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四川省达州市通川七中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你认为这种说法以哪件事情作为标志( )
A.抗美援朝
B.辛亥革命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五四运动
2.“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赞扬的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和“改革开放富起来”的领袖人物分别是( )
A.毛泽东、周恩来
B.邓小平、江泽民
C.毛泽东、邓小平
D.江泽民、胡锦涛
3.每周一的上午,我们都要举行升国旗的仪式.把五星红旗定为新中国国旗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中共八大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4.某历史兴趣小组开设一个有关抗美援朝时期人物的专题网站,收录的历史人物不包括( )
A.黄继光
B.叶挺
C.邱少云
D.彭德怀
5.毛泽东曾十分风趣而深刻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因此,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发展( )
A.重工业
B.商业
C.轻工业
D.农业
6.“喜马拉雅山再高也有顶,雅鲁藏布江再长也有源,藏族人民再苦也边,共产党来了苦变甜……”至今为止,西藏人民”苦变甜”的生活已有( )
A.55年
B.45年
C.65年
D.60年
7.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事件是( )
A.西藏和平解放
B.南京解放
C.新中国的成立
D.抗美援朝的胜利
8.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②1952年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完成
③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④抗美援朝司令是彭德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记录片《“铁人”王进喜》摄制组将进行实地拍摄,他们选择的外景地应该是( )
A.西藏阿里
B.辽宁抚顺
C.河南兰考
D.大庆油田
10.“芝麻赛玉,玉米比人大”。这句话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打油诗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的成果
B.农业合作社的优越性
C.一五计划的成就
D.”大跃进”时的浮夸风
11.20世纪50年代中国进行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指( )
①工业②农业③手工业④资本主义工商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什么时候颁布的( )
A.1949年
B.1950年
C.1954年
D.1956年
13.“文化大革命”中最的冤案受害者是( )
A.邓小平
B.刘少奇
C.彭德怀
D.陈毅
14.文化大革命束的标志是( )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粉碎江青为首的反革命集团
C.邓小平再次复出主持中央工作
D.毛泽东逝世
15.许多事物往往被印上时代的特色,这在人们的姓名中也有所体现.下列名字与其出生时代特征不相符的是( )
A.生于1949年,取名建国
B.生于1951年,取名援朝
C.生于1958年,取名跃进
D.生于1964年,取名文革
16.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是( )
A.江苏华西
B.山东沂蒙
C.安徽凤阳
D.广东深圳
17.带动长江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是( )
A.深圳
B.上海
C.重庆
D.武汉
18.1979年3月,邓小平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是要坚持( )
A.社会主义道路
B.改革开放
C.四项基本原则
D.共产党的领导
19.城市经济改革的重点是( )
A.个体手工业
B.资本主义工商业
C.个体商业
D.国有企业
2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下列各项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沿海开放地区②经济特区③沿海开放城市④内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③②④
D.②①③④
二、列举题(共14分)
21.列举四项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22.列举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的成员。
23.列举建国初期巩固政权的主要措施(至少三点)
三、材料题
24.观察下列几幅图,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图三人物分别是、
(2)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哪些精神?
25.中国打开封闭的国门走向世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下页图中ABCD分别代表我国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
A、
B、
C、
D、
(2)对外开放给我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四、简答题
26.《春天的故事》的部分歌词:“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1)这里的“春天”指什么?为什么说1979年“是一个春天”?
(2)“有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指的是谁?
(3)老人在1979年“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
(4)“春天”的到来与党哪次重要会议的召开相关?这次大会做出了什么伟大决策?会议有什么重要意义?
2015-2016学年四川省达州市通川七中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你认为这种说法以哪件事情作为标志( )
A.抗美援朝
B.辛亥革命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五四运动
【考点】新中国成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解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人民百年被侵略的屈辱历史,从此站起来了,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故选C.
2.“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赞扬的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和“改革开放富起来”的领袖人物分别是( )
A.毛泽东、周恩来
B.邓小平、江泽民
C.毛泽东、邓小平
D.江泽民、胡锦涛
【考点】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的成就和意义.
【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的知识点.
【解答】1949年10月1日,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所以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的是毛泽东.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改革开放使中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所以“改革开放富起来”的领袖人物邓小平.
故选C.
3.每周一的上午,我们都要举行升国旗的仪式.把五星红旗定为新中国国旗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中共八大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考点】新中国成立.
【分析】考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内容.
