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0张PPT。物态变化(一)温度及温度计1、温度 温度概念: 单位:表示物体冷热程度
的物理量摄氏度 , 符号:℃37℃读作:________________
-15℃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37摄氏度零下15摄氏度或负15摄氏度作用: 构造:原理:摄氏温度的规定:温度计2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规定为0℃;一个标
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
度规定为100℃。使用前观察:使用温度计的使用估:选:放:读:取: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适当的温度计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在被
测液体中读数时视线与玻璃柱液面齐平取出温度计,整理器材量程和分度值注意: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与容器底部和侧壁接触,
读数时视线不能俯视和仰视,先读数后取出
温度计。3、体温计量程:分度值:0.1℃注意: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使用
前应将玻璃管内水银甩回玻璃泡,
如果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就用
来测病人的体温,读数值只升不
降。35℃~42℃(二)物态变化固态液态汽态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升华(吸热)凝华(放热)1、熔化和凝固固体晶 体:有固定的熔点和
凝固点。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和凝固点熔化1、熔化和凝固概念: 熔点: 晶体熔化的条件:晶体熔化时的特点: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晶体熔化时的温度1、温度达到熔点
2、继续吸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1、熔化和凝固凝固概念:凝固点:晶体凝固的条件:晶体凝固时的特点: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晶体凝固时的温度1、温度达到凝固点
2、继续放热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记住: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晶体凝固曲线非晶体凝固曲线时间时间温度温度2、汽化和液化汽化概念: 方式蒸发 沸腾 物质由液态变成汽态的现象概念:特点:影响
蒸发
的因
素:1、液体的温度2、液体表面积的大小3、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蒸发在任何温度下,在液体表面进行
的平缓的汽化现象蒸发吸热,具有致冷作用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沸腾 概念: 沸点:液体沸腾的条件: 液体沸腾时的特点: 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
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
化现象。沸腾吸热液体沸腾的温度1、温度达到沸点
2、继续吸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一定温度任何温度液体内部和表面液体表面剧烈平缓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液化 概念: 方式 降低温度使汽体液化压缩体积使汽体液化物质由汽态变成液态的现象所有气体在温度降低到足够
低时,都能液化。记住:所有的“白气”、雾、露等现象都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注意:降低温度、压缩体积可当独使用
也可同时使用。3、升华和凝华升华概念: 特点:凝华概念:特点: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凝华放热三、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1、冬天嘴呼出的“白气”的形成—— 2、雾的形成——3、露的形成—— 4、霜的形成——5、用久日光灯管变黑—— 6、冰镇啤酒瓶“冒汗”——7、用久的电灯的灯丝变细—— 8、天空中云的形成——9、舞台上干冰形成的白雾—— 10、冰棒冒“白气”——11、烧开水时,水面冒出的“白气”—— 12、冰棒纸上结的“霜”——液化液化液化凝华先升华后凝华液化升华液化和凝华先升华后液化液化先汽化后液化凝华练习
例1、两支内径不同,下面玻璃泡水银量相等的合格
的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则会
看到( )
A、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
B、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D、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两支温度计示
数相同D例2、有一支刻度均匀,但实际测量不准确的温度计,把它放
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4℃;把它放在1个标准大气压
下的沸水中,示数为94℃,把它放在某液体中时,示数
为22℃,则该液体的实际温度是__________。分析:根据摄氏温度的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一个
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因此该温度计的每一格表
