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同步测试5

文档属性

名称 《沁园春·雪》同步测试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1-01 14:16: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沁园春·雪》同步练习 ?? ??维度A 基础知识 ??一、基础字词 ??(一)重点字识记 ??惟  余莽  莽   分  外妖娆     成吉思汗    ??稍逊  风骚     数  风流人物  今朝   ??(二)重点词语掌握 ??惟余莽莽:                      须:      ??红装素裹:                 ??红装,原指        ,这里指          。 ??素裹,原指        ,这里指          。折腰:      ??风骚:原指                  ,诗中用来概括       。 ??俱:    。 ??二、文体知识 ??体裁:      沁园春:      雪:     ??三、课文掌握 ??(一)基本朗读断句 ??A、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B、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C、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D、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 ??(二)判断下列语句的修辞方法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对偶 E、借代 ??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 ??2、山舞银蛇,原弛蜡象。( ) ??3、秦皇汉武,略输文才;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 ??(三)判断诗歌基本结构陈述是否正确 T、对 F、错 ??1、“望”字统领的诗句是由“长城内外”到“分外妖娆”。( ) ??2、“顿失滔滔”一句的重读应在“顿”字。( ) ??3、描写群山,高原的两句话中作者运用了对偶、比喻、拟人三种修辞方法。( ) ??4、本词上阕在表达方式上是描写与议论相结合。( ) ??5、“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风流人物”。( ) ??(四)上阕分析巩固 ??1、上阕的写作特点是              ??2、前三句在上阕中的作用是怎样的? ??答: ??3、“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两句在情态的描写上有什么不同? ??答: ??4、“望”字统领的七句话中运用了几种修辞方法? ??答: ??5、后三句所描写的是否是诗人眼前所见到的景致?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作用如何? ??答: ??(五)下阕分析巩固 ??1、 下阕“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具体有哪些历史人物? ??答: ??2、 诗人对这些历史人物的评价态度是否一样?分别体现在哪些词语上? ??答: ??3、“文采”、“风骚”、“弯弓射大雕”各指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 ??4、应当怎样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句话? ??答: ??维度B 能力提高 ??《沁园春· 雪》中由写景转入评古论今的过渡的句子是 。 ??写雪后初晴的壮美景象的句子是 。点明主旨赞美无产阶级英雄的句子是 。 ?? ??维度C 探究应用 ??自我创作,根据沁园春的词牌,试着写一首《沁园春·春》 ?? ??维度A 基础知识 ??一、基础字词 ??(一)重点字识记 ??wéi;mǎng;fèn;ráo;hán;xùn;sāo;shǔ;zhāo ??(二)重点词语掌握 ??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等到;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妇女的艳装;红日照耀着大地;妇女的淡装;白雪覆盖着大地;鞠躬,倾倒;《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广义的文化;都 ??二、文体知识 ??词;词牌;题目 ??三、课文掌握 ??(一)基本朗读断句  B ??(二)判断下列语句的修辞方法 ??BD;AD ;DE ??(三)判断诗歌基本结构陈述是否正确  ??F;T;T;F;F ??(四)上阕分析巩固 ??1、 先总写,后分写。 ??2、 总写了一个壮阔雄奇、玉砌银装的冰雪世界。 ??3、 前者是静态描写,后者是动态描写。 ??4、 对偶,夸张,比喻,拟人。 ??5、 这几句是从眼前所见展开的想象,是虚写。展现了一个红白交映生挥的景象; ??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把红日映照下的北国河山比作一个红装素裹的少女一样格外艳丽动人。 ??(五)下阕分析巩固 ??1、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 ??2、不同。对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并不是一概否定,而对成吉思汗欲抑先扬,在起伏的文势中不但有惋惜之极的意味,而且几近嘲讽。这种感情分别体现在“略”、“稍”、“只”等词上。 ??3、“文采”、“风骚”指的是文学才华,这里指的是广义的文化,指的是文治;“弯弓射大雕”指的是武功。都用了借代的手法。 ??4、“俱往矣”三字将封建社会的历史一笔带过,点出全词的主题“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今朝”是一个新的时代,新的时代需要新的风流人物,新的风流人物必将具有超越历史上英雄人物的更卓越的才能,也必将创造出空前伟大的业绩。这里是诗人自指,是作者作为革命家的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之情的抒发。 ??维度B 能力提高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极腰;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维度C 探究应用 ??略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