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犁市新源县别斯托别中学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3 中国的河流—长江 课件+教案+素材(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新疆伊犁市新源县别斯托别中学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3 中国的河流—长江 课件+教案+素材(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10-31 22:33:40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长



滚滚长江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分析一条河流的方法: 河流概况 发源地、流经地区、注入海洋
长度、流域面积 主要支流、分段 河流特征 上游、
中游、
下游河流与人类关系 开发利用
治理保护
一、知长江1、概况长江干流流经省级行政区东 海长江流经 等11个省区,最后注入东海。青、藏、川、云、鄂、渝、湘、赣、皖、苏、沪 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中游下游从地图中找出宜昌、湖口,看看它们分别属于哪个省区?湖口——宜昌——湖北江西沱沱河通天河金 沙 江长 江上游中游下游上游:多峡谷急流,富水能中游: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长江丰富的水能资源 长江是中国水能最丰富的河流,干支流水能资源蕴藏量共约2.68亿千瓦,占全国总量40%,其中可能开发1.97亿千瓦,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全流域已建、在建的25万千瓦以上的水电站20多座。其中葛洲坝水电站装机容量271.5万千瓦,是建成的三峡水电站装机1820万千瓦,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三峡葛洲坝1、水能宝库四川盆地长江三峡位置示意图宜昌湖口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巫山三峡水利工程葛州坝水利工程长 江 三 峡 工 程三峡水电站输电范围三峡大坝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将形成总库容达393亿立方米的三峡水库;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水产养殖、供水、灌溉和旅游等综合利用效益;能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三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6.48亿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2、长江——“黄金水道”为什么长江的航运价值这么大 有大小支流3600多条,通航河道700多条。干支流通航里程近7万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2/3。2、沿岸经济条件:3、其它交通线路的配合:1、自然条件: 沿岸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工业中心和城市集中,运输需求量大。长江货运量占全国货运量的60%。 长江干流航线与京广、京九多条铁路线及京杭运河相交,既沟通内地和沿海,又联系南北广大地区。三、忧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 长江中下游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治理? 小


论 湖北宜昌到江西湖口为长江中游,河段地势平坦,河道蜿蜒,水面宽阔,流速锐减。
其中湖北枝城至湖南城陵矶的荆江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每当汛期来临,极易造成溃堤泛滥灾害,自古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说法是长江洪水最易泛滥之地。 长江,长江,我是黄河。 黄河,黄河,我也是黄河!
漫画反应长江有什么问题? 自然原因:降水量大而集中,夏季多暴雨;
支流众多;人为原因:中上游山区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中游围湖造田,河湖淤塞,湖泊调蓄能力下降1.思考: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频繁的原因?
因此,防洪是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2.治理长江水患的措施有哪些?
1、工程措施
加固堤防
修建水库和分洪、蓄洪工程
重点治理荆江河段(裁弯取直)
2、生态措施
长江中上游营造防护林工程
退耕还湖、退耕还林
枝城城陵矶滚滚长 江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长江水系概况,知道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
2、学会分析并掌握长江各段的水文特征;
3、了解长江开发利用的现状及潜力;治理保护的首要任务。
过程与方法:
1、长江上、中、下游不同的水系水文特征,是由于处在不同的地形和气候、植被等条件下形成的,通过鲜明的对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地理要素之间制约和依存的辩证关系;
2、通过阅读长江水系和干流剖面图,培养学生从图上获得河流水文特征的初步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讲述长江是世界著名大河及其流域丰富的水利资源,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加强建设祖国的责任感与积极性;
2、通过讲述长江解放后的巨大变化,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教育;
3、通过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灾害的了解分析,针对长江含沙量有增长趋势的事实,唤起学生对保护长江环境,保护长江流域生态平衡的主人翁责任感。
教学重点:
1、各段的水文特征;
2、长江的开发利用及治理保护。
教学难点:
1、河流特征与地形、气候、植被关系的分析;
2、读、析长江干流剖面图;
教学方法:
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时教具:
一课时
板书设计:
滚滚长江
一、知长江
(一)概况1、源远流长 2、支流汇集 3、分段地点 4、别称众多
(二)、上中下游的特征
1、上游:落差大,多峡谷,多急流,多水能。
2、中游: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3、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
二、颂长江
1、“精华区域”、“鱼米之乡”
2、“黄金水道”
3、“水能宝库”
三、忧长江
防洪是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先放映有长江风景的《长江之歌》,师生一齐卡拉OK)师: 这是一首什么歌?对!《长江之歌》抒发了中华儿女对母亲河——长江的无限赞美之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祖国的第一大河——长江。(边放CAI封面课题)
〔学法指导〕(老师边放CAI课件:“学习一条河流的一般思路”边启发讲解)
学习一条河流的一般思路
发源地、流经地、注入地
河流概况 长度、流域面积、流量

