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乘法运算律 1(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乘法运算律 1(冀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0-05-13 12:5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乘法运算律
第五课时 乘法运算律 教学设计(一)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本课知识前后联系
教学目标教参22页
教学重点 经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教学难点
参考教案 书写教案
一、情境的创设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什么是加法的交换律?用字母怎么表示?什么是加法结合律?用字母怎么表示?乘法有没有类似的规律呢 二、目标展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乘法的一些运算定律。板书课题三、自主探究小组自学交流汇报出示22页例题1. 请学生用计算器计算算式结果,汇报得数。提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2. 小组讨论:这两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3. 出示7× 5 =( 7) ×( 5),让学生把等式填写完整。启发学生根据 7×5 =7×5这个等式照样子再说出几组这样的等式。1. 指名说一说,相应板书。2. 让学生依次计算出结果,验证是否能用等号连接。3. 讨论:每组中的两个算式有什么样的关系?每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及不同点?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回答后,教师概括归纳出: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说明:这条规律就是乘法交换律。(板书)指出:乘法交换律也可以用字母表示,如果用A、B表示两个因数,怎样表示乘法交换律?(板书:A×B=B×A)提问:这里的A×B=B×A表示什么意思?我们曾经用交换因数的位置再乘一遍的方法来验算乘法,这实际是应用了什么定律?练习:计算,并用乘法交换律进行验算。12×37学生练习,说一说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教学乘法结合律(1)出示22页第二个例题,指名读一读题。(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并分别说说每种解题思路。板书: (6×4)×5 6×(4×5)=24×5 =6×20=120(箱) =120(箱)讨论:这两种解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引导学生说出:相同点是三个数相乘,这三个数相同,积也相同;不同点是:等号左边是先把6和4相乘,再和5相乘;等号右边是先把5和4相乘,再和6相乘)请同学们试者将这两个算式写成一个等式(3)让学生根据这组算式的特征的样子写出几组等式。1. 指名说一说,并做相应板书。2. 让学生说说是根据什么特征写出这些等式的。3. 计算,并验证,看是否能用等号连接。4.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归纳概括: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说明:这条规律就是乘法的结合律。(板书)如果用字母表示A,B,C表示3个因数,你能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吗?【板书:(A×B)×C = A ×(B×C)】提问:这个等式表示什么意思?练习:完成第23页“练一练”第1题。练习,并依次说说填写等式的依据。教学“试一试”四、质疑答疑 乘法结合律如何结合?学习定律有什么疑问?五、专项训练练习:完成第23页“练一练”第1题。练习,并依次说说填写等式的依据。教学“试一试”。 一、情境的创设二、目标展示三、自主探究小组自学交流汇报四、质疑答疑 五、专项训练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