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2015年中小学青年教师信息技术微课程竞赛山东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使用滤镜为图片制作暴风雪效果》教学设计+测试卷+脚本共3份 (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市2015年中小学青年教师信息技术微课程竞赛山东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使用滤镜为图片制作暴风雪效果》教学设计+测试卷+脚本共3份 (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6-10-31 20:25:59

文档简介

第6课
滤镜与色彩
课题
滤镜与色彩(第二课时)
设计者
教学对象
初中三年级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图形图像处理软件方面的课程,是计算机应用的必须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本章学习之前,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photoshop这个软件么的基本操作方法,理解和掌握了选区、图层、通道等基本概念,并在上节课初步掌握了滤镜的基本操作,这节课继续来学习滤镜的具体操作,以便同学们很好的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力目标
   1、了解滤镜的种类、使用方法
2、学会使用“像素化、杂色、模糊”滤镜
(二)、情感目标
   经历创作图像作品的过程,形成积极主动学习和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语图像作品创
作的态度,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使用“像素化、杂色、模糊”滤镜,完成作品
【课堂类型】
多媒体教室
【教学方法】
微视频教学、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
教学进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准备
确认教学所用工具均可以正常使用,预先发送微视频到学生电脑
课前准备




上几节课,通过对photoshop软件滤镜功能的基本操作方法的学习,我们基本掌握了抽出、液化等滤镜功能,能够利用所学知识独立进行对图像的抽出、液化的处理。这节课请同学们看一下,你们看到这几张图片是什么合成的呢,使用了什么技术?(像素化、扭曲)
点出今天的上课内容
提出问题
观摩老师演示,引起兴趣
滤镜的种类及效果

像素化“像素化”滤镜的作用是将图像以其他形状的元素重新再现出来。它并不是真正地改变了图像像素点的形状,只是在图像中表现出某种基础形状的特征,以形成一些类似像素化的形状变化,如图所示。   原图 
彩块化     彩色半调    晶格化 
  点状化 
碎片   铜板雕刻(长线) 
马赛克(1)“彩色半调”滤镜可以产生一种彩色半色调印刷(加网印刷)图像的放大效果,即将图像中的所有颜色用黄、品红、青和黑四色网点的相互叠加进行再现的效果。在对话框中,还可以设置网点的“最大半径”以及4个分色色版的“网角”等参数。(2)“彩块化”和“碎片”滤镜没有对话框控制选项,“彩块化”可提取图像中的颜色特征,并将相近的颜色合并,使这些颜色变化平展一些。“碎片”的效果就像透过玻璃碎片来观察图像,图像被玻璃表面反复折射多次后所形成的变化,具有多个重影。(3)
“铜版雕刻”滤镜用来生成一种金属版印刷所得到的效果,以各种点或线的色彩来再现图像。将图像转换为黑白或一些全饱和色的随机图案,并由这些图案的变化重新构置整幅图像。有关“像素化”中的其他滤镜在此不再一一讲述。在对话框中设置的参数不同,得到的效果可能和上图所示的效果不一样。二
杂色图像中的杂色实际上是一些颜色随机分布的像素点,常被人们称为“噪音”。应用
“杂色”滤镜为图像增加或减少噪点。增加噪点可以消除图像在混合时出现的色带。应用杂色滤镜可将图像的某一部分更好地融合于其周围的背景中;通过“杂色”滤镜来修复图像中的一些缺陷,减少图像中不必要的杂色以提高图像的质量。例如图像扫描时带来的一些灰尘或原稿上的划痕等,也可用这些滤镜生成一些特殊的底纹。杂色滤镜组包括“中间值”、“去斑”、“添加杂色”、“蒙尘与划痕”。1.中间值中间值”滤镜用于调整图像模糊变化程度,去除图像中的杂点和划痕。“半径”文本框中的值越大图像就越模糊。中间值对话框如图9-16所示。运用
“中间值”滤镜的效果如图所示。    2.去斑
“去斑”滤镜每使用一次,即可去除图像中一些有规律的杂色或噪音点,但去除的同时会使图像的清晰度受到损失。去斑效果如图9-17所示。3.添加杂色“添加杂色”滤镜能在图像上应用随机像素,动画使图像看起来有一些沙石的质感。可以用来色带或使过度修饰的荡然无存看起来更加真实。选择“添加杂色”可打开如图所示的对话框。“数量”文本框用于控制噪点的数量:“分布”选项区域用于控制噪点的生产方式:“平均分布”单选项表示随机产生的噪点;“高斯分布”单选项根据高斯钟摆曲线产生噪点,其效果要比前者明显。4.蒙尘与划痕
“蒙尘和划痕”滤镜的作用是去除图像中没有规律的杂点或划痕。“半径”文本框用于控制所要清除尘污或划痕的区域范围,只要杂点的“半径”
在给定的数值范围内,并且与周围像素的颜色差别大于给定的“阈值”,便可将杂点或划痕去掉,该值越大图像就越模糊。“阈值”作为一种判断条件,可确定图像达到一定的清晰效果和隐藏图缺陷之间的平衡点:“阈值”较大时,图中的大部分杂色点都不会被去除,图中缺陷明显;而“阈值”较小时,图中一些应保留的颜色变化也会被去除,其取值范围在0~128之间。该命令的对话框如图9-19所示。三
模糊“模糊”滤镜的作用主要是使图像看起来更朦胧一些,即降低图像的清晰度,降低局部细节的相对反差,而使图像更加柔和,增加对图像的修饰效果。包括“动感模糊”、“平均”、“径向模糊”、“特殊模糊”“进一步模糊”、“镜头模糊”和“高斯模糊”。1.动感模糊“动感模糊”滤镜是通过一个固定的曝光时间给快速运动的物体拍照,如图9-20所示。“角度”文本框用于控制动感模糊的方向;“距离”文本框用于控制模糊的程度。2.模糊、进一步模糊和平均模糊、进一步模糊和平均,都没有控制选项,其中模糊和进一步模糊都是消除图像中有明显颜色变化处的杂色,使图像看起来更朦胧一些,只是在模糊程度上有一定的差别。它们的作用效果都不太明显。而“平均”用于找出图像或选区的平均颜色,然后用该颜色填充图像或选区创建平滑的外观。3.径向模糊“径向模糊”滤镜能够使图像放置成圆形或使图像从中心向外辐射出去,可以在“模糊中心”框中点击或拖移图案来指定旋转的中心点或发散的原点,从而使图像产生模糊效果。
演示讲解
观看演示对照学案领会思考
实例讲解
观看微视频
使用滤镜为图片制作暴风雪效果
学生观察,并对照完成任务
课堂评价
制作火焰文字对照学案提示完成,完成后发送作品到ftp://192.168.1.8
自主练习
小结
所学滤镜的种类
总结
回顾课堂评测
一、观看微视频
,为素材图片添加暴风雪特效
 