示的温度变化是100℃/90=10℃/9,当温度计的示数为22℃时
表示该液体的温度是在0℃(温度计上的4℃)以上22﹣4=18
个格刻度线表示的温度。即为:t =(10℃/9)×18=20℃20℃例3、有两支用后都没有甩过的体温计,它的示数都是37.5℃,分别用来测量两位病人的体温。若两位病人的实际体温分别是37℃和38℃,那
么这两支体温计的示数分别为( )
A、37.5℃、37.5℃ B、37℃、38℃
C、37.5℃、38℃ D、37℃、37.5℃ C 例4、物理实验课上,老师让同学们测量一下水的温度,以下是有关的几个实验步骤,请你合理排列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
A、选取温度计,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和分度值
B、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水中
C、估计被测水的温度
D、观察并记录温度计示数
E、从水中取出温度计C D A B E 例5、图是晶体的凝固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晶体在EF段呈液态,温度不变
B、晶体在FG段处于凝固过程,温度上升
C、晶体在FG段处于凝固过程,温度不变
D、晶体在GH段呈固态,温度不变
O
t/min温度/℃EFGH分析:晶体的熔化和凝固互为逆过程,可得:
在EF段晶体呈液态,并丛E点到F点过程中晶体
在放热,温度降低,达到F点时,达到晶体的 凝固点。
在FG段,晶体呈固、液并存状态,是晶体的凝固过程,
并且从F点到G点的过程中固体占的比列逐渐增大,晶体放热,
温度不变,达到G点时,液体全部变成固体。
在GH段晶体呈固态,从G点到H点过程中,晶体放热,
温度降低。
C例6、为什么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总是0℃? 答:冰水混合物中的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
点都是0℃。晶体在熔化时和晶体在凝固时,
温度保持不变。当外界温度高于0℃时,冰吸
收热量熔化成水;当外界温度低于0℃时,只
能促进水凝固成冰;外界温度等于0℃时,冰
水混合物与外界不发生热传递,冰不熔化成水,
水也不凝固成冰;所以,无论外界温度怎样变化,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总是0℃ 例7、在严寒的雪山高原上,边防战士生活非常
艰苦,经常从野外取雪加热成水,供饮水和使
用,图中能正确描述这个过程的图象是( )
T温T温T温T温t时t时t时t时ABCD分析:雪熔化时温度为0℃,并且雪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全
部熔化后,温度才继续升高,当升高到100℃时,达到沸点,再继
续吸热,水开始沸腾,温度不再升高。该题要求有饮水和使用两
种情况,因此,B表示饮用,A表示使用。A B例8、萘的熔点为80℃,80℃的萘处于( ) A、固态 B、液态
C、固液混合态 D、三种状态都有可能分析:萘是晶体,熔点和凝固点均为80℃,80℃的萘可能是固态,也可能是液态,也可能是固液混合态。原因是晶体熔化的特点是晶体吸热达到熔点,若不再吸热,则晶体不会熔化,此时为固态;若能继续吸热,才开始熔化,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物质是固、液共存状态;全部熔化后不吸热也不放热,物质为液态。D例9、夏天,游泳的人刚从河水中上岸,会感到比在水中冷,
如果蹲下身子抱成团又会觉得比站着暖和些,对上述现象,
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上岸后感到冷是因为岸上气温比水温低
B、蹲着比站者暖和是因为离水近些,有利于从水中
取得热量
C、上岸感到冷是因为身上的水蒸发吸热造成的
D、蹲着比站着暖和是因为减慢了蒸发吸热的速度
分析:人刚从水中上岸时,体表沾有许多水,这些水会不断蒸发,从身上不停吸热,因此人会感到冷,当人蹲下身抱成团时,人体表与空气接触面比站着时小,水的蒸发会减慢,水从身上
吸热的速度随之减小,人就会感觉比站着时暖和些。C D例10、为了确定风向,可以把手臂浸入水中,然后向
上举起,手臂的哪一面感到凉,风就从哪一面吹来的,
试说明理由,并举出一个相同原理的例子。
答:风吹来的那一面手臂上的水______得快,从
手臂吸收的______多,手臂的这一面就感到凉,就知
道风是从这一面吹来的。
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蒸发热量喝热水时,用嘴吹一吹,就凉得快例11、蒸发和沸腾是______的两种方式,如图中
甲、乙是某同学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看到气泡上升
的示意图,其中______是沸腾时的情况。甲乙分析:水沸腾时产生
大量的气泡,上升,变
大,到水面破裂开来,
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汽化甲例12、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用的弥漫的白色烟雾,仿佛仙境一般,给人若隐若现的视觉效果,这种烟雾最可能是( )
A、某种燃烧物形成的烟气
B、利用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C、利用干冰升华吸热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雾”
D、利用干冰升华吸热而使空气液化而形成的“雾”C例13、下列关于“冰棒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剥去包装纸,冰棒冒“白气”,属于汽化现象
B、剥去包装纸,过一会儿,冰棒“流汗”属于液化现象
C、冰棒放入茶杯,杯子外壁会“出汗”,属于液化现象
D、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棒,包装纸上沾有“白粉”,属于凝华现象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