参加了他的“小组”活动;同当时这些进步的俄罗斯音乐家的交往,开拓了他的艺术视野,坚定了他从事音乐创作的信念,他的《第一交响曲》就是在巴拉基列夫的直接指导下写出的。赏析《海与辛巴德的船》回答问题1.听后产生了怎样的联想?2.你能哼唱主题旋律吗?能辨别音色吗?3.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是哪一个音乐流派的代表?4.德彪西对海的描述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对海的描述有什么不同?5.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记下自己瞬间的感觉? 总结归纳1.旋律方面:不易歌唱,瞬息万变,轮廓朦胧模糊,但有踪迹可寻。而在其他音乐流派中,特别是民族乐派的旋律,尤其易于歌唱。
2.节奏上不强调节拍重音。在作品中,音乐小心地柔和流动地遮掩了节奏的律动,从一个小节滑向下一个小节。 3.在曲式结构上:倾向于小型作品,用简单灵活的形式代替奏鸣曲式结构。 总结归纳4.和声方面:追求模糊的混合色彩,具有捉摸不定闪烁的图画性质。德彪西强调音程八、五度的平行进行,而这样的平行运动在古典时期是禁用的,他多用其他乐派认为不协和的和声,如二度进行及九和弦等,这样就使他的作品出现了奇妙的色彩。
5.调式方面:由于更多地运用上述手法,使得印象派的音乐既不在大调上也不在小调上,而在二者之间摇摆,在各种调的边缘徘徊,创造出难以捉摸的效果,就像是印象派绘画中朦胧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