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折 叠
教学内容 折 叠
教学目标 1. 经历折叠和展开的过程,体会立体图形和它的平面展开图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2. 能正确判断平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立体图形。
教学重点 判断平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 判断平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立体图形
教 法 迁移、演绎、归纳、操作
学 法 操作、转化、归纳、讨论、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课前调整
一、想一想。 出示教科书第38页的图形,并让学生准备这样的图形。按虚线折叠成一个封闭的立体图形,它的形状像什么?(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合作,教师引导学生先想象这个平面展开图折叠以后像什么。)二、画一画。动手操作,将附页3图1剪下,按虚线折叠后,形状是一座小房子。三、做一做。通过折叠后的小房子来确定天窗和门的位置,然后在平面图上画出来(天窗可以在平面图中上数第二个或第三个长方形内,门可以在第一个或第四个长方形内,也可以在两边的五边形内。)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这个问题进行拓展,首先将附页3图1中的各个图形标上号码,长方形从上到下依次为1,2,3,4,5,左边的五边形为6号图形,右边的为7号图形。然后,提出挑战性的问题:(1)与图形6相对的 声纳个图形?(2)和图形1相对的是哪个图形?借助想象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四、练一练。 1、第39页第1题。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作出最初的判断,然后通过动手操作,讨论并交流,得出结论。2、39页第2题。进一步让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和它的平面展开图之间的对应关系,有多余信息。学生独立完成本题,教师允许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全课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谈谈你是怎样学习的?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用卡纸做一个自己喜欢的立体图形(明天早上带来展示)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准备工作做得比较充分。因此上课时得心应手。我主要从身边随处可见的物品包装盒入手,把熟悉的生活带入课堂,引起学生注意,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知欲。再通过教师演示这些盒子的拆、合,使学生获取“平面展开图”的感性认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