支流、分段、名称
上游

河流特征 中游

下游

开发利用
人河关系

治理保护
〔学习新课〕下边我们首先来了解母亲河的概况。
长江概况
1、源远流长 2、支流汇集 3、分段地点 4、别称众多
〔老师引入〕伟大的母亲河——长江,像一条巨龙镶嵌在祖国的南部,源远流长。请同学们打开书本P47“长江水系图”。(放映CAI课件的概况:图、板书和活动)
〔学生活动1〕请同学们用蓝色笔描出长江的干流,注意看它的发源地、流经哪11个省市区、注入海洋?准备回答。
〔老师提示〕流经省市区可以参考《中国地图册》什么图?(政区图)
〔学生活动2〕请用蓝色笔描出长江的八大支流(或编号1——8,从北到南,自西向东。)注意北岸支流分别在哪四个城市汇入长江干流?南岸的沅江、湘江和赣江经什么湖汇入呢?(洞庭湖、鄱阳湖))
〔学生活动3〕请描出上中下游的分段地点:宜昌、湖口两个分段城市。
(老师根据CAI课件活动内容程序提问:学生齐声回答。)
〔转问〕你知道为什么说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吗?
学生答后老师小结:很好,一般比较河流大小主要是从长度、流量、流域面积三方面来进行,而长江均占全国第一位!同时,也是世界著名的第三大河!问:为什么长江的水量这么大?
学生答后老师小结:长江流域大部分处在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长,降水丰沛,可见气候对河流影响很大。
问:你知道长江各段还有哪些名称呢?
(放出CAI课件的“名称众多”略讲)
转入二:学习一条河流最主要是要分析掌握它各段的特征。
(边放CAI课件《中国水系》边问)
问:河流水文特征主要受那些因素的影响?
(学生回答:主要受气候、地形、植被的影响)
问:长江所在南方地区的外流河有什么共同特征?
(学生回答:流量大、汛期长、无冰期、含沙量小)
老师讲:很好!除这些特征以外,长江的上中下游还各有特征。
上中下游的特征
1、上游:落差大,多峡谷,多急流,多水能。
老师引入:首先我们来分析上游。指的是那一段?(各拉丹冬——宜昌)对!大家先来分析“长江干流剖面图”。
(边放CAI课件“长江干流剖面图”边启发学生读图)
问:剖面图的横坐标指什么?纵坐标是指什么?
(长江的长度,各流经地点的海拔高度)
问:算一算:长江上游的落差约有多少?
(总6621米,上游约6321米,占长江总落差的百分比?约为95%)
问:思考:为什么上游的落差这么大?
(因为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流到第二阶梯再进入第三级阶梯,受地形的影响)
〔转入〕到中游后主要流经什么地形区?水流特点会怎样?
〔学生活动〕请看中游干流的放大形状,看“九曲回肠”——“多曲流”
问:有没有解决办法?
学生答后老师总结补充:裁弯取直,建分洪工程,建水利枢纽工程等,问:支流的特点又如何呢? ——多支流,多湖泊
〔启发分析〕用雨带的推移分析,这种南北对称的支流分布对长江干流的水量有何调节作用?
学生回答后老师讲解:谁还记得雨带是怎样推移的?南北支流进入汛期的时间同不同?洪峰会不会挤在一起?一般年份,南北不同时期进入汛期,洪峰错开,从而削减洪峰,对干流的水量起着天然的调节作用。有些年份,南北支流同时涨水,特别是川江、汉江洪水一起袭来,中游的防汛、抗洪任务就十分艰巨。1988年就是如此。 长江中游是我国著名的稻米产区“鱼米之乡”,素有:“两湖熟,天下足”之说。因此治理好中游的水患相当重要。
转问:到下游水流还会不会左右摆动呢?看图下游的河道也越来越怎样?下游的特点?
3、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
〔承转〕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长江上、中、下游各具特点。那么,怎样根据各段的不同特点合理地加以开发、利用和保护呢?
〔讨论〕你认为长江对人类的作用主要有哪些?
学生竞相发言老师总结:很好,其中最主要的作用是灌溉、航运、发电。
1、精华区域,“鱼米之乡”
问:其中占比重最大的是那两项?所以有什么之称?
学生回答老师强调:稻谷、淡水鱼。长江流域面积只占全国的1/5,但其他各项都超过1/5,尤其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2/3,所以说是我国的“精华区域”,中下游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转:在航运方面的运量可以相当于14条京广铁路的运量,在世界上也是极为罕见的,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航运的大动脉,被誉为“黄金水道”。
2、“黄金水道”
问:为什么长江的航运价值这么大?
(因为,干支流水量大,中下游江阔水深;而且本区是全国的精华地区)