素材原图         效果图
二、使用本节知识
完成火焰字特效
火焰字psd@60%索引#)二口x使用滤镜为图片制作暴风雪效果
微视频制作分镜头脚本
展示片头:使用滤镜为图片制作暴风雪效果

1
开幕特效2
后期会声会影文字特效(聚合—分散)
8
展示一副风景画加入暴风特效后的神奇效果
1
今天我们学习使用滤镜来为突破增加暴风雪的效果。2
我们先来看看效果。3
很有趣是吗?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18
展示在图层面板,拖动背景图层至创建新图层按钮,完成复制。
首先我们用以前学习的方法把背景图层复制一个副本。
1
画面缩小到图层面板。2
出现红箭头和红圈指示。
14
展示在滤镜菜单下执行
像素化>点状化命令的操作。
然后执行“滤镜>像素化>点状化“命令
1
画面还原到全屏。2
滤镜,像素化,点状化
三个命令分别出现红圈标注。3
鼠标点击特效
17
1
展示点转化对话框的设置。2
展示点状化后的效果。
1
在弹出的“点状化”对话框中进行设定。“单元格大小”的设定决定了雪片的大小,同学们可自行决定。2
确定后的效果。
鼠标点击特效
21
展示在图像菜单下执行调整>阈值命令。
下步执行“图像>调整>阈值”命令
1
图像、调整、阈值三个命令分别出现红圈标注。2
鼠标点击特效
17
展示阈值对话框的设置
在这里。“阈值色阶”的大小,决定了雪花的多少,同学们可自行决定(范围是1-255)。
鼠标点击特效
14
展示调整图层混合模式的操作。
将“背景
副本”图层的图层混合模式改为“屏幕”。
1
画面缩小到图层面板。2
“设置混合模式下拉按钮”出现红圈标注。3
出现红箭头。4
“屏幕”选项出现红圈标注。5
鼠标点击特效
14
展示在滤镜菜单下执行模糊化>动感模糊的命令的操作
最后执行“滤镜>模糊化>动感模糊”命令
1
滤镜、模糊化、动感模糊
三个命令分别出现红圈标注。2
鼠标点击特效
22
展示“动感模糊”对话框的设置
在“动感模糊”对话框中设定飘雪的方向(角度)和飘雪的速度(距离),同学们可自行决定并看预览尝试。
鼠标点击特效
23
展示完成后作品。
1
OK
完成了
是不是很简单呢?2
最后千万不要忘记了保存!

11
展示片尾和制作人

1
闭幕特效2
滚屏字幕特效
10
同课章节目录