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2015年中小学青年教师信息技术微课程竞赛山东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文明大比拼——自定义动画》教学设计+脚本共2份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市2015年中小学青年教师信息技术微课程竞赛山东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文明大比拼——自定义动画》教学设计+脚本共2份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6-10-31 20:23:48

文档简介

《文明大比拼-自定义动画》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对象
本节课是山东教育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第四册第二单元第15课《自定义动画》,教材对象是八年级学生。
2、说教学地位作用
在计算机中,我们把文字、图片、动画、影像、声音等多种形式结合在一起,共同表达一个主题的作品,成为多媒体报告。目前,可以制作多媒体报告的软件很多,其中最常使用的是powerpoint,它与我们学过的word、excel同属于office办公软件家族。本节课是演示文稿制作的升华,体现了多媒体运用的精华,是幻灯片制作的重点,能够通过不同动画效果的设置,体现适当的动画效果对突出演示文稿主题的特殊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进入、动作路径和退出动画的含义和设置,主动发现开始选项中的单击时、之前和之后的区别,并能够综合运用到完整的任务操作中。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互助探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获得主动体验的乐趣,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激发学生开展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进入、动作路径和退出动画的设置。
难点:单击时、之前和之后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方法
教师:创设情境,任务驱动,组织引导,评价激励。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情感为基础,以观察、讨论、归纳概括等方式进行积极探究,合作交流,主动尝试与建构。
学法指导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接受任务――思考讨论――合作操练”。 本课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让学生观察垃圾图片图片,引导学生做到如果遇到垃圾应该捡起来放到垃圾箱里,做一名保护环境的中学生。
以同学们熟悉的场景作为导入,从思想上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过渡到这节课的内容-自定义动画,通过给对象设置动作来实现电子版的捡垃圾。
【二、检查预案】
1.所有的动画效果都是通过单击“自定义动画”任务窗格中的什么按钮来实现?
2.“进入”动画效果代表的含义是什么?
3.“开始”栏中的“之后”的含义是什么?
4.如果不满意已经设置好的动画效果能不能更改或删除?检查预习效果。
带着预先学习的经验和问题、憧憬着对问题解决的成功体验、以积极的思维状态来到了课堂。
【三、自主探究】
认真观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动画播放过程,发现其中动的元素。分别完成
任务一:选用合适的动画方式走到垃圾的旁边。
共同探究之后总结出知识点:1.进入的含义:对象进入幻灯片。2.速度、方向等选项可以在“修改”选项区中设置。
任务二:让垃圾以一定的弧度或曲线到垃圾箱的上方。
共同探究之后总结出知识点:1.动作路径是为对象设置移动路径。2.
绘制曲线路径时,开始时单击鼠标,在拐歪处单击鼠标,最后结束时要双击鼠标。
任务三:垃圾消失
共同探究之后总结出知识点:退出:结束对象显示。
方案对比:学生作品和老师作品对比发现学生作品是鼠标左键单击来控制动画,而老师作品是连续播放,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之后的含义和做法。
在目标的引领下,在认知冲突的激发下,把学生引入到:探究——发现——提问——解疑的自主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以发现者的姿态进行活动。
【四、精讲点拨】
1.动画效果
进入的含义:对象进入幻灯片。
动作路径:为对象设置移动路径。
退出:结束对象显示。
2.速度、方向等选项可以在“修改”选项区中设置。
3.绘制曲线路径时,开始时单击鼠标,在拐歪处单击鼠标,最后结束时要双击鼠标。
单击时:单击鼠标时显示动画效果。
4.开始栏
之后:接续前一个动画播放完成后显示动画效果。
教师和学生一道共同归纳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建构知识网络,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获得了很多种添加动画的方法。同时还学习了更多的内容,比如我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爱护学校和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文明大比拼-自定义动画》脚本
模块
自定义动画
课题
《文明大比拼-自定义动画》
设计
PPT制作
后期
视频预计时长
5分钟
录制日期
2015.10
审核
主要内容描述
路径和动画的设置,开始选项中的单击时、之前和之后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
□讲评课
□综合实践课
□其他□理论课
□技能课
□知识课
教学资源
适用对象
初中二年级学生
教学过程
环节
内容
画面描述
一、片头
精美PPT画面:文字信息。
出现课题题目,制作人单位,制作人。
二、正文讲解
第一节内容:说教材,教学重、难点。
2张幻灯片,1张是教学地位作用,一张是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是演示文稿制作的升华,体现了多媒体运用的精华,是幻灯片制作的重点,能够通过不同动画效果的设置,体现适当的动画效果对突出演示文稿主题的特殊作用。重点:进入、动作路径和退出动画的设置。难点:单击时、之前和之后的理解和运用。
第二节内容:情景导入
让学生观察垃圾图片图片,引导学生做到如果遇到垃圾应该捡起来放到垃圾箱里,做一名保护环境中学生。
请同学们观察幻灯片中的图片,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们应该怎么做?
第三节内容:演示动画制作过程
选用合适的动画方式走到垃圾的旁边。让垃圾以一定的弧度或曲线到垃圾箱的上方。垃圾消失
讲解自定义动画,进入、路径、退出的操作过程。
4、方案对比
学生作品和老师作品对比发现学生作品是鼠标左键单击来控制动画,而老师作品是连续播放,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之后的含义和做法。
三、结尾
精讲点拨
1幻灯片
1.动画效果
进入的含义:对象进入幻片。动作路径:为对象设置移动路径。退出:结束对象显示。2.速度、方向等选项可以在“修改”选项区中设置。3.绘制曲线路径时,开始时单击鼠标,在拐歪处单击鼠标,最后结束时要双击鼠标。
单击时:单击鼠标时显示动画效果。4.开始栏
之后:接续前一个动画播放完成后显示动画效果。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