3、“水能宝库”
问:主要那段的水能资源最丰富?全流域水能蕴藏量多少?可以用来干什么?
学生回答后老师讲解:长江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全流域蕴藏量2、6亿千瓦,占全国水能总量(6、67亿千瓦)的40%。新中国已经建成许多水利枢纽和大中型水电站。
学生活动:请在书上划下四个水利枢纽名称,并在书上50页图中圈出。
老师边问边放出CAI课件边讲解:葛洲坝号称长江第一坝,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发电能力270万千瓦,相当于1949年的全国发电量的3倍。但是,现在的开发利用率还不足5%。规模更大的长江三峡工程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发电量将为葛洲坝发电量的6倍,约1820万千瓦,远大于伊泰普水电站的1260万千瓦)。
问:想了解它的作用吗?
〔议一议〕三峡工程的主要作用?(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环保等)
〔转问〕那么,母亲河长江是否就有百利而无一害呢?(不,如今年洪水)
4、防洪是目前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 ( 放出CAI课件板书)
老师动情地引入洪灾:众所周知,今年的中华子孙刚刚在长江两岸谱写了一曲自强不息、团结奋斗、抗洪抢险的壮丽凯歌!可为什么母亲河向它的子孙咆哮了?这样的洪灾可否在什么时候停止呢?
放完后问:为什么长江发生洪灾的频率越来越快?
学生竞相发言老师小结补充:1)、近年来长江流域由于上、中游山区乱砍滥伐森林的现象比较严重,植被遭到破坏,含沙量不断增多,水位上升,这是导致洪涝等自然灾害不断加剧的——根本原因!!据分析,今年洪水的特点是“中水量,高水位,大灾害”,高水位运行时间长达两个多月,据调查,在今年抗洪其间,岷江江面上还正漂满了新刚砍伐下来的树木!
2)、人与水争地,使长江流域受水面积不断减少是——又一重要原因。(问:人争地来干什么?)盲目围湖围江造田、建厂建镇建民垸等,使河道变窄,湖泊萎缩是灾害频繁的又一重要原因!!据统计,仅长江通江湖泊的面积已减少了567亿立方米!相当于三个三峡水库的实际库容量!
学生发言后老师讲解:三峡急流河水冲入中游平原,在惯性作用下左摇右摆,形成曲流。尤其,从湖北的枝江——湖南洞庭湖口的城陵矶,即“荆江”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特别是藕池口——城陵矶之间长247千米,而直线距离只有80千米。
问:这样弯曲的河道对航运,对洪水的分洪有何影响?
学生回答老师补充:不利于航行,水流不畅,极易泛滥成灾,因此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之说,今年的大洪灾也是这段最危险。新中国成立之前,群众称之为“命江”。江汉平原上的荆江河段呈现“船在屋上走,人在水下行”的险情,荆江河段在枯水期,堤内水已经明显高出堤外路面,倘到丰水期或是汛期,对两岸人民的威胁可想而知。
可见,长江洪水日益频繁,今年洪水水位连创历史新高并非偶然,并非长江母亲不爱它的儿孙,而是我们过于贪婪,对她催逼太甚!
问:那末应该怎样来防洪、治洪呢?
学生发言后老师小结:对于长江的水患,我们治理方针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防洪方法有很多,根本在于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恢复生态平衡。1954年以来,我国政府大力整治荆江,疏浚与固堤并重,分洪蓄水结合,多次战胜洪灾,保证了荆江大堤的安全。三峡地区建库后,可以控制川江向荆江河段下泄洪水来量的95%。另外,为改善长江上游的生态环境,最近又全面无条件停止在上游山区砍伐森林,关闭现有木材市场,在原森林采伐区大力植树造林,保持水土。这些都是值得提倡推广的良好措施。
长江流域发生大洪灾的频率,在公元1300——1950年间,平均每14年一次,而近40年平均不到3年就有一次。进入本世纪80年代,位于长江上游的四川省几乎年年发生洪灾。
本世纪以来98年以前的长江三次特大洪水使江汉人民余悸难消:1931年的洪水淹没农田5090万亩,受灾人口4000多万,淹死14、5万人;1935年洪水淹地2264万亩,淹死14、2万人;新中国成立以后的1954年又发生长江全流域的特大洪水,水量超过前两次,持续达三个月,虽然大力抢救,损失减少,但还是淹地4755万亩,300多万公顷农田被毁,京广铁路中断100天,1880万人受灾,淹死并染疫死亡3、3万人。
防洪是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