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课标】火烧圆明园,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太平军痛击洋枪队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农民起义军的反抗斗争等史实
2、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听、看、议,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理解列强肆无忌惮侵略我国的根源以及太平天国运动将清政府作为自己斗争首要目标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民族的强弱同国家的先进或落后是息息相关的,要为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强大而发愤学习,努力奋斗。要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
【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以及列强侵华的罪行
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自主学习】15
A1、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侵略国的主凶和帮凶又是谁?
英法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修订条约),取得更多的侵略权益遭到清政府拒决。
时间:1856~1860
列强:主凶——英、法
帮凶——美、俄
A2、英法的罪行?沙俄的罪行?
1860年,英、法军队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俄国趁火打劫,共割占了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C3、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
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A4、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时间、领导人、爆发地点?太平天国起义军称什么,都城?太平军是怎样抗击洋枪队的?(概况)
(1851—1864年、洪秀全、广西桂平金田);“太平军”,(南京)天京。
1860年,李秀成率太平军在青浦大败洋枪队;
1862年,太平军在浙江慈溪的战斗中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
B5、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侵华罪行?
时间
对象
事件
爆发
1856年10月
英、法、俄、美
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列强罪行
1860年
英法联军
火烧圆明园
1858年开始
俄国
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中国人民抗争
1851~1864年
洪秀全
太平天国运动
【合作探究】5
【展示质疑、精讲点拨】15
【课堂小结】3
【达标测评】7
1、2008年4月26日,三张133年前拍摄的圆明园原版照片在北京华辰春季拍卖预展中亮相,照片中记录的圆明园和现在的圆明园遗址截然不同,主要原因是(
C
)
A、时间久远,建筑坍塌
B、自然力量的风化和腐蚀
C、英法联军纵火禁烧
D、城市规划拆除
2、寓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和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C
)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日本
3、太平军占南京,
把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的时间是(
C
)
A、1851年
B、1852年
C、1853年
D、1855年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凶是(
A
)
A、法国、英国
B、日本、美国
C、俄国、美国
D、美国、英国
5、洋枪队头目华尔被击毙是在(
C
)
A、青浦大捷中
B、上海战役中C、浙江战斗中
D、安庆保卫战中
6、割占中国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的条约是中俄(
B
)
A、《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天津条约》
D、《改订条约》
7、火烧圆明园发生在(
B
)
A、第一次鸦片战争中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甲午中日战争中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作业】同步练习、填充图册第2课
【教学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
本课与前一课联系密切,是学生学习时常常存在混淆的知识内容。我吸取了上一节课教学中的一些教训,在方法上采用教师以引导为主,在重点环节及时点拨的方法,在多媒体进行实例展示,增强教学的整体效果,突出了本课的重点,使学生紧紧围绕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理解,促进了学生把握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现象能力的形成。综合来看,这一节课是对上一课的改进和提高,也是对自己教学工作的不断创新与实践,是自己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迈出的关键一步,对今后的教学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