【解答】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制定了《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确定:五星红旗为新中国的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北平改名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新中国采用公元纪年.大会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故选B.
4.某历史兴趣小组开设一个有关抗美援朝时期人物的专题网站,收录的历史人物不包括( )
A.黄继光
B.叶挺
C.邱少云
D.彭德怀
【考点】抗美援朝.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时期历史人物.
【解答】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称为“最可爱的人”.邱少云、黄继光都是朝鲜战场上的战斗英雄.故抗美援朝时期人物不包括叶挺.
故选B.
5.毛泽东曾十分风趣而深刻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因此,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发展( )
A.重工业
B.商业
C.轻工业
D.农业
【考点】一五计划.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内容.
【解答】1953年我国实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1957年我国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完成,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故选A.
6.“喜马拉雅山再高也有顶,雅鲁藏布江再长也有源,藏族人民再苦也边,共产党来了苦变甜……”至今为止,西藏人民”苦变甜”的生活已有( )
A.55年
B.45年
C.65年
D.60年
【考点】西藏和平解放.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藏的和平解放.
【解答】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胜利进抵拉萨,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大陆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2016﹣1951=65年.
故选C.
7.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事件是( )
A.西藏和平解放
B.南京解放
C.新中国的成立
D.抗美援朝的胜利
【考点】西藏和平解放.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
【解答】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胜利进抵拉萨,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大陆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故选A.
8.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②1952年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完成
③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④抗美援朝司令是彭德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一五计划;抗美援朝.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解答】①说法错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国家独立,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②说法错误,1952年土地改革是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③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和④抗美援朝司令是彭德怀,说法正确.③④符合题意.
故选D.
9.记录片《“铁人”王进喜》摄制组将进行实地拍摄,他们选择的外景地应该是( )
A.西藏阿里
B.辽宁抚顺
C.河南兰考
D.大庆油田
【考点】社会主义建设英雄模范人物.
【分析】本题考查王进喜的事迹.
【解答】在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了大批先进人物,其中就有大庆油田的石油工人王进喜,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被誉为“铁人”.
故选D.
10.“芝麻赛玉,玉米比人大”。这句话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打油诗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的成果
B.农业合作社的优越性
C.一五计划的成就
D.”大跃进”时的浮夸风
【考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大跃进运动.
【解答】题干“芝麻赛玉,玉米比人大”,是大跃进运动浮夸风的真实写照.20世纪50年代,党和政府错误发动了“大跃进”,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这就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
故选D.
11.20世纪50年代中国进行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指( )
①工业②农业③手工业④资本主义工商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三大改造.
【分析】本题考查三大改造.
【解答】1953年,我国开始对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此社会主义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故选D.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什么时候颁布的( )
A.1949年
B.1950年
C.1954年
D.1956年
【考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解答】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故选C.
13.“文化大革命”中最的冤案受害者是( )
A.邓小平
B.刘少奇
C.彭德怀
D.陈毅
【考点】文化大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的知识点.
【解答】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被开除出党,不久,刘少奇含冤病逝.这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故选B.
14.文化大革命束的标志是( )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粉碎江青为首的反革命集团
C.邓小平再次复出主持中央工作
D.毛泽东逝世
【考点】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的知识点.
【解答】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它成为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标志.197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故选B.
15.许多事物往往被印上时代的特色,这在人们的姓名中也有所体现.下列名字与其出生时代特征不相符的是( )
A.生于1949年,取名建国
B.生于1951年,取名援朝
C.生于1958年,取名跃进
D.生于1964年,取名文革
【考点】史实辨析题;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事件时间的掌握.
【解答】A.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成立,正确.
B.抗美援朝发生在1950﹣1953年,正确.
C.大跃进运动开始于1958年,正确.
D.文化大革命开始于1966年,错误.
故选D.
16.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是( )
A.江苏华西
B.山东沂蒙
C.安徽凤阳
D.广东深圳
【考点】农村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知识.
【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先试行的地区是安徽凤阳.
故选C.
17.带动长江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是( )
A.深圳
B.上海
C.重庆
D.武汉
【考点】历史文化常识.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历史文化常识.
【解答】上海为中国广大内陆尤其是长江沿岸地带起到辐射带动作用,为长江沿江地带提供科技力量,高素质人才,雄厚的资金,广阔的市场,便捷的交通,促进长江沿江地带的产业升级,优化长江沿江地带产业的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成为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龙头”.
故选B.
18.1979年3月,邓小平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是要坚持( )
A.社会主义道路
B.改革开放
C.四项基本原则
D.共产党的领导
【考点】中共十五大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解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起步.实行改革开放后,邓小平针对改革开放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又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故选C.
19.城市经济改革的重点是( )
A.个体手工业
B.资本主义工商业
C.个体商业
D.国有企业
【考点】国有企业改革.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经济改革的重点.
【解答】1985年,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围绕所有制结构、管理模式和分配制度三方面进行改革,通过改革,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故选D.
2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下列各项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沿海开放地区②经济特区③沿海开放城市④内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③②④
D.②①③④
【考点】对外开放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形成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解答】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后来,又开放了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现在,对外开放区已从沿海地区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②③①④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列举题(共14分)
21.列举四项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考点】中共十五大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四项基本原则的认识.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作了题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邓小平在讲话中提出必须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即“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故答案为:
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22.列举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的成员。
【考点】组合列举题;文化大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
【解答】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了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组成的“四人帮”,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故答案为:
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
23.列举建国初期巩固政权的主要措施(至少三点)
【考点】组合列举题;抗美援朝;土地改革.
【分析】本题考查建国初期巩固政权的主要措施.
【解答】1950年~1952年的土地改革,使广大农民分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1950年~1953年的抗美援朝粉碎了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企图,从外部巩固了人民政权.镇压反革命运动简称镇反运动,是1950年12月至1951年10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清查和镇压反革命分子的政治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同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并称的三大运动之一.历时两年多的镇压反革命运动,范围涉及到全国几乎所有地区,从基本上肃清了国民党残留的反革命势力,并清除了一批帝国主义间谍.曾经猖獗一时的匪祸,也已基本扑灭,使我国的社会秩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安定,有力地支持、配合了土改运动和抗美援朝战争,巩固了人民政权.
故答案为:
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
三、材料题
24.观察下列几幅图,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图三人物分别是、
(2)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哪些精神?
【考点】材料解析题;社会主义建设英雄模范人物;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的英雄人物的知识点.
(2)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
【解答】(1)图一是《王进喜》,图二是《邓稼先》,图三是《焦裕禄》.他们都是我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的先进人物.因此图一、图二、图三的人物依次是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
(2)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例如: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都是我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的先进人物,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学到艰苦创业的精神;敬业、爱国的精神;一心为公的精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心系祖国和人民等精神.
故答案为:
(1)依次为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
(2)艰苦创业的精神;敬业、爱国的精神;一心为公的精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心系祖国和人民等.(言之有理即可)
25.中国打开封闭的国门走向世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下页图中ABCD分别代表我国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
A、 珠海
B、 深圳
C、 汕头
D、 厦门
(2)对外开放给我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考点】材料解析题;对外开放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阐述见解题.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经济特区设立的知识点.
(2)本题考查的是对外开放影响的知识点.
【解答】(1)题干的材料是《经济特区设立示意图》.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是珠海、深圳、汕头、厦门.珠海位于珠江口的西岸,故A应填珠海.深圳位于珠江口的东岸,故B应填深圳.汕头位于广东省的东部,故C应填汕头.厦门位于福建,故D应填厦门.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给我国带来了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培养了大批技
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故答案为:
(1)从下向上依次为珠海、深圳、汕头、厦门.
(
2)对外开放对我国的影响: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给我国带来了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培养了大批技
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四、简答题
26.《春天的故事》的部分歌词:“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1)这里的“春天”指什么?为什么说1979年“是一个春天”?
(2)“有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指的是谁?
(3)老人在1979年“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
(4)“春天”的到来与党哪次重要会议的召开相关?这次大会做出了什么伟大决策?会议有什么重要意义?
【考点】材料解析题;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农村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对外开放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的知识点.
(2)本题考查的是邓小平历史功绩的知识点.
(3)本题考查的是经济特区的知识点.
(4)本题考查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知识点.
【解答】(1)材料“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反映的是改革开放.这里的“春天”指的是改革开放.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79年,改革开放开始,中国进入到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2)材料“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反映的是改革开放.材料中的“老人”指的是邓小平.
(3)材料“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反映的是改革开放.材料中老人在1979年“画了一个圈”指的是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设立.
(4)材料中的“春天”指的是改革开放.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故答案为:
(1)春天指改革开放;因为1979年是中国改革的开始,从此我国历史进入到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所以称春天.
(2)邓小平.
(
3)建立经济特区.
(
4)跟